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3504|回复: 0
收起左侧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香菇催开“致富花”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8-8 09: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日报见习记者 杨仪凡 特约记者 李静怡 通讯员 梁稳  

      7月下旬,走进曾都区洛阳镇王家桥村,一条条水泥村道平坦整洁、交错延伸,一户户篱笆院落古朴自然、错落有致,一座座香菇大棚鳞次栉比、阵阵飘香……
      在王家桥村三组,工人们正在冒着酷暑焊接钢管,两座香菇大棚已初见雏形。
      “下周应该就可以使用了。”今年57岁的刘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家庭经济拮据。“看到村里的香菇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就想着回来种植香菇。一方面觉得种植香菇收益不错,另一方面也可以照顾家人。但是建香菇大棚、购买菌棒需要大量前期投入,像我家里这种情况根本负担不起。”
      王家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新超在了解情况后,迅速与村“两委”干部商议,将建设香菇扶贫共创基地剩余材料租给刘家长,帮忙建设2个香菇大棚,同时以成本价为其提供2万支菌棒,帮忙发展香菇产业。
      近年来,王家桥村紧紧依托香菇种植优势,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累计筹资130余万元,建设集粉料、制袋、灭菌、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的香菇扶贫共创基地,年生产香菇50万袋,预计收益300余万元,辐射带动贫困户30余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
      贫困户任全远长期在建筑工地打零工,患上了哮喘病,妻子患有精神疾病,还有一个没有成家的儿子,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何新超在了解其家庭情况后,鼓励他种植香菇,并邀请香菇致富能人张从高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从最开始2000棒香菇发展到现在的2万棒,加上百余只土鸡、两头肥猪、几亩经济作物,任全远今年收入已达到10万元以上,顺利踏上脱贫致富之路。
      香菇产业催出“致富花”。“下一步,我们准备购买香菇烘干机,建设香菇储藏冻库,实现香菇预包装销售,不断提升香菇附加值,让香菇产业真正成为带动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何新超说。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