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家居装饰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8123|回复: 0
收起左侧

[家装日记] 鸿扬装饰------现代空间美学,以“物”为主

[复制链接]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19 11:40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1-10-4 18: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本帖最后由 鸿扬装饰 于 2021-10-4 18:23 编辑


    如今
    千禧一代的天下,“怀旧”成为当代经典
    走到哪都被儿时的记忆所吸引
    就连电影也是翻拍以前的经典
    从而获得可观的票房
    比如现在更火的《哪吒》
    她的成功就在于千禧一代的怀旧之情
    是他们的美好记忆
    再与自己的孩子一起重温美好
    可谓走心至极

    旧物,越来越少,所以价值越弥足珍贵
    这里的价值不是值多少钱
    而是有多少感情在里面
    在这个瞬息万变、物质横飞的世界
    旧物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和生命的分量
    在赋予空间美学及精神素养同时
    摒弃嘈杂与迅捷,还原生活的原貌
    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1
    侍物府 – 侍奉时间留下的痕迹
    福州 / 大成设计
    —— 以“物”为主的器物生活美学空间 ——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
    人们常说“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就在这个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街区中,一处以“物”为主的器物生活美学空间,正在悄然绽放。
    馆内触目所及皆是古器物、老瓷,物有年头,人不多语,饶有古意,主人唤之“侍物府”。

    ▼内部空间概览




    侍物府的入口由几块白色的片墙组合而成,形成一条狭长而静谧的过道。质朴的色调、干净的线条、粗犷的石子相互碰撞,夹杂着隐隐绰绰的光影,禅意呼之欲出。
    4.jpg

    3.jpg

    2.jpg

    1.jpg
    设计师依照空间的围合、递进逻辑,使得过道形成一定的空间序列,同时尽可能的减少设计语言,削弱行走时的关注点,令人的心境趋于平静,在徐徐清风中感受微妙的仪式感和序列感。

    我们常常抱怨都市的节奏太快,来不及回看“时间留下的痕迹”,而侍物府是一个能提供回忆驻足的空间。

    ▼侍物府的入口由几块白色的片墙组合而成,形成一条狭长而静谧的过道


    ▼质朴的色调、干净的线条、粗犷的石子相互碰撞,夹杂着隐隐绰绰的光影,禅意呼之欲出,

    设计师遵循博物馆展陈规律,对陈列展柜的尺寸进行反复推究,琳琅满目的唐宋茶器,元明佛像雕件、北欧古家具……所有隐藏的珍宝都有序地呈现在来访者的面前。
    传统器物恰如其分地融入当代美学,使得空间愈加舒缓、充盈,这无疑是对时间、生命的更高礼赞。
    ▼传统器物恰如其分地融入当代美学,使得空间愈加舒缓、充盈
    ▼吧台区域

    展馆中部,数道雅致的帘幕低垂,内侧场景若隐若现,编织了一个欲说还休的场域。视线透过朦胧的帘子得到延伸,从而保证空间区块的独立性,以及空间之间的互动性。光线经过轻薄的帘子,变得柔和,时间在此滞留,周遭的一切仿佛静止了。

    身处其间,与友人侃侃而谈或驻足领略古玩趣味,都是难得的体验。使人不得不承认,古往今来的历史遗存与当代设计在这里完美邂逅了。

    ▼展馆中部,数道雅致的帘幕低垂,内侧场景若隐若现,编织了一个欲说还休的场域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侍物府,居闹市之中,求的又是一份静的气息。
    侍物府又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抬高区是一个复合空间,桌椅可灵活挪动、组合,满足不定期上演的手作匠人作品展、分享品鉴会、沙龙活动等需求。
    ▼抬高区

    墙后是一条细长的过道,允许一人过,做旧处理的墙面和历经岁月洗礼的轨道枕木相互映衬,将人拉回到淡泊的状态。过道的右侧通往会议室;左侧是一条迂回的路径,既可以近距离看展品,又形成一个新的动线关系,丰富空间的层次。

    设计师怀着对老物件的敬畏之心、对时间的咏叹,将古美术融入到当代设计语言里,摒弃嘈杂与迅捷,还原生活的原貌,为现代人构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墙后是一条细长的过道,允许一人过,做旧处理的墙面和历经岁月洗礼的轨道枕木相互映衬

    ▼平面图,plan

    2
    清居雅斋,与古为新 – GRAY SPCAE
    福州 / 乐享设计
    —— 文人式空间 ——

    窗外
    闽江细水长流
    窗内
    古物悄悄诉说着历史长河
    本项目坐落于福州融侨外滩。业主雅好收藏,藏品日渐增多,故而需要另置一处文人式空间,以供收纳、赏玩、会客等。这套房子位于高层,北面朝向闽江,视野极佳;南面虽无山水佳景可借,却具备充足的采光和日照。

    基于业主的偏好,我们以清水泥作为南面墙的底色调,北面墙则以白色磨砂材料辅之。灰色,显得蕴藉;白色,则显空灵。一灰一白,既强调明暗对比,更能折射出周边的气脉。
    5.jpg

    一入户,便是一条狭长的走道,大略以此为轴线,自西向东,空间横向舒展开来。它将整个厅堂分隔成南北两侧,分设佛像展厅、中堂,又渐次梳理出书斋、休息室,以及两两相对之独立小茶室。
    布局的用意,旨在以四季、时辰的变化和特点,结合东西南北方位,主人得以任运自在,妙赏四时。
    ▼入户门,一条狭长的走道将整个厅堂分隔成南北两侧

    6.jpg

    ▼佛像展厅
    7.jpg
    ▼佛像展厅的白色展柜,配合原木色


    ▼佛像展厅局部



    整个空间内更不容忽视之处,应是北向中堂的入口隔断。它是一座由拱形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佛龛,里供一尊双面佛像。以佛龛为“障景”,既令来者动中思止,从外界喧嚣中沉静下来,产生深思遐想;也使得“中堂-走道-佛像展厅”层层收递,呈现出深远层次。

    ▼从北向中堂的入口隔断处看佛像展厅


    ▼北向中堂的入口隔断细节,是一座由拱形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佛龛


    ▼北向中堂


    7.jpg
    ▼北向中堂局部
    穿过中堂一段,在小茶室又造一个局部放大的“内庭”。根据原有结构梁,将门洞内退,空隙处填充玻璃砖,夜幕降临彷若流光凿碎,洞内自有乾坤。
    ▼小茶室
    ▼小茶室细节
    ▼室内空间局部

    ▼室内空间局部,木制窗帘不仅透光,还保证了景观视野

    ▼室内空间局部,木元素与灰色的混凝土墙相得益彰
    9.jpg

    空间的串联,非一味地分隔,而是汲取了传统江南园林的构筑理念,采用漏窗、木格栅等元素,运用虚实关系借景,居其间却能感知到另一个空间的气息流动,何其有趣!
    ▼空间局部,采用木格栅
    ▼空间局部,木门搭配木格栅分隔空间
    ▼空间细节,采用漏窗元素,运用虚实关系借景
    10.jpg

    ▼漏窗细节


    古语云“匠作之人的三分易为,能主之人的七分难传”。因此在陈设上尽量留白,不赘繁缛,也为主人预留了“填充”的一席之地……
    微信公众号.jpg
    地址:水郡世家正门以东50米
    咨询热线:0722-3586655   18107222048

    返回家居装饰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