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随县发布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921|回复: 0
收起左侧

[随县新闻] 逐“绿”前行 蝶变升级 ——随县绿色矿山建设引领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本帖最后由 蜂蜜柚子茶 于 2025-7-16 10:33 编辑

31e4429b9e55af0b3cbaea240f1db221_img_44_112_2116_541.png
  
  随州日报讯(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清 通讯员 杨乐)
  七月中旬,穿行于随县吴山镇的矿山之间,收获满目绿意与生机。
  曾经尘土飞扬的矿区生产公路,如今被蜿蜒的绿带与缤纷的花卉簇拥,俨然成为一条条“景观长廊”;昔日的矿区排土场、裸露边坡,经过精心的整地、覆土、植绿,蝶变为一个个绿意盎然的“小景点”。
  这一景象变化,正是随县近年来坚定不移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从随县石材产业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随县石材办”)获悉,今年4月,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关于将23家非油气类矿山及16家油气类矿山推荐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的公示,随县董家庄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入围名单。
  这是继去年12月随县梨园岭—龙管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唐王冲—光宝山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被推荐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名单后,该县又一矿山被推荐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名单。
  近日,记者走进随县吴山镇、万和镇的石材矿区,探寻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背后的密码。


31e4429b9e55af0b3cbaea240f1db221_img_271_889_1547_595.png

  治理先行,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现在进矿区,和以前差别太大了。”在前往梨园岭—龙管矿区的路上,随县石材办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脚下,硬化后的道路宽阔平整,两侧边坡绿意盎然,粉色或紫色的小花点缀期间,立竿式自动喷淋装置感应到有车辆驶过时,便会喷洒出细密水雾,有效抑制扬尘。
  如果不是矿区随行人员特别提醒,很难发现,道路两侧这些如今绿树成荫的山坡,过去曾是开采后排土场随意堆砌形成的“伤疤”。
  “生态修复不是事后补救,而是开采的前提。”湖北省吴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频指着道路两侧边坡和开采平台介绍,“2022年矿权整合,在取得新的矿权后,我们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制定了统一的矿山开采与生态修复规划,坚持‘开采未动,治理先行’,先期投入巨资完善生产道路、排土场、截流沟、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为绿色生产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落实矿山生态修复相关要求,对历史遗留的边坡、开采平台,按照清理、整理、覆土、复绿、管护‘五步走’模式,对具备耕地条件的,通过整理恢复成耕地;不具备条件的,合理选择树种,整理恢复成林地。”
  吴山镇,这个以优质花岗岩闻名全国的“石材大镇”,在产业发展初期曾经历过粗放增长的阵痛。矿渣直排、生态破坏修复滞后等问题一度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近几年来,在随县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镇扛起生态环保的政治责任,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植于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发展,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该镇科学编制石材产业发展规划,整合矿权,严控新增开采,坚持矿山基础设施建设“一张图”“一盘棋”,全力推动矿容矿貌持续向好。
  生产道路升级。斥资2亿元,新建、升级高标准进矿及矿区道路总计27.3公里,彻底改善通行环境,保障安全,源头控尘。
  完善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新建5个规范排土场、3个矿区公园,构筑边界围挡22公里、截流沟31.5公里,栽种桂花、侧柏、女贞等行道树4000余棵,矿区面貌焕然一新。
  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动“科技兴矿”。开发建设“智慧矿山”系统,对荒料开采、车辆运输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高效管理;开采区配套建设干湿分离污水处理站、矿山污水处理坝,实现废水循环利用;智能化立杆喷淋系统自动识别运输车辆,精准降尘,科技手段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有力武器。

31e4429b9e55af0b3cbaea240f1db221_img_68_674_321_189.png

  示范引领,激发行业内生动力
  打造一个样板,树立一个标杆。
  近两年来,随着一批国家级、省级绿色矿山陆续创建成功,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随县矿山企业正经历着从“要我创建”到“我要创建”的深刻转变。
  今年上半年,位于万和镇的随县董家庄矿区饰面用花岗岩矿成功入围国家级绿色矿山推荐名录,成为随县继梨园岭—龙管矿区、唐王冲—光宝山矿区之后,该县第三家获此殊荣的矿山。
  “国家级绿色矿山是我国矿业领域绿色发展的最高荣誉,代表着企业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创新、企地和谐等全方位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随县石材办负责人表示,“这份荣誉来之不易,含金量极高。”
  董家庄矿区设计年产量为30万立方米,虽然规模不大,但其开发建设坚持高标准。该矿区由随州国投集团旗下的汉东发展公司与随县建发集团联合多家企业共同投资开发,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引领和表率作用。项目伊始,即在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及国投集团、县石材办的联合指导下,委托专业第三方编制了高标准的《绿色矿山建设方案》。
  矿区建设严格对标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围绕矿区环境、资源开采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六大方面持续发力,最终通过层层严格评估,脱颖而出,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绿色矿山建设的新标杆。
  现场看到,董家庄矿区和梨园岭—龙管矿区等矿区一样,生产中坚持边开采边治理,在石材荒料资源开采的同时,同步开展边坡治理和绿化工作,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3家矿山被推荐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4家矿山成功创建省级绿色矿山,他们的成功经验,正激励着随县矿山企业对标提升,全县石材产业发展整体迈上新台阶。
  随县石材办及时总结提炼绿色矿山创建中好的经验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一系列行得通、做得实、长期管用的制度机制,指导全县绿色矿山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突出党建引领,成立石材产业链党委,定期组织党建联建活动,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开展行业交流,帮助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更新思想理念,形成全县上下“一盘棋”。
  目前,随县绿色矿山在全国同类型矿山中处于第一方阵,其建设经验多次迎接外地县市区前来考察学习。


