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955|回复: 0
收起左侧

随州:小城市如何做好“大文化”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5-4-17 20:19: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5-4-17 20:21 编辑

    随州:小城市如何做好“大文化”
    ——关于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策划思考

    苏良雄

    旅游是丈量文明的标尺,也是解码文化的钥匙。文旅产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价值的较量。当重庆、厦门、成都等大城市以“Citywalk”和网红打卡点俘获游客时,小城市的文旅破局,则需以宏大主题叩击人心。随州,这座深藏农耕文明密码、礼乐文化基因的古城,正面临着这样的历史机遇:既以“寻根”和“礼乐”凝聚全球华人的精神认同,又以“大洪山的雄奇”“银杏谷的浪漫”“月光海的诗意”等重构文旅价值坐标系。我认为,随州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绝不能困于一城一池的局限——既要深入随州挖随州,在历史长河中打捞精神图腾;又要跳出随州看随州,在山水肌理中提炼世界级的精神符号——方能在全省推进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中贡献独特力量。

    一、大城市做小文化
    大城市的文旅流量藏在市井烟火里。上海安福路的咖啡香气、长沙文和友的复古街巷、西安大唐不夜城的霓裳歌舞、武汉的喆喆国风酒馆,这些“小文化”的成功,源于都市天然的流量红利与年轻群体的消费偏好。它们将城市基因拆解为轻量化的体验符号,用“小而美”黏住游客的注意力。即便是成都三星堆、西安兵马俑等文化地标,也需要借助文创雪糕、考古盲盒等“小切口”保持活力。
    然而,这种逻辑对小城市却是双刃剑。倘若随州照搬“网红打卡”模式,在田王寨复制咖啡馆或在炎帝故里景区打造国风酒馆,只会陷入低效且错位的同质化竞争。小城市的资源禀赋与消费能级,决定了其必须跳出“流量内卷”,用文化厚度对冲规模劣势——以“大文化”的震撼感、冲击力、知名度,让游客跨越山海而来。

    二、小城市做大文化
    小城市的文旅突围,胜在“以重破轻”。浙江良渚将考古遗址升维为“五千年文明圣地”,贵州“村超”让足球狂欢点燃山村经济,湖南浏阳用烟花产业链缔造“星空经济”,四川安岳以石刻艺术打开国际对话窗口,不约而同地印证了一个道理:很多小城市并不缺文化重量,缺的是将资源转化为精神符号的魄力。
    随州的“文化重量”举世罕见——这里是炎帝点燃农耕文明火种之地,曾侯乙编钟改写世界音乐史之所,千年银杏谷书写生命史诗之境。但这些瑰宝若仅停留在普通景点层面,便如同明珠暗投。唯有将炎帝精神提炼为“华夏文明的精神源头”,将编钟礼乐转化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将银杏谷升华为“生命哲学的东方表达”,才能让随州从地理坐标跃升为精神地标。

    三、随州的“大文化”
    随州的文旅革新,需在“大文化”理念下重新认识资源价值。
    一是华人寻根:凝聚全球血脉认同。随州以炎帝故里为核心,打造“全球华人精神原乡”——推出“炎黄血脉密码计划”,用基因科技串联姓氏迁徙与文明脉络;设立“农耕文明工坊”,让游客体验刀耕火种、制陶纺织,在实践触摸文明脉动;发起“炎帝故里火种采集运动”,将火神炎帝在中华大地燃起的第一缕文明之火,通过各地各层级的运动会圣火采集仪式,使随州成为“东方希腊”,成为连接华人情感与中华文明的精神纽带。
    二是礼乐之城:激活千年文明基因。曾侯乙编钟是随州礼乐文化的“金名片”。擂鼓墩遗址建设“礼乐文明体验馆”,用全息技术还原编钟铸造工艺,游客可调试音律、创作数字编钟曲;打造“礼乐文化艺术周”,将编钟演奏与楚宴、汉服礼仪融合,形成“听曾钟、品楚味、习周礼”的沉浸体验;推动编钟乐舞全球巡演,让两千年前的“东方交响乐”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世界语”,使随州从历史之城跃升为礼乐文明的当代诠释者。
    三是诗意栖居:重构文旅生活美学。月光海以李白《静夜思》为魂,打造“唐诗主题民宿聚落”,客房以“举头望月”“疑霜庭阶”命名,配套“太白诗宴”“月下泛舟”夜游,让游客身临盛唐诗境;大洪山依托生态和文化优势,以“顺”为魂推出“顺时养生”——春采茶、夏观星、秋禅修、冬温泉,民宿引入银杏枕、药浴等自然疗愈服务,将“天人合一”哲学转化为睡眠经济;田王寨借武侠IP打造“古寨论剑”主题民宿,让烽火台变身星空剧场,实现“诗意的抵达就是心灵的归处”。
    中国文旅正在经历从“情绪价值”到“文化价值”的深刻转型。随州的机遇,在于以“华人寻根”凝聚民族认同,以“礼乐之城”彰显文明高度,以“诗意栖居”重构生活美学,打造以世界华人寻根地、中华礼乐传承地、华中休闲度假地为核心的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三地”建设。
    假以时日,编钟乐声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大洪山的云海成为都市人的心灵解药,月光海的渔火映亮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随州便以“小城”之躯,完成了“大文化”的破茧成蝶。这不仅是文旅产业的升级之路,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湖北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随州答卷。
    (作者系湖北知名文旅策划人,策想院院长、江汉大学非遗中心研究员)
    编辑:雅兮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