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950|回复: 0
收起左侧

【礼乐之城 文明随行】看孩子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暑假生活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昨天 10: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5-8-18 11:24 编辑

    收获知识 涵养品德 绽放活力

    ——看孩子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暑假生活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黄芳芳 通讯员 罗成

      2025年暑期,我市以“礼乐之城·文明随行”精神文明品牌为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延伸站点,精心打造“暑托服务+实践体验+安全守护”的文明盛宴,让全市青少年在“家门口”乐享沉浸式成长之旅。
    广水市应山街道双桥社区的暑假托管班课堂上,志愿者们教孩子们剪纸

      此时的随州城乡,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热闹非凡。红色故事在此浸润心灵,非遗技艺于指尖焕彩,青春力量在实践中涌动——这个夏天,“文明实践”已然成为青少年暑期成长最鲜活的注脚。
      红色课堂

      让信仰的种子扎根心田

      “这枚锈迹斑斑的弹壳,见证了80年前家乡儿女浴血奋战的岁月……”7月中旬,广水市双桥社区文明实践站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艺术展”前,10岁的王梓涵凝视着战地素描,认真听志愿者讲述烽火岁月。展厅里,一件件艺术作品串联起历史记忆,孩子们眼中满是震撼与敬畏。

    中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非遗扎染

      这样的“精神洗礼”遍布暑期文明实践阵地:广水市组织开展“铭记历史·童心向党”观影活动,300余名青少年观影了解抗战历史;骆店镇用情景剧演绎英烈故事,让“三大精神”扎根童心。
      随县洪山镇的红色课堂也很生动。大学生志愿者带孩子们走进红色遗址,讲解战壕遗迹里的历史,红色知识问答引发热烈抢答


    文明实践中心在东岳广场开展防溺水宣讲路演活动

      曾都区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旧址纪念馆内,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走进孙家大院,讲述新四军第五师的故事。听着讲解,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当年的烽火硝烟,馆内文物让信仰的种子深深扎根。
      这个夏天,随州各地实践所开展红色宣讲60余场,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血脉。
      实践课堂

      动手体验解锁成长技能

      “捏住纸角轻轻展开……”7月底,广水市应山街道双桥社区的暑假托管班课堂上,志愿者们教孩子们剪纸。12岁的陈诺将红纸剪成栩栩如生的窗花,兴奋地说:“老祖宗的手艺真神奇!”

    应办双桥社区文明实践站开展“我的情绪我做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暑期里,文明实践阵地成了青少年的“能力充电站”。广水市组织专业救护人员下沉18个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手把手传授防溺水技能;城郊街道“舌尖上的普通话”课堂,孩子们通过朗诵感受语言之美;马坪镇“绿色阅读”活动,帮助青少年识别有害书籍、筑牢精神防线。

    万和镇西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年志愿者暑假期间为村里孩子辅导作业

      随县的实践课堂洋溢青春气息。在随县厉山镇日中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微光计划”团队开设了“非物质文化——扎染”课程,大学生志愿者与孩子们一同将白布浸入染缸,素净布料晕染出梦幻图案,活动室里笑声不断。澴潭镇九里岗文明实践站,武汉科技大学志愿者带300名孩子体验皮影艺术,80余件亲手制作的皮影道具成了珍贵暑期礼物。“我不仅学会做皮影,还编了‘哪吒闹海’小故事呢!”11岁的刘思琪骄傲地说。
      青春接力

      青年志愿者当“成长引路人”

      6月底,曾都区开展“青春为家乡代言”高考学子乡村振兴青年行活动,组织百余名学子进企业关注产业与人才问题、进社区了解治理与民生、进红色教育基地思考文化传承与青年责任,以多场景实践让学子建言更贴合实际,为曾都发展注入新思路。

    骆店文明实践所开展三大精神宣讲活动

      “遇到同伴溺水,要大声呼救,千万不能自己下水……”在随县唐县镇“爱心托管班”里,华中农业大学星禾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正耐心讲解防溺水知识。
      志愿者们除了普及安全知识,还通过文艺表演互动,开设多元课程,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这个夏天,像星禾志愿服务队这样活跃在随县各地文明实践站的,还有10余支高校志愿团队,加上60余名返乡大学生,他们共同化身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校外辅导员”,用爱心与专业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

    文明实践中心组织“铭记历史童心向党——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观音活动

      他们各展所长:在厉山镇,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设计“情绪温度计”游戏,帮留守儿童管理情绪;在万和镇,青年志愿者上门为村里孩子辅导作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四叶草”团队在洪山镇开设“爱心托管班”,兼顾作业辅导与篮球、绘画课程,解决120多个家庭“看护难”问题。
      “大学生哥哥姐姐像小老师,既教知识又听我们的心里话。”随县厉山镇日中街社区留守儿童李阳说。
      “对我们大学生而言,这也是双向成长。教孩子扎染时,我也重新理解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参与“微光计划”的青年志愿者王媛说。
      从红色教育到技能学习,从文化传承到青春接力,这个暑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宛如温暖的“成长驿站”,让青少年在文明浸润中收获知识、涵养品德、绽放活力。

    在随县唐县镇“爱心托管班”里,华中农业大学星禾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正耐心讲解防溺水知识

      “暑期实践的火热,印证了文明阵地与青少年成长需求的深度契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炳坤表示。下一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联动学校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开发红色故事剧本杀、非遗创新工作坊等沉浸式课程;同时完善“志愿时长认证”“实践学分兑换”等长效机制,让文明实践阵地不仅成为暑期的“成长乐园”,更成为陪伴青少年全年成长的“精神家园”,真正实现“礼乐之城”的文明火种代代相传。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