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自由如风 于 2025-11-8 09:19 编辑
随州论坛讯(通讯员杨光)随着一声清脆的“嘀”声,安居镇中心学校的师生们在食堂窗口通过“刷脸”或刷卡完成了秒速结算,这是该校扎实推进数字化食堂建设,赋能平安、智慧校园的一个生动缩影。为全面提升校园餐饮服务水平,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与营养”,安居镇中心学校积极探索,以“数字食堂”建设为抓手,实现了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模式的华丽转型。 一、 “明厨亮灶”到“数字监管”,筑牢平安校园“防火墙” 学校将食品安全视为平安校园建设的生命线。过去的“明厨亮灶”主要依靠家长和监管人员亲临现场,如今则升级为“数字监管”的全天候、无死角模式。 溯源管理智能化: 所有食材从供应商遴选、配送入库到清洗加工,每一步都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记录与监控。利用溯源系统,扫码即可获取食材的“身份证”信息,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确保了食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操作流程规范化: 后厨人员严格遵循系统设定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系统自动记录消毒、留样、餐厨垃圾处理等关键环节,一旦出现操作不规范或流程遗漏,系统将自动预警,确保每一项安全制度都落到实处,有效杜绝了安全隐患。 安全监控动态化: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食堂所有重点区域,并与市场监管部门监督平台实现数据联通,真正将后厨置于阳光之下,构建了学校、家长、社会三方共治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二、 “经验主义”到“数据驱动”,打造智慧校园“新引擎” 数字化建设不仅保障了安全,更带来了效率和服务的双重提升。 精准营养,科学配餐: 依托“数字食堂”的营养分析系统,营养师可以科学制定带量食谱,并进行在线成本核算。系统能自动分析每餐的营养成分,确保学生膳食结构合理、营养均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高效结算,便捷消费: 引入智能结算系统,学生选餐后通过人脸识别或校园卡完成支付,整个过程仅需数秒,极大地缩短了排队时间,提升了用餐体验。 按需备餐,杜绝浪费: 通过线上订餐系统,食堂可初步掌握每日用餐人数,实现“按需备餐”。这不仅从源头上减少了食材的浪费,也培养了学生“光盘行动”的节约意识,推动绿色校园建设。 三、 家校联动,共治共享,提升师生满意度 为了让“数字食堂”的建设成果惠及每一位师生,学校建立了畅通的家校沟通机制。通过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家长可以便捷地通过线上平台、专用邮箱、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对食堂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建立了“受理-调查-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形成了家校携手、共管共评的良好氛围。 安居镇中心学校常务副校长李正表示:“‘数字食堂’的建设是我们迈向智慧校园的关键一步。它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一次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数字化技术在校园各场景的应用,以更安全、更高效、更智慧的服务,为全体师生创造更加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平安、智慧校园建设树立新的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