  全域谋划,转型发展动能强劲
  绿色矿山的深意,不仅在于开采过程的“绿色”,更在于对矿区和资源全生命周期的负责。
  当日,在吴山镇原大东、威龙矿区,记者看到,经过覆土复耕的废弃开采平台上,大片的高粱、玉米、芝麻等农作物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昔日堆满石渣、弃土的边坡,栽植上了湿地松、刺槐等树种,裸露的矿山披上了“绿装”,恢复了生机。
  推动绿色转型升级发展,随县将矿山高质量生态修复视为关乎民生福祉和产业未来的战略性工程,以全域视野、创新思路,探索推动石材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大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增减挂钩”项目,打造“管理规范、集约高效、环境优良、矿地和谐”四位一体的绿色示范矿区。
  吴山镇“矿山生态修复增减挂钩”项目于2022年5月经批准立项,纳入随县2022年第一批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库,共包含20个地块,面积100.081公顷,通过专业土地施工技术,可将矿山平台土地修复整理为耕地66.4303公顷、其它农用地33.6507公顷。
  当年10月,项目正式动工实施,先对项目区内坑洼不平地块进行平整,原有的废荒料粉碎后运至中润公司再利用,再选择优质土壤的行均铺垫,平均垫土厚度70公分以上,恢复成可供耕种的耕地。截至目前,已完成5个地块的治理,恢复原大东、威龙、旭辉、新鸿辉等矿山平台耕地面积1100余亩。
  石材开采形成的固废物,在过去是一大处理难题。随县按照“每个矿权配套一个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每个园区配套一个生产废料综合利用项目,优先发展综合利用项目”思路,引入中润、闽昌、鑫峰、鸿盛等循环综合利用企业,启动科能、格耀等新材料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探索开发人造板材、发泡陶瓷、石材工艺品、机制砂、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筑材料,原材料“吃干榨尽”,全面推动石材尾料变废为宝,延伸产业经济链条。
  从裸露山体到绿意盎然,从资源消耗到综合利用,随县石材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绿色革命”。随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矿山开发、治理、修复的全过程,。
  3个矿山入围国家级绿色矿山推荐名录,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当前,随县正以绿色矿山建设为突破口,持续推动石材资源向集约节约、高效利用、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坚定转型,在荆楚大地上书写着“点石成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1e4429b9e55af0b3cbaea240f1db221_img_1748_709_451_352.png

  唐王冲-光宝山矿区
  矿区位于随县吴山镇联华村,总面积3.6305平方公里,矿区内资源储量包括:饰面用花岗岩矿资源量矿石量16144.1万立方米/荒料量5489.3万立方米,矿区内可作建筑砂石料综合回收利用的尾矿尾渣及风化层剥离量45482.84万吨。按照开发利用方案开发,设计生产规模:170万立方米/年(荒料)、1367.16万吨/年(综合利用),出让年限:29.9年(含基建期2年)。

31e4429b9e55af0b3cbaea240f1db221_img_6_1191_449_298.png

  梨园岭-龙管矿区
  矿区位于随县吴山镇联华村,总面积2.214平方公里,矿区内资源储量包括:饰面用花岗岩矿资源量矿石量10534万立方米/荒料量3466万立方米,矿区内可作建筑砂石料综合回收利用的尾矿尾渣及风化层剥离量30931万吨。按照开发利用方案开发,设计生产规模:110万立方米/年(荒料)、927万吨/年(综合利用),出让年限:31.2年(含基建期2年)。

31e4429b9e55af0b3cbaea240f1db221_img_1576_1286_353_191.png

  董家庄矿区
  矿区位于随县万和镇金昌工业园(车店村),总面积0.3909平方公里,矿区内资源储量包括:饰面用花岗岩矿资源量矿石量2002万立方米/荒料量611万立方米,矿区内可作建筑砂石料综合回收利用的尾矿尾渣及风化层剥离量5888.4万吨。按照开发利用方案开发,设计开采规模为:30万立方米/年(荒料)、306.4万吨/年(综合利用),出让年限:19.1年(含基建期1.5年)。

31e4429b9e55af0b3cbaea240f1db221_img_1832_1126_326_196.png

返回随县发布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