搜索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3787|回复: 0
收起左侧

[国内新闻] 总书记和人民心贴心丨“‘小香包’成为我们致富的‘金荷包’”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2-7-5 14: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来源: 新华网 3 R+ C- {% s: `, ?3 h/ }% `2 S! d' _% F d; O7 `1 T
    新华社南京7月4日电 题:“‘小香包’成为我们致富的‘金荷包’”
    . j7 F3 |: o; g# s# G! S% J: D8 P: u. @0 {/ ?6 S 新华社记者赵久龙、郑生竹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考察。在村里的香包制作室,总书记欣赏村民制作的各式香包,并花钱买下村民王秀英制作的一个中药香包。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访了王秀英,一起分享她在总书记鼓励下和村民们一起发展香包产业的故事——
    那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在制作室里忙活、缝制香包。习近平总书记走了进来,和大家亲切交流,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
    总书记看到我们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我告诉总书记自己制作的中药香包很好卖,每年净收入20多万元。总书记手拿香包,夸奖我手艺好,还自己花钱买下一个,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徐州香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做了一辈子香包。过去,我做香包就是为了补贴家用,想着把日子过好就可以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让我意识到,我还要做好非遗传承、带动乡亲致富。
    我有一个自己的香包工作室,周边村民、企业职工、中小学学生甚至外国友人都来学习缝制香包。我耐心地教大家,希望把这门手艺传给更多人。现在,我的儿子、儿媳妇、孙女都跟着我学做香包。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给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些年,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成立民俗文化手工艺合作社,培育中药香包的制作能手,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加强产运销“一条龙”服务。如今,香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还远销海外。有的年轻人脑子灵,跟文化创意公司合作,推出各种时尚小香包,在网上直播带货,很受大家欢迎。
    如今,“小香包”成为我们致富的“金荷包”。我们村和周边村庄的300多名村民都在从事香包制作,去年马庄香包产值超过800万元。
    我们要继续守护好“徐州香包”这个品牌,让香包“香”飘万里,和大家一起用双手“绣”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5 E( Q9 z$ j2 j4 Y, W$ n, [- G* W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