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7002|回复: 2
收起左侧

【学习强国看随州·生灵欢歌】随州大洪山:珍稀鸟类聚集地

[复制链接]
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7-19 08: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本帖最后由 陈云 于 2019-7-19 10:24 编辑

随州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中北部,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的大洪山,是动植物的天堂。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大洪山共记录鸟类23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0种,其余大多为国家“三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鸟类。
目前大洪山地区记录的鸟类,除了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外,更有如黄胸鹀、青头潜鸭等,虽并不在国家重点保护名录里,但却属极危级别,与一些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同等重要、同样应被关注!
另外,在大洪山珍稀鸟类的大家庭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猛禽的身影,如松雀鹰、凤头鹰、赤腹鹰、灰脸鵟鹰等。

1、中华秋沙鸭1.jpg
中华秋沙鸭。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数量极其稀少,是比扬子鳄还稀少的国际濒危动物。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性机警。非常善于游泳和潜水,同时在水中的速度还非常快,故而捕鱼方面是一把好手。只要是有水的地方,中华秋沙鸭总是不缺鱼吃。

1、中华秋沙鸭2.jpg
看着笨笨的样子,实际上中华秋沙鸭的飞行能力相当了得。

2、鸳鸯.jpg
鸳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无危物种。小型游禽,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杂食性。中国著名的观赏鸟类。因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的,故被看成爱情的象征,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

3、小鸦鵑.JPG
小鸦鹃。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无危物种。通常栖息于草地、灌木丛和矮树丛地带,喜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和小型动物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4、松雀鹰 (6).jpg
松雀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无危物种。典型的小型猛禽,长相也较普通,其主体一般是黑灰色的配色。在林间静立伺机找寻爬行类或鸟类猎物。

5、白冠长尾雉 (4).jpg
白冠长尾雉。中国特产珍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易危物种。森林益鸟,喜在常绿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乔木林中栖息、隐蔽和觅食。其优雅的体形、艳丽独特的羽色,极具观赏价值。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捕猎、栖息地破坏等,白冠长尾雉种群急剧下降。

6、鹭鸶.JPG
鹭鸶。又称白鹭,大、中型涉禽,在中国古代也称“丝禽”。天生丽质,浑身洁白,身材修长。一群很古老的鸟类,大约在5500万年前就已在地球上活动。主要活动于湿地及林地附近,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物种。分布全球,热带最常见。通常安静地涉行浅水中觅食。鹭鸶也是文学作品和中国画的主题之一,还是明清两代六品文官朝服上补子的图案。

7、白琵鹭1.JPG
白琵鹭。大型涉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身羽毛白色,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无生存危机物种。

8、白尾鹞2.JPG
白尾鹞(yào)。中型猛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无危物种。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主要以小型鸟类、鼠类、蛙、蜥蜴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9、斑头鸺鹠 (6).jpg
斑头鸺(xiū)鹠(li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无危物种。小型鸮(xiāo)类,鸺鹠中个体最大者;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和林缘灌丛,大多在白天活动和觅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捕捉小鸟和大型昆虫。鸣声嘹亮,在宁静的夜晚,可传到数里外。

10、领鸺鹠.JPG
领鸺鹠。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低危物种。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灌丛地带,主要在白天活动,中午也能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和觅食。晚上喜欢鸣叫,几乎整夜不停,鸣声较为单调。主要以昆虫和鼠类为食。

11、赤腹鹰 (5).jpg
赤腹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低危物种。小型猛禽,翅膀尖而长,因外形象鸽子,也叫鸽子鹰。喜开阔林区,性善隐藏而机警,常躲藏在树叶丛中,有时也栖于空旷处孤立的树枝上,见到猎物则突然冲下捕食。领域性甚强。

12、灰脸鵟鹰1.JPG
灰脸鵟(kuáng)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低危物种。中型猛禽,栖息于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针叶林等山林地带,以小型蛇类、蛙、蜥蜴、鼠类、松鼠、野兔、狐狸和小鸟等为食。

13、黑冠鹃隼1.png
黑冠鹃隼(sǔn)。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低危物种。鹰科鹃隼属的鸟类,中型猛禽。主要以昆虫为食。栖息于高大树木的顶枝,以细树枝筑巢。常单独活动。

14、红隼1.JPG
红隼(sǔn)。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无危物种。隼科的小型猛禽。栖息于山地和旷野中,多单个或成对活动,飞行较高。以猎食时有翱翔习性而著名。吃大型昆虫、鸟和小哺乳动物。呈现两性色型差异,这在鹰中是罕见的。为比利时的国鸟。

15、领角鸮.JPG
领角鸮(xiāo)。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无危物种。小型鸮类,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通常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树上浓密的枝叶丛间,晚上才开始活动和鸣叫。雄雌鸟常成双对唱。

16、戴胜.JPG
戴胜。以色列国鸟。以虫类为食,在树洞内做窝。性活泼。外形独特,头顶五彩羽毛,尖长细窄的小嘴,错落有致的羽纹、机警耿直的禀性,忠贞不渝的习性,使得它自古以来就成为了宗教和传说中的象征物之一。在中国,戴胜鸟象征着祥和、美满、快乐。

