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凝聚奋进力量 ——曾都区举办“三支一扶”经验交流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太有意义了,上岗前能和这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们交流,一下子就驱散了自己心里的恐慌,感觉心里更有底了。” “能和大家坐在一起交流,感觉自己一下子有了目标,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了。” 2025年7月24日上午,曾都区人社局组织召开全区“三支一扶”在岗及新招募人员优秀典型选树暨经验交流座谈会,来自全区各相关用人单位60多名新老“三支一扶”人员齐聚一堂,分享在基层开展服务的成功经验和成长感悟。
来自基层的三名“三支一扶”优秀代表刚刚分享完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成长感悟。两名新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就发自肺腑地感慨说道。话音刚落,身旁的几位新伙伴也不停地点头。这正是此次交流座谈会为基层服务队伍注入成长动能的生动缩影。 “你们在基层的每一份付出,都在为曾都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座谈会上,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永国的话语温暖而有力量。他向坚守基层一线的“三支一扶”人员致以敬意,肯定了优秀典型的示范作用,更对新招募人员提出“扎根基层、锤炼本领、服务群众” 的期许,让在场人员备受鼓舞。
这场座谈会成为经验传承的“接力站”。优秀典型选树环节,3名来自不同岗位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故事。他们的经历像一颗颗种子,在新老“三支一扶”人员心中种下坚守与担当的信念。 经验交流环节更是热闹非凡。“刚到村里时,说话都怕村民听不懂。”一名新招募人员抛出的困惑,引发在岗人员共鸣。“多去村民家坐坐,把政策编成顺口溜”“遇到纠纷先听诉求,再找解决办法”……在岗人员结合实际传授“基层生存技巧”,新人们认真记录,笔记本上很快写满干货。
这些真诚分享的背后,是一批“三支一扶”先锋用实干铸就的榜样力量:
1
扎根疾控践初心 深耕专业显担当——曾都区支医岗位申谷雨 申谷雨,2022年8月通过“三支一扶”计划进入曾都区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期间她日均处理排查数据超百条,加入应急专班时单日最高完成8000管样本检测,防护服里的衣衫常被汗水浸透。入编后,她勇挑资质认定扩项重担,牵头组建攻坚小组,历时3个月完成10余项新检测项目的方法验证与条件优化,首创“挂图作战+节点销号”管理法,推动扩项工作高效落地。
2
用脚步丈量田埂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曾都区支农岗位孙昊 2023届支农岗位孙昊,服务“三支一扶”期间,积极投身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主动请缨担任府河镇外业采样的现场质控人员,顶着烈日在田间记录数据,采样记录写了满本。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全程参与了2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推进。他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专业知识破解建设难题,让一片片零散地块变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产田。
3
小窗口连大民生 基层岗写人社情——曾都区基层人社岗位谢岚浩 谢岚浩,2020年10月通过“三支一扶”计划进入曾都区人社系统,扎根社保服务窗口。“5年服务5万群众,零有效投诉”,是他的成绩单。入职以来,他在社保窗口练就“政策一口清、事项一次办”的硬本领,带领团队完成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基金管理提升等重点任务。他接手的2000余名退役军人社保补缴、6000 余条疑点数据清理等疑难工作,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如今,他的服务口碑深入人心,群众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成为基层人社岗位上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这些榜样力量让我明白,‘三支一扶’的岗位无论在哪,只要肯付出,就能做出成绩。我到岗后,也要像他们一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新招募人员在台下听得格外认真,不少人边听边在笔记本上勾画重点。即将前往乡镇人社服务中心服务的一名新招募人员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 “这些事例都特别打动我,之前还担心自己适应不了基层的辛苦,现在觉得有这样的榜样在前,自己也有了信心,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另一位即将从事支农工作的人员这样说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2017年至今,曾都区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中有118人选择留在基层就业,比例高达95%以上。这些扎根基层的年轻人,正以实干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答卷,让火热的青春在曾都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火花。 (晏宇星 常潇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