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教育教学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2830|回复: 1
收起左侧

[教育教学] 如何将阅读所得转化为写作素养(二)

[复制链接]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8-7-12 08: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在第一部分里,我讲了两点:“学习运用‘四字句’和‘对仗’的语言形式”与“巧妙引用阅读所学名言警句、俗语熟语和古诗文”。今天,我通过文章写作实例的方式,继续讲另外两点,供老师、同学们和家长朋友参考。

    三、直接引用名著的经典段落

    有一位中考生(佚名),在以“缺陷”为话题的中考作文中,写了一篇题为《缺陷,本身也很完美》的文章,写得很好,得了满分。

    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我”的亲身经历与感悟。“我”是三年前从农村转到城市读书的,因为自卑而把自己的心给一层层包裹起来,不容别人踏入半步。后来,因为无意中听到一位老师对“我”的较高评价,“我”便开始思考和正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文章写道:

    “这也许只是那位老师无心的一句话,却像重磅炸弹一般,在我的因极度渴求完美而变得极度自卑的心房上炸开了一个缺口,平时压抑的情感似乎也在这一刻得到了某种宣泄。”

    文章接着写道:

    “我,也并非一无是处。

    当然,这句话只是炸开了缺口而已,真正让我逃脱了内心囚笼,如春风化雨般洗礼我的内心的还是《简·爱》当中的一段心灵宣言:

    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相貌平平、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上帝没有那么多,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本来就是如此。”

    ……

    在这里,智慧的作者直接引用了阅读过的世界名著——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一段经典的话,精当而有力。

    直接引用名著片段给这篇文章增色不少。内容上,一来为说明“我”物质不富有、精神却高贵的自我意识觉醒作例证,二来顺理成章地证明了“我”虽不完美,但很独特;“缺陷,本身也很完美”的主题。

    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无意中听到老师对“我”较高评价后内心产生的震撼与波澜,联想自然;下启更多具体例证,进一步证明“缺陷——完美”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一番话好像说的就是我。我从这段话中悟到了一个道理——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包括其灵魂。正如命运给了贝多芬耳疾,却造就了那撼人心魄的《命运》;给了项羽刚愎自用,却成就了哀转千年的霸王别姬;给了杜甫飘零的身世,却成就了千古传唱的‘诗史’。”

    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尾水到渠成,结论令人信服:

    正因为缺陷的存在,才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才给了这个世界这么多的感动与震撼。缺陷,看起来是完美的对头,但它却成就了完美。如果没有缺陷,完美还会让人激动吗?

    在文章中直接引用名著中的经典段落,需要注意:一是要准确,不能想当然、差不多;二是要精当,直接引用名著段落宜精、宜短,能够与文章前后巧妙衔接和相互印证。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08: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巧妙借用阅读过的故事

    我曾经有感于当下人们脚步匆匆、忙忙碌碌,方方面面追求“快”的现象,写过一篇小文《是不是可以慢下来》(《襄阳晚报》2014年10月21日第24版)。这篇小文,我借用了阅读过的香港作家董桥先生《南山雨》中的故事。

    这篇小文写作起因是这样的:

    当时,我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每天朝九晚六上班下班,有时候需要加班。一个秋日的傍晚,六点早过了,我站在位于20楼的办公室窗台前往外看,但见通往文锦渡口岸方向的汽车排起了长龙,街上的行人步履匆匆。这一情景,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快”与“慢”的话题。

    我的思绪马上被打开,从日常生活中“快”的现象联想到曾经经历过的“慢”的体验——想到了我们在云南旅行的经历:在丽江街头悠闲的喝茶聊天;在黑龙潭公园,看清澈湖水中,天上白云和附近象山的倒影。在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漫步湖边栈道,远处,牛羊安静地吃草。

    我从当下追求“快”的现象想到需要积淀和等待,很自然地想到了曾经阅读过的董桥先生的散文《南山雨》。我是这样写的:

    “深夜,翻开董桥那些忆旧的文字,一股舒缓、潺湲的清流,让人感受到田园牧歌式的慢生活。窗外照样灯火阑珊,路上车流依然不息。我在灯下读着这样的文字,心中的暖意油然而生。

    “事缓则圆”!当初,董桥先生带着家小到香港谋生,白天做两份兼差的工作,晚上给报纸杂志写稿翻译,三口生计勉强应付。偶有意外支出,还得变卖细软。当第二个孩子出生,生活更显拮据。就在这时候,董先生去应聘一分工钱优厚的职务,连过三关,以为十拿九稳,不料竟然落空。那份黯然和失落让他神伤、落寞。石初先生辗转知晓了董桥的境遇,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打电话给他要其宽心,用了“事缓则圆”四个字劝他再碰碰机缘,并以自己的经历加以鼓励。”

    这里,我巧妙借用了董桥先生文章中与“慢”有关的小故事,突出了与我所写文章主旨相符的“事缓则圆”。为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紧接着,我又列举了曾经阅读过的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有力证明了“快当然是对的,但是,有些事、有些时候,慢才是好的”道理。这两个例子,较好回答了以提问形式出现的文章标题也即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

    高效率、有质量的阅读,用心记忆和深入思考,或直接引用原文内容,或巧妙借用读过的故事,细心揣摩,多多练习,坚持下来,将阅读所得转化为写作素养,提升写作质量,是可以慢慢实现的。
    返回教育教学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