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新活力:经济结构更优效益更好
; Z5 t* e) |- u( E0 K" L+ {9 `
3 F4 i7 b, K- W4 V2017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和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双双达到58.8%,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18日亮相的这些数据背后,一个活力四射、更高质量的中国经济备受瞩目。
世界银行中国局首席经济学家李伟乔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表现亮眼,不仅经济增速明显好于预期,而且在居民收入增长、生态环境改善、处置过剩产能等方面均取得进展和突破。
这些亮眼的数据折射中国经济的新气象: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从“互联网+”到共享经济,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新产品、新产业和新业态蓬勃发展。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0%,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增长超过50%。
——需求结构持续改善。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2017年,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此前两年持续低迷的外贸,2017年实现了14.2%的强势增长,进口和出口更加平衡;全年利用外资规模超8700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
——民生获得感增强。时隔一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再度“跑赢”GDP增速;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物价涨幅温和;12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
“中国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会越来越明显。”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评价说。
& E/ [5 }2 ~2 x( G$ X* _
迈向高质量:2018年夯实稳中向好势头% _+ C# [! s* W8 T, C
2017年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超过8%;2015年底、2016年底和2017年9月底,长江水质优良比例从74.3%、75.2%升至77.36%,出现好转势头。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正开辟出一条以一江清水为载体的绿色发展道路,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三大定位的背后,推动高质量发展无疑是中国经济的关键词。
“2018年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效益稳的‘多稳’局面,将为经济工作重心更多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
他分析,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略有放缓,但市场化程度更高、内生动力更足的制造业投资增速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将对冲部分投资下行压力;消费升级态势不减,消费整体增速预计将稳定在10%左右;国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大宗商品价格温和上涨,投资品贸易继续恢复。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8项重点工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其中的首要任务,会议还明确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透露,2018年要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从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结构性优产能为主,加快推动“僵尸企业”出清,加大力度治理“红顶中介”。
宁吉喆介绍,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计部门将建立健全反映新发展理念的指标体系,建立反映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指标体系、调查方法和评价办法,并进一步完善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的统计监测体系。
展望未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全国上下勠力同心、稳扎稳打,必将推动中国经济巨轮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扬帆远行,取得更大的历史性成就。
f* B' q# f+ O9 t: T7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