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名妊娠还未足月,却因不幸患上罕见胎母输血综合征而“被迫”提前来到世间的早产儿,经过随州市中心医院产科、新生儿科等多个学科整整一周时间的紧急救治和精心呵护,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健康平安回到家中。
这位孕妈妈怀孕36周时,感觉到最近2天胎动明显减少,便来到随州市中心医院产科就诊。入院后常规进行胎心监护检查,监护仪屏幕上出现的异常波形瞬间让医护人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正弦波”!这一非同寻常的信号,是胎儿宫内严重危急情况的强烈警报,预示着小生命可能正面临缺氧甚至更凶险的状况!
时间就是生命!产科医护团队当机立断,迅速启动绿色通道,麻醉科、新生儿、输血科、医学检验科多学科MDT团队准备就绪,所有人只有一个信念:快一点,再快一点,救出宝宝!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急诊剖宫产在多学科联动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很快,小宝宝被产科医生小心翼翼地从母体娩出,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所有人还是心中一沉。只见宝宝全身皮肤苍白,像白纸一样,小小的身躯瘫软无力,微弱的呼吸,仿佛在诉说着才在妈妈肚子里经历了一场“失血”的生死浩劫。
情况如此危急,多学科团队抢救新生儿的生命接力赛立刻打响!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迅速进入战斗状态,联合输血科一边给宝宝紧急输血,一边严密监护着他的生命体征。随着鲜红的血液一滴一滴流入宝宝体内,奇迹渐渐出现——原本苍白的小脸开始泛起红晕,微弱的心跳也变得有力起来。这时,关键的检查结果出了:宝宝的血红蛋白只有45 g/L,不足正常值的三分之一,而妈妈的甲胎蛋白数值却是正常值的数十倍。这些数字让医生们恍然大悟:原来是遇到了罕见的“胎母输血综合征”。

胎母输血综合征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是妊娠期或分娩时胎儿血液通过胎盘绒毛间隙进入到母体血液循环,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一到三千分之一。当胎儿失血量大于 30 mL后,会引起胎儿贫血或母体溶血性输血反应。胎儿发生贫血时,可出现胎动减少、胎动消失、心跳异常、心脏肥大、心脏收缩力减弱、FGR、胎儿水肿等,情况非常危险。这个幸运的小宝宝,经过市中心医院多学科诊疗协作团队七天七夜的全力救治和精心护理,终于转危为安,健康平安回家。( 供稿通讯员:夏寒、谢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