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总书记专辑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2910|回复: 0
收起左侧

一见·总书记妙喻“石榴籽”,深意何在?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1-8-29 10: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一见·总书记妙喻“石榴籽”,深意何在?

      K5 ]# [4 u" ]% s3 k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 g+ c8 @- k9 O/ ^
    . r- a9 ?: r' J, W8 ?$ J
    “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8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提到了“石榴籽”。
    今年6月在青海考察时,他曾给大家讲述“石榴籽”这个比喻的出处:“维族同胞说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这个词很形象。各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
    我们是中华民族共同体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回望历史长河,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石榴”和“石榴籽”的关系,正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象比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四赴民族地区考察调研,不断深化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内涵——
    在贵州,强调“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去广西,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到青海,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赴西藏,指出“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这就决定了新时代推进民族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
    全面小康,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民族地区发展,关注少数民族群众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老百姓的冷暖都挂在心上。
    “你们的收入,加减法算出来,好几十万了。很幸福的一家人。”今年7月,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习近平总书记听村民达瓦坚参算自家收入账,很欣慰。
    围着习爷爷,达瓦坚参的两个孩子笑得格外灿烂。女孩普巴拉姆长大想当医生,男孩普布次仁告诉总书记自己要当短跑运动员。
    在旧西藏,别说读书了,活下来都不容易。“带屋顶的住处”是无数农奴的奢望,有的甚至住在牛羊圈,拿草垛当被子。
    2016年7月,总书记来到宁夏固原市,冒雨走进回族贫困户马科、马克俊家中,从住房、设施、牛棚到就业、收入、上学、看病、公共服务,总书记一一察看、关切询问。他说:“我的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大家要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
    幸福的日子越过越美,欢乐的歌儿越唱越甜。大凉山间,坚固的钢梯铺就悬崖村的“神奇天路”,村民们已经搬下山开启新的幸福生活;彩云之南,民族地区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贺兰山下,百万移民挪出了穷窝、换掉了穷业……如今,民族八省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书写了中华民族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今年4月,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特别强调:“现在全中国56个民族都脱贫了,兑现了我们的庄严承诺。但我们还不能停步,接下来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迈进,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加油、努力,再长征!”
    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今年6月8日,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习近平总书记与50岁的村民索南才让话家常。听闻索南才让一家的收入细账,“很好啊!”总书记十分欣慰,“下一步,你们生活上还有什么期盼、什么打算吗?”
    “没有了、没有了。”索南才让不知怎么回答,大家都笑了起来。“牧民生活好,全靠党的政策好,衷心感谢党、衷心感谢总书记。”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真挚的心声。
    总书记感慨地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了,我们这个党能够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为什么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因为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一定能凝聚起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统筹:张毅 撰文:张烁 策划:杜尚泽)
    , i5 p0 E- H+ l" A. A

    7 Y# `% |0 p3 w+ r7 X. r7 z3 v8 Y& a2 u* x
    返回总书记专辑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