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什么样的地方 算得上好地方? 长三角、大湾区 …… 南方管它们叫三角洲 北方管它们叫冲积扇 都是因水而兴
/ A4 W4 ~1 g e& }6 d长三角、大湾区 利用水资源优势已经形成 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 * y1 m/ @3 Z- Q; g, \: g* w+ t/ @2 D
湖北 三江千湖、水网纵横 我们一直津津乐道、朗朗上口 然而 我们真的看透了、想透了湖北的“水”吗? 是否越想越觉陌生?
1 s% {" ^7 [9 Z$ c, X$ N M
! j' v/ W9 \6 T9 b& q
' w) u7 c# S6 G% A0 C4 S想清楚了“我们是谁” 才能想清楚“我们要干什么” 以及“我们怎么干”“我们如何干成” 2 y3 ?, b; t8 @0 q
/ |/ ?: b# P- ]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 中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 在全国经济地理格局中 处于承东联西、南北交流的中心位置 湖北拥有 “三江千湖四屏一山一平原” 三江千湖 为江汉平原提供了优良的水土条件 支撑湖北成为国家粮食主产区 三面环山 是长江流域重要的 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生态屏障 ) ?) c" Q6 {' \
7 t D4 z+ Y& L4 K! e/ b湖北省自然地理格局图
( i5 u7 `; p+ T9 W( W. E O1 E$ d多年来 “三江千湖四屏一山一平原” 的自然地理格局 让湖北逐渐汇集起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0 N; h' {6 g2 C6 M, w
. W% B: m# I6 Q! A
5 S# c% b5 E! L$ j但丰沛的水资源 也意味着 水安全风险高 水环境压力大 这始终是湖北发展中的隐患
N5 r8 u. X# z1 Q- A6 |0 |# o6 }: h* q6 |) T& [7 i+ x
^8 B5 l$ j1 ?+ C' v* e0 A而且 湖北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 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突出 交通物流等支撑体系仍需提升 9 ]5 ?; V! O. M- W
绕不过的是水 放不下的也是水 无论湖北朝哪一面“生长” 水就在那里 始终是湖北发展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 e1 U7 F" R/ v9 O: ^3 @
$ n5 X J. \( {/ `
( w5 A7 W- k) F) i) n# e+ f4 T“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党立足我国发展所处的新阶段、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作出的战略选择,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支点,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
) y3 x, `' [2 F' ~8 W3 F
+ o2 O8 C5 b$ t6 Z. g“发展”,就是要明确哪些事应该做 “安全”,就是要明确哪些事不能做 只有在安全前提下的发展才是有效的 《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 就明确了 正面清单、负面清单 负面清单是绝对禁止的 正面清单是开放的、可调整的
9 B, p, z0 T# t8 @# O3 n* s# K+ K; n
- H9 b: H, K: L6 y3 u. @7 L; Q# W) W f; a9 f9 h

& z5 R: P' g$ u5 t) Y 5 j' O+ }, J* o4 }
9 v2 E& i& x1 X! B! `
' i9 V/ Q! J, C4 e6 E《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提出 要实施底线管控 确定安全底线 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 是湖北必须守住的底线 湖北是鱼米之乡 长江大保护的主战场 同时也必须守住 粮食安全底线和生态安全底线 于是 湖北首先划定 四条省控主要安全底线 " C+ t0 o* }& M1 D/ D1 V
$ ?. t$ f3 ~) G3 A
; v) A8 a: g6 A湖北省水安全底线图(蓄滞洪区)
4 U: D1 G2 j! B5 R由线及面 湖北还以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 综合考虑流域水系特点、生态格局等因素 将全省划分为 长江干流、汉江、清江 3个一级流域 并细分16个二级流域片区 这就是 省级流域治理单元
) v9 c$ ?7 m3 n4 t2 t
O0 C K( L6 l+ V5 `8 ~9 c0 K( Y
L! N# S& A4 x4 q2 I& c
湖北省一级流域分区图
4 t' `# D0 p& ~- x' l/ m% K* A长江干流流域:9.38万平方公里,分为9个二级流域片区。 汉江流域:6.24万平方公里,分为4个二级流域片区。 清江流域:2.97万平方公里,分为3个二级流域片区。
% O, g$ K+ I; ^% \
2 m* u( q+ v3 x5 u湖北省二级流域片区图
( H7 u! k w9 T! Q* K) k直面四大安全底线 湖北各市州在落实省控主要安全底线的基础上 结合地方实际 具体确定各级各类安全底线清单
. c. H3 M6 J& Q4 t C4 X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图 . ?& e( Q8 R( Y' W s( _0 N
