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5932|回复: 0
收起左侧

登顶黄洋界 原创:石守京

[复制链接]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2-7-25 16: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登顶黄洋界

    石守京

        我是从书本上读到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诗篇的“山下旌旗在,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所以,登顶黄洋界,游览革命圣地井岗山,一直是我的梦想。

        2017年6月14日,全国老区迎接党的十九大、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和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宣传工作会议,在革命圣地江西省井冈山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4个省(市、区)的300名老促会代表参加了会议,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

      根据会议安排,与会代表向井冈山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并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黄洋界。圆了我登顶黄洋界的梦想。

        井冈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通往黄洋界的山路九曲回肠,两边郁郁葱葱的竹林,沿着蜿蜒的山路一直向上延展。随着高度上升,云雾开始清淡,远处的竹林也变得明晰起来。峰回路转间,黄洋界的雄姿映入眼帘。登顶黄洋界,仰望纪念碑。那段艰苦卓绝的战斗争岁月,再次浮现在脑海里。

        1928年8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山开赴湘南。赣军乘虚进攻井冈山。八月三十日,四个团的敌军攻打黄洋界。当时山上只有红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打到下午,子弹所剩无几,红军凭借黄洋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哨口地势天险,利用漫山遍野的毛竹,制作竹钉埋在哨口通向山下的路旁草丛中。同时,将滚木礌石推下山坡,乱敌阵形。大小五井赤卫队、暴动队等群众武装力量埋伏在附近山头,配合红军作战。红军与数倍于己的敌军激战。在此关键时刻,红军扛来一门坏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前二发都是哑炮,第三发不但响了,而且恰巧落在敌军指挥部,上山之敌慌忙撤退。战斗中,敌军发动多次进攻,却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红军在哨口守了一夜,第二天发现山下空无人影,原来敌军以为红军主力二十八团(只有南昌起义的正规军改编的二十八团有炮)已经回到井冈山,因此连夜撤走了。

        走到当年红军战士阻击敌军的哨口,哨口下,一条崎岖的山路向山谷里延伸。山路狭窄,只能容一人行走,齐腰的茅草在路两旁恣意生长,有的路段甚至被淹没在草丛次林中。但巨石和木头还在,战壕遗址还在,见证战斗胜利的参天古木还在,沐浴辉煌的那尊迫击炮还在。那载入史册的隆隆炮声,仿佛又在我的耳边响起。这场创造奇迹的战斗,如今已经成为一段经典的战例,为人们所铭记。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为了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将士从宁冈运粮到井冈山上,以防被敌人长期围困。他们正是行走在这条崎岖的小道上,每天都要翻越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的黄洋界高峰,并且,是背着或挑着几十斤重的稻谷。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因此就有了朱德扁担的故事。

        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调集十八个团的兵力,分五路第三次"会剿"井冈山,敌人提出在井冈山"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烧杀口号,大肆烧杀抢掠,让井岗山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流血牺生。据统计,井冈山斗争时期,共牺牲4.8万余名红军烈士。其中留下姓名的仅有1.5万余人,大部分是无名英雄。正是因为井冈山地区的土地革命斗争,带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社会大变革,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贫苦农民分得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连永新县有些出家多年的尼姑也下山嫁人分了地。广大贫苦农民从分得土地这个活生生的事实中,看清了红军确实是为他们的利益奋斗的,就从各方面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先后修筑了三座纪念碑来缅怀英烈。分别是井冈山革命先烈纪念塔、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内的烈士纪念碑和无字碑。

        眼下,黄洋界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正艳,一片片,一层层,一簇簇,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恰到好处地缀饰在翠绿的大山中。它们怀着向往蓝天的坚定信念,积攒着自己的力量,不屈不挠地绽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生机盎然。放眼望去,云雾浓时,山间花海若隐若现;云雾散去,便是一片片壮观的杜鹃花海,一眼望不到边际。那么耀眼,那么烂漫。

          凝视小路,似乎看到了当年红军挑着粮食、背着弹药在路上行走的身影。先辈们用草鞋踏平了险峻和坎坷,踏出今天的幸福大路。

          站立哨口,松涛四起。一尊炮依旧稳稳地坚守着哨口。一座纪念碑,高高地矗立着,肃穆、巍峨、诉说着当年的战斗故事……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