17、凤头鹰 (7).jpg
凤头鹰。属中型猛禽。性善隐藏而机警,常躲藏在树叶丛中,有时也栖于空旷处孤立的树枝上。以蛙、蜥蜴、鼠类、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鸟和小型哺乳动物。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低危物种。

18、寿带.JPG
寿带。体态美丽,体型似麻雀大小。雄鸟中央两根尾羽长达身体的四﹑五倍,形似绶带,故名。雌鸟较雄鸟短小。性格活泼,喜欢在林间穿梭飞行,以昆虫和蜘蛛为主食,主要在空中捕食正在飞行的昆虫,是森林中非常好的消灭害虫的能手。

19、松鸦 .jpg
松鸦。中型鸟类,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山上,很少见于平地。一般都远离人居。秋天到后,开始过着游荡生活,偶然会于城郊住宅附近见到。种群数量较丰富,不仅捕食大量森林害虫,而且有贮藏种子的习性,有益种子的传播。松鸦不仅喜欢鸣叫,还擅长“学舌”。它们将其他鸟类的叫声模仿得惟妙惟肖,还能学习砍树、锯木头的声音。有观察发现,松鸦会学习猛禽的叫声,吓唬白天睡觉的猫头鹰。猫头鹰是松鸦在夜间的天敌之一。

20、大杜鹃.JPG
大杜鹃。普通杜鹃的中国亚种。栖息于开阔林地,常晨间鸣叫,性懦怯,常隐伏在树叶间,平时仅听到鸣声,很少见到。食量大,对消除害虫起相当作用。叫声凄厉宏亮,很远便能听到它“布谷-布谷”的粗犷而单调的声音。国家“三有”动物,无危物种。

21、白眉姬鹟 (1).jpg
白眉姬鹟(wēng )。中国夏季常见的一种森林小型鸟类,羽色艳丽,鸣声婉转悠扬,而且全以昆虫为食,是重要的森林益鸟,在森林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无危物种。

22、发冠卷尾 (2).JPG
发冠卷尾。中型鸟类,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主要在树冠层活动和觅食,树栖性。国家“三有”动物,低危物种。

23、黑水鸡.JPG
黑水鸡。中型涉禽。栖息于灌木丛,蒲草,苇丛,善潜水,多成对活动,以水草、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国家“三有”动物,低危物种。

24、红头长尾山雀.JPG
红头长尾山雀。小型鸟类,山林留鸟,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果园、茶园等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性活泼。种群数量较丰富,又主要以昆虫为食,在植物保护中很有意义。国家“三有”动物,低危物种。

25、红嘴蓝鹊.jpg
红嘴蓝鹊。大型鸦类,常见并广泛分布于林缘地带、灌丛甚至村庄。性喧闹,结小群活动。羽色艳丽,尾羽特长,姿态优美,食性较杂,易于饲养,是重要的观赏鸟之一。各动物园多有展出。国家“三有”动物,无危物种。

26、红嘴相思鸟.jpg
红嘴相思鸟。小型鸟类,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丰富。羽色艳丽、鸣声婉转动听,是世界各地著名的笼养观赏鸟之一。国家“三有”动物,低危物种。

27、虎纹伯劳.JPG
虎纹伯劳。多见停息在灌木、乔木的顶端或电线上。四处张望,寻找食物,当发现空中或地面的猎物后往往急飞捕食。体型小,但性较凶猛,不仅捕食昆虫,有时也会袭击小鸟。国家“三有”动物,无危物种。

28、黄腹山雀 (2).JPG
腹山雀。小型鸟类,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有时与其他种类混群。高音的嘁嘁喳喳声及似责骂声。圆鼓鼓的黄腹山雀,虽然呆萌,却是一流的害虫杀手。国家“三有”动物,无危物种。

29、蓝喉蜂虎 (3).jpg
蓝喉蜂虎。中型鸟类,以蓝喉为特征,极具观赏价值,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鸟”。栖息于林缘疏林、灌丛、草坡等开阔地方,尤喜近海低洼处的开阔原野及林地。 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多在上空飞翔觅食。国家“三有”动物,无危物种。

30、三道眉草鹀 (1).jpg
三道眉草鹀(wú)。一种棕色鹀。冬春季食谱以野生草种为主,夏季以昆虫为主。喜欢在开阔环境中活动。国家“三有”动物,低危物种。

31、山斑鸠.JPG
山斑鸠。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起飞时带有高频“噗噗”声。成对或单独活动,多在开阔农耕区、村庄及房前屋后、寺院周围,取食于地面。食物多为带颗谷类。北方鸟南下越冬。国家“三有”动物,低危物种。

32、星头啄木鸟.JPG
星头啄木鸟。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小型鸟类。主要栖息于山地和平原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国家“三有”动物,无危物种。

33、雉鸡.JPG
雉鸡。体形较家鸡略小,但尾巴却长得多。栖息于低山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杂食性。所吃食物随地区和季节而不同。国家“三有”动物,无危物种。

图片来源:樊友刚 陈小强 韩起璞
责任编辑:陈云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9-6-4 13:5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9-7-19 14: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还看得到很多啄木鸟 猫头鹰  野鸡什么的   现在毛都没了  时代在进步的同时,民众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也要加强
    ,政府也应该加强相关知识的传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7-20 14:4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种的玉米,水稻雀鸟吃了找谁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