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822|回复: 0
收起左侧

任儒举(原创) | 乌 龙 巷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5-28 00:03
  •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22 09:22: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乌 龙 巷
    文|任儒举


      随州城有条乌龙巷!

      说起这条乌龙巷,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传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年轻时曾身寡名微,历尽人世艰辛,后几经辗转来到随州。当时的随州刺史与赵家是世交,便收留并出资让他上学,以期博得功名,日后光宗耀祖。于是,赵匡胤就在城西北一条小巷内(现属西城区双龙居委会地段)租房而居,苦读经书,悉通韬略。

      没承想,他这么一居,却成就了一代帝王。

      原来,赵匡胤本是上天的一条乌龙,当时玉皇大帝见民间多灾多难,有意让乌龙下凡体察民情,以便日后拯救众生。当时,玉皇大帝只是不便道破“天机”。乌龙自己并不知情。

      这年汉东大地久旱无雨,各路土地纷纷向玉皇大帝禀报旱情,请求降雨。玉帝就派天使向乌龙托梦,叫乌龙在汉东降雨三天。却说这乌龙自投生凡界之后,觉得自己无罪遭贬,心里本来就有些闷闷不乐,现在又叫他降雨,不免满腹牢骚,就懒洋洋地飞到天上,施雷电,挟狂风,吐黑云,吸汉江云水,不分东南西北,在空中乱喷一气,结果汉东汉西,一连下了七天暴雨,把江汉一带搅成了一摊乱泥。玉皇大帝勃然大怒,急令哪吒三太子问责并将乌龙打下凡界“示众”。

      七天暴雨,随州城内到处都是漫膝盖的水。这天,又从西边滚来一串闷雷。突然一声霹雳,震得随州城墙都颤抖了。天上一团乌云翻滚下来,“嚓喇”一声落到随州城西北角。顿时全城天昏地暗,老百姓全躲在屋里,不敢出来。

      过了一会儿,浓云散尽,天气放晴,人们战战兢兢,走到街上,见城西北角小巷正中,躺着一条巨大的乌(蛇)龙,已经死了。衙役连忙报告了刺史,刺史跑来一看,只见那乌(蛇)龙有木桶般粗,连头连尾,摆满了整条巷子,搬不动,拖不走,刺史见这庞然大物,降临在此必有缘故,遂令百姓用芦席盖住蛇身。

      盖完蛇身,刺史忽然想起世侄赵匡胤,城中出了这么一大怪事,几乎街坊老小谈龙(蛇)色变,怎地独独不见这小子?于是推门一看,不禁吓呆了,赵匡胤直挺挺地倒在床上,双目紧闭,四肢冰凉,已不省人事了。刺史连忙请来医官,熏艾蒿,掐人中,闹了半天才听他轻轻吐了一口长气,又昏昏睡去,怎么也叫不醒。

      这会儿,城中的百姓听得消息,都跑来看稀奇(乌龙),知道这一定是神来之物,于是就烧香、磕头、祝愿真龙升天显灵。恰在这天,位列仙班的太白金星云游到此,见百姓心诚,他也知道乌龙并不是有意害人,只是心里不平,耍了个小脾气而已,于是有心成全乌龙,就在玉帝面前禀报了民意,为乌龙开脱罪名,保举乌龙升天。玉帝也不是真心治乌龙的罪,便答应了太白金星。

      正在百姓顶礼膜拜之时,一团乌云又从随州城内升起,挟着雷电,乘着狂风,往东方翻腾而去,那条芦席盖着的乌蛇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却突然不知去向。

      说来也怪,乌龙飞走之时,一直沉睡不醒的赵匡胤却突然睁开了双眼,刺史一见便料定此人不凡,日后必飞黄腾达,于是更抬举他了,果然,赵匡胤离开随州不久便投奔到柴荣麾下,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权倾朝野。再后来的陈桥兵变,他干脆废了后周,自己做了皇帝。

      而他当时在随州城西北居住的那条小巷,从此,就被当地人称作乌龙巷。

      当然,这是随州本地民间传说,属于野史,当不得真的。

      但是,正史里面也有赵匡胤在随州的记载,虽然寥寥几笔,却证实了赵匡胤的发迹确实始于随!

      袁恒毅主编的《宋史原来超好看》中记载了赵匡胤在随州的这段历程:

      唐末以来,改朝换代犹如走马观花,战争连年不断,乱世之中,平民百姓深受其害,家破人亡的不计其数。人人自危,侥幸留得性命的人要生存下去,也非易事,特别是那些人口众多的家庭,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吃上饭、吃饱饭对于平民百姓也是奢侈。

      开封城内,朝阳刚刚升起,一个土坯巷子内,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家人的目送下,恋恋不舍地离开故乡,外出谋生去了。此人正是赵匡胤——未来的大宋开国皇帝。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曾是唐朝的底层官员,俸禄微薄,勉强可以维持生活。从五代伊始,他处事便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在乱世中他学得了一套独特的生存法则,所以不管朝代怎样更替,他总能够在各朝各代谋得一官半职,尽管不上不下,但总可以养家糊口。

      然而,随着家中人口的增加和孩子的不断成长,战乱日益频繁,生产力大幅下降,赵家的生活越来越不如从前。赵匡胤作为家里的长子,当时已经21岁,且已经娶妻生子,更应该独立谋生。尽管赵匡胤不情愿离开父母和妻子,但是现实的窘况不容忽视。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赵匡胤第一次出门没有任何人生阅历,人脉关系上只能依靠父亲。

      于是,赵匡胤南下到了随州,这里的刺史董宗本是赵弘殷的多年好友,于是,赵匡胤便来这里投奔他。赵匡胤非常顺利地在这里谋得一份差事,尽管没有什么大权,但是能够填饱肚子,偶尔给家里一些贴补。

      赵匡胤豪迈不拘小节的性格使得他很快就跟周围的人打成了一片,领导才能逐渐显露。他更在闲暇时间大练拳脚,自创了一套拳法,一时间,这套拳法传习开来,成为当时的流行时尚。这套拳法就是宋朝的太祖长拳,后来更是成为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

      在随州,赵匡胤的大名不胫而走。有个人开始对赵匡胤看不顺眼,此人就是刺史董宗本的儿子董尊海。董尊海养尊处优,走到哪里都出尽风头,但赵匡胤来了之后,他感到自己遭到了人们的忽视。所以董尊海开始在父亲董宗本那里说赵匡胤坏话。毕竟血浓于水,纵使是儿子董尊海的不是,董宗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了赵匡胤一些盘缠,打发他离开。

      赵匡胤因为太优秀抢了旁人的风头,在随州仅仅待了半年就丢掉了差事。离开随州,赵匡胤又到了复州……

      从这段文字来看,赵匡胤在随州待的时间确实不长(仅仅半年)但是却为上述的民间传说及现在位于西城区的乌龙巷找到了注脚。

      至于他是不是真龙天子,乌龙转世?

      就像《明史》里记载的朱元璋一样:“母陈氏,梦授神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一样,为他们做帝王找到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而已。


      作者:任儒举,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编钟》杂志编辑部主任。出版散文集《历史的屐痕》。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