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都区人社局:“保姆式”服务助推小微企业创业蝶变
随州论坛讯(通讯员閤浩、李林梅)“员工从23人到380人,年产值从500万元到突破1亿元,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虽然有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更离不开人社部门的鼎力支持和服务!”近日,曾都区人社部门将300万元的贷款送到随州市海富特五金有限公司时,公司创办人杨晓东面对再次送服务上门的人社部门工作人员,无比感慨地说到。 解密杨晓东的创业故事,正是曾都区人社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保姆式”服务,扶持小微企业创业蝶变的工作缩影。 2013年,刚满29岁的杨晓东怀揣梦想南下东莞,在一家五金制造企业担任基层技术员。凭借勤奋好学和敏锐的商业嗅觉,他很快掌握了精密五金制造的核心技术。六年的摸爬滚打,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更让他看到了高端金属配件市场的巨大潜力。 2019年,在曾都区“引凤归巢”政策的感召下,杨晓东带着技术团队和创业梦想回到家乡,在随州创办了海富特五金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公司租用800平方米的厂房,仅有3台二手设备和23名员工,主要承接一些小批量订单。 2022年初,正值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公司也面临了“资金短缺、用工不足、劳资纠纷不断”等一系列的发展问题。曾都区人社部门在走访中了解到该公司的需求和困难后,迅速启动联动机制,由就业部门牵头,社保、劳动关系等部门联合组建服务专班,制定了“四个一”的“帮扶套餐”,为该公司提供“保姆式”服务。 针对资金短缺问题,提供一笔创业担保贷款。 就业部门牵头,启动“绿色通道”,2022年4月,仅用7个工作日就完成了2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的审批发放。2025年8月,在企业扩建新厂房时,又及时提供了300万元贷款支持。 针对用工不足问题,提供一月一次用工对接。 就业部门牵头,每月对接一次企业人资部门和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每半年为企业举办一次小型专场招聘会。大型招聘会为企业预留招聘展位,面向社会广泛开展招聘。截至到目前,先后为企业组织专场政策宣传和招聘4次,企业参加大型招聘会3次,公司员工从23人增长到380余人,为企业引进技术性人才100余人。 针对劳资纠纷问题,半年提供一次上门问诊。 由劳动关系股牵头,仲裁院、维权中心等部门配合,以仲裁员“千万活动”为契机,以政策宣讲为抓手,每半年开展一次用工体检活动,对企业人资管理制度、用工合同拟定签订、社会保险参保等进行全方位体检,先后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20多条,指导企业防范和化解劳资纠纷,企业劳资纠纷同期比下降70%。 针对发展压力问题,每年定期发放社保补贴。 由社保部门牵头,就业部门配合,梳理援企减负、援企稳岗政策,以“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为抓手,对企业实施社保费减免和援企稳岗政策,企业缓缴社保费60万元,发放援企稳岗补贴11万,社保补贴43万元。 在政策红利的持续赋能下,人社部门“保姆式”的服务助推了海富特五金有限公司从“小作坊”到“小巨人”跨越式发展,公司厂房面积从800㎡扩展到12000㎡,员工规模从23人增至380人,年产量从50万件跃升至1500万件,产品从内销发展到远销意大利、法国等10余个国家,销售额年年翻翻,2025年更是突破1亿元大关。 海富特公司的成功实践,不仅彰显了返乡创业的无限可能,更展现了新时代政企关系的生动典范。据统计,今年以来,曾都人社部门已累计发放各类创业补贴和贷款3.1亿元,惠及企业81家、个体工商户204户、新增返乡创业主体1200家,带动就业231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