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论坛讯(通讯员 肖小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学常新,每次学习都有新的收获和感悟。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必须坚持长期学、反复学,在学习中筑牢清廉堤坝,在学习中校准人生航向!
7月8日,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东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打造“双一流”清廉人社队伍》为题,为全系统党员干部讲授了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开讲伊始,刘书记就以自己的学习感悟向全系统党员干部发出了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最强音,号召全系统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系统学习,争当人社清廉卫士。
专题党课聚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人社工作的核心引领作用,聚焦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聚焦筑牢清廉防线,从“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怎么办”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为打造人民满意的清廉高效人社队伍指明了方向。
在讲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人社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时,他用“三个更加”进行了总结。
服务更加贴心
大力开展“双一流”建设和“23℃人社服务”,建立服务评价机制,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普遍增强。人社政务服务窗口连续三年获评政务中心“年度突出窗口”,群众满意度高达99.8%,“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已成为服务常态。
办事更加便捷
以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优化办事流程上动真格,例如创新推出的企业职工退休“曾都经验”,让群众告别了繁琐手续;在28项行政许可事项上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用“一纸证明”代替过去的“一摞材料”,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
政策更加接地气
局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察实情。扎实的调研推动了政策精准落地:建成覆盖全区的18家零工驿站,其服务模式获评省级优秀案例;“曾都焊匠”劳务品牌成功入选湖北省十大劳务品牌;针对群众反映的社保补缴难题开展专项调研,优化流程,切实解决了烦心事。
在讲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时,他从行业系统内、外两个维度进行了认真剖析,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他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危害深重:有的地方“文山会海”架空政策落实,基层干部疲于应付;红安“94岁老人被抬着进行生存认证”的事件,更是官僚主义作风伤害群众感情的典型。享乐奢靡、弄虚作假侵蚀根基:超标接待拆分报销、就业数据注水造假、社保基金被挪用、培训补贴遭套取、职称评审搞腐败……这些发生在人社系统内外的案例,无不严重侵害了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就业钱”,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人社工作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对任何违规违纪行为必须坚持“零容忍”,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民生资金的安全防线。
在讲到如何抓实抓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时,他部署了三项关键举措:
一是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
持续深化学习教育,通过典型案例剖析、警示教育等方式,让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要求党员干部主动“揭短亮丑”自查,全面排查岗位作风风险点,并推行领导干部以普通群众身份“暗访”办事窗口的“群众体验”制度,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制度笼子要扎紧扎牢
不断完善内控机制,特别是对就业资金、社保基金、人事招聘等高风险领域,强化全流程监督和制约。同时,拓宽外部监督渠道,认真核查群众举报,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三是服务初心要坚定不移
践行初心使命,坚持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持续优化窗口服务,提升“一站式”办理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效,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人社铁军。
“当我们坐在办公室里,要想想烈日下等着发工资的农民工兄弟;审核材料时,要想想为一张证明奔波的人民群众;研究政策时,要想想急需创业资金的年轻人。”刘东书记用饱含深情的话语勉励全体干部职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践行“人社为民、保障民生”的庄严承诺。
“党组书记刘东同志的党课言语朴实接地气,案例剖析深刻受警醒。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主动对标对表上级要求和群众的呼声,认真自查自纠,争当人社清廉卫士。”
党课在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清廉高效成为人社系统最鲜明的底色,为守护好民生福祉、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