& v f1 c/ D/ _ y9 E
8 H) [/ ^! ~. z6 n% C* w这十张底线清单 是安全红线 也是经济建设活动 必须遵循的负面清单 而湖北真的只是想“划水自限”吗?
5 S8 Y2 ^' k% o! P$ V- W, a) H& {) K
2 v2 s! E [, c/ I, d1 T# Z) N
“ 西方的“四化” 是先发展工业 让农民破产 农民变成劳动力进城 出现城镇化 这是几百年前 西方走了三百年“串联式”的发展道路 7 H% _' J" D4 Z$ D t3 |
而中国的“四化” 是要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 实现信息化赋能 实现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 实现城市高品质建设 实现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这是“并联式”的发展道路 “并联式”是中国“四化”发展的特色 “四化同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举措
0 O7 N# W7 [, s& A# Z- O湖北 一直是国家战略格局构建的重要着力点 在保证水安全的基础上 湖北能否“顺水推舟” 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探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 P; a' D% l) b4 j0 R- s( F
_/ r( j3 G$ I# B7 m3 {, l2 U2 c: r1 o
《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 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落到流域综合治理的底图上 通过评价指标统筹“四化同步”发展 比如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 …… 湖北提出了一个指标体系 让“四化”关联度更紧密、互相促进 也明确了到2025年应该达到什么程度
2 l1 b- w4 V# n7 \& }: a- F1 w1 K; F' w
中国信科总部大厦
7 M# @+ I0 O0 V2 ^% Q0 t新型工业化 湖北将以先进技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对接国家战略 解决一批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发展中的 重大“卡脖子”问题 集中力量打造 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世界级产业集群
& h5 a/ H* U7 Z7 l' H; D/ ^4 q4 g目标到2025年 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4% 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5% 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9000个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30% ……
( H3 P2 d) h7 [5 P0 f4 M$ J8 m$ Z8 b
光谷软件园
3 ]! j" k' q9 o4 v% @信息化 湖北将进一步完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体系
4 T( u. A- p# G6 K目标至2025年 5G基站数达到13万个 行政村5G通达率达到80% 数字化流域覆盖率达到70% 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冲击10000亿元 让数字经济发展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湖北人民的数字生活将愈加便利 …… ) n4 J+ @* F# Y2 ?9 X( S
+ u8 W6 E: B/ O9 S b6 \% m湖北省理想空间结构示意图 1 m$ N( a L: r
城镇化 湖北提出进一步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举措 建设三大都市圈 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 襄阳都市圈 宜荆荆都市圈 ( p7 k! J5 [' Z) G6 U; ~& Y
! H4 A. t! L& ~% C1 n$ ^/ G% s" S$ R2 F+ L. n+ F
0 _. b1 |# f( m% t' y0 H( X
以三大都市圈为引领 湖北力争提高三大都市圈GDP总量和发展水平 推动国家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和县城协调发展 …… 5 g; a8 _* C+ l, n& d
+ m! V2 g! g& H6 P/ ^- [( A2 K7 ^咸宁嘉鱼县新街镇谷神科技产业园
) ~- t, h" x1 [6 f农业现代化 湖北将加快农业产业链基地建设 建立紧密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机制 建立完善农产品交易流通体系 建设美好农村人居环境 同时提升县城品质和服务能力
( E* `0 i+ y- d! i# S0 [3 A目标到2025年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2万元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比缩小至2.1左右 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65%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提高至2.8 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社率达到55% …… 6 a4 r) H4 T$ @4 X! `1 w
农业现代化产业分布图 9 `; o: ?" \1 {) V
推动“四化同步” 要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 一方面探索因地制宜 “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 另一方面 需要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空间发展布局 相适应相一致 “别把山头挖了去盖工厂”
5 a! f% \0 n& W2 K鄂东地区 推动武汉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共同发展 鄂中地区 推动四化同步和城乡融合发展 鄂西地区 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4 D6 w0 F& L4 R
# W/ [, N5 K6 l5 `9 A1 a! r+ R
0 k: f8 V8 h3 o* \. C+ j
推动“四化同步” 湖北还将完善三大支撑体系: 综合交通体系 现代物流体系 教育科技人才体系
& f' R: W, I6 b- V5 `$ X u5 E5 \. `* C9 D5 A
1 B+ s( l: w. X) u1 u
通过提升综合交通体系 现代物流体系等支撑系统 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 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 链接全国统一大市场 持续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 c1 h3 [. d2 u2 n通过加强教育、科技、人才建设相结合的 教育科技人才体系建设 强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 * n! ~7 h/ s; e
建设交通、物流、教育科技人才等支撑体系 这就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清单 在未来 正面清单将继续鼓励、引导 有利于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 6 }* o. O+ S) b+ V
/ e0 \' |2 w6 f+ q. b; z/ C7 `
/ E" O6 d# K5 \1 }" G" s8 v' n- s3 Q, o( `- O( I, x
蓝图已绘制 如何保障落到实处?
. A% V/ c( P' [2 ]《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 始终坚持统筹规划、规划统筹 在未来 这份《规划纲要》将“一”统各级各类规划 统筹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全局 - A8 A7 ^5 M6 h$ i! u Q
解决多规合一中“一”的问题 这是一个统领性的顶层设计 这个顶层设计实际上是要真正在多要素上统筹 将目标、指标、空间坐标进行结合、统筹 有别于一个部门的规划 是一个省级的统筹规划
, p$ v5 j* v5 d% u l
! `+ A" I8 o; G: N
5 `# G5 u2 n+ c6 f+ T8 ^3 Z& e! U; O9 o0 D( _+ | N/ `
为了确保《规划纲要》 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湖北还将建立规划实施的评估机制 把《规划纲要》的实施 作为市州政府高质量发展 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8 q. c0 H9 O) @7 N8 w, N0 j. a
构建新发展格局 对湖北是一次系统性、重塑性的战略机遇 在《规划纲要》的指引下 全省上下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把“一张蓝图”绘到底 ( H: h. [0 t4 |$ Z, j
江河安澜 山川灵秀 协调有序 美丽宜居 湖北的未来值得期待
- a, s* F% B- Y+ f/ L7 n7 ]' X% N; w, T湖北的波涛 将一波接着一波 一浪更比一浪 澎湃中国 " I6 ]( d7 j* V+ @( K% Y- |4 B' a
湖北发布编辑部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z' V+ `! m: r! g. `$ v
来源:湖北发布 ; R9 f& b0 ]: |) z: s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