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8314|回复: 9
收起左侧

《随县文化图典》即将出版

[复制链接]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8-1-9 10: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县文化图典》从策划到完成,经过了整整6年。刘玉堂先生在总序中肯定说:“据我所知,县这一级编写出版地域文化丛书的似乎还不多,像随县这样以图文并重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一个县域的文化,在全国或许还是首例。”此套丛书,将在2018年元月上旬与读者见面,随州论坛将选摘部分文章,以飨读者。
    书.png


    全套《随县文化图典》(18册)
    书一.png
    刘玉堂先生

    随县的万般风情
    ——《随县文化图典》总序

    刘玉堂
    打开《随县文化图典》(丛书),流畅的文字和精美的图像,瞬间把人带到涢水上游大洪山与桐柏山之间的中国银杏之乡,随县的地方风物,乡音乡情,伴随着泥土芬芳扑面而来,似曾相识而又不乏新鲜之感。
        随县历史悠久,5000年前的三里岗冷皮垭新石器时代遗址,表明这里曾经是远古先民生息劳作的热土。至少在商周之际,它已经登上时代的政治舞台,出现了鄂、赖、唐、随四个方国和封国,其中鄂侯甚至位列地位显赫的王朝三公。羊子山古墓群、擂鼓墩曾侯乙墓、叶家山曾侯家族墓葬出土的大量文物,无声地讲述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尤其是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无异于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也使随县无可争辩地成为中国古乐之乡。
        秦汉以至明清,随县似乎显得相对沉寂,但这里的历史仍在发展,这里的文脉仍在延伸,《随县文化图典》就是最好的见证。全书分18卷,从各个不同侧面展露出随县的万般风情。《随县文物考古》中展示的随县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让人惊叹。《随县农劳作》中揭示的是随县古代农耕的景象,是高度发达的中国农业社会生活的全息缩影。《随县匠作工艺》再现了随县历史上的能工巧匠及其杰作佳构。随县的岁时习俗、民间礼仪以及谚语、成语、民歌、戏曲、灯歌等诸般分卷,渲染出古朴凝重而又酣畅淋漓的随县民俗风情画卷,成为世世代代随县人认识自然、敬畏自然、调适自然的生存状况和生活特性的真实写照。历史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文脉和灵魂,也是一个群体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底气之所在。翻阅着这一部部沉甸甸的著述,我为随县拥有如此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又独具特色的历史感到震撼,更为随县人神采飞扬、如数家珍般宣传推介随县文化而心生敬意。
        近年来,各地编纂的文化丛书陆续出版,从内容来看,深浅不一,有的偏重于学术,有的侧重于普及;从层级来看,高低不同,有国家级的,也有省、市级的。但据我所知,县这一级编写出版地域文化丛书的似乎还不多,像随县这样以图文并重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一个县域的文化,在全国或许还是首例。《随县文化图典》这套丛书,运用各类浩繁的文化资讯,融入大量珍贵图片和原始资料,充分展示炎帝神农故里深厚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这对于促进随县对外文化、经贸的交流合作和发展,打造具有强劲文化软实力的精美的炎帝文化名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俗学家袁学骏先生指出:“我国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面临大量民风民俗、民间技艺的濒危、失传,抢救、保护已是时不我待。”我认为,《随县文化图典》丛书就是通过彰显随县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的成功实践。而对于每一位读者来说,可以通过这套丛书了解随县历史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领略前人的生存智慧,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文化创新,这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书二.png

    《随县文化图典》编纂工作会 主编宋云(后排右二) 学术指导刘村汉(中)

    《随县文化图典》的成功编纂出版,除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外,还有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第一,主管官员主动作为。随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宋云先生多年从事文化工作,热爱文化,视地方文化建设为自己的事业追求,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多方沟通,广开门路,论证立项,筹措经费,使这一功在当代、惠及后世的重大文化建设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第二,文化人士精诚协作。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蒋天径先生,热爱乡土,心系文化,仁义至诚,延揽人才,把一批业余的、退休的文化人士组成一个团队,跋山涉水,夜以继日,攻坚克难,终成大业。
        第三,编写人员勇于担当。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中,没有一位是历史学或民俗学的科班出身,他们在缺少专业背景、缺乏文献资料的情况下,担当起别人不屑干、不愿干、不能干的事,虚心求教,刻苦钻研,终于做出了骄人的业绩。从这个群体身上,折射出随县人的揽憨精神。
    第四,文化名家悉心指导。这套丛书是由随县籍学者、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方言学家刘村汉先生首先倡导的。刘先生怀着浓郁的乡愁和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宏愿,拟定大纲和编写原则规范,示范田野调查,精心编写样章,具体指导编写并认真修订,从而保证了丛书的质量。
    第五,编撰方法科学合理。先定原则,明确提出地方性、科学性和可读性的要求;样章引路,让大家明白材料如何取舍和文字如何表述的道理;集思广益,突破个人生活与知识的局限,建立QQ群,在团队内部开展充分讨论,寻求共识;材料共享,广泛深入地进行调查,个人调查的材料,必须无条件奉献出来供集体使用;三级审稿,层层把关,在保证不违反基本原则和必要规范的前提下,允许行文风格的多样化。
    《随县文化图典》的这些编撰经验,对于地方文化丛书的编写,不无借鉴意义。
    书三.png

    书四.png
    总体来说,这套丛书是认识随县历史的一面镜子,是窥探随县文化的一个窗口。它能让我们亲近前人,触摸历史,重温文化,记住乡愁,对于提升随县的文化软实力,促进随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必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一定会受到众多文化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欢迎。

    (作者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县文化图典》简介
      本丛书共18本,书名为:《随县农事劳作》(作者:何相安)、《随县神农百草》(作者:樊友刚)、《随县民间建筑》(作者:程卫国 吕雄辉)、《随县传统器用》(作者:邓世勋)、《随县匠作工艺》(作者:任儒举)、《随县岁时习俗》(作者:程卫国)、《随县民间礼仪》(作者:李旭斌)、《随县方言字韵》(作者:刘村汉)、《随县俚语俗谚》(作者:苏满华)、《随县乡土成语》(作者:马桂秀)、《随县灯歌艺术》(作者:刘忠芬 徐太华)、《随县地名掌故》(作者:邱雪梅)、《随县戏剧曲艺》(作者:李永朝)、《随县民间歌谣》(作者:李旭斌 罗爱玉)、《随县锣鼓演唱》(作者:程卫国 徐太华 吕雄辉)、《随县金石碑刻》(作者:龚凤鸣)、《随县文物考古》(作者:黄中华 后加升)、《随县非遗概览》(作者:殷红 刘闯 储小猛)。
    总顾问:刘玉堂
    学术指导:刘村汉
    主  编:宋云
    执行主编:蒋天径
    责任编辑:苏功秉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9 15: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汉村.png

                                                     刘村汉先生为《随县文化图典》作者讲方言理论课

    人生的智慧  话语的经典

    ——随州民间谚语的文化解读

    刘村汉

        随州位于湖北省中部北缘,地貌以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丰富,旱涝保收,向称鱼米之乡。随州是神农故里,农业文明开启甚早,发育完备,衣食足用,人民安土重迁,没有土地腾空、大批移民交替的记载。在小农经济时代,社会相对封闭。随州的方言口语特色鲜明,跟周边方言虽说没有交流的障碍,但是难以求得心理上的认同。随州所辖曾都区和随县,主体方言的语音略有差异,但是认同度高,且相互吸收,不分彼此。
    随州民间谚语很是丰富,用随州特有的方言土语和表达方式,保存了祖先留下来的认知成果、生产经验、生活知识和传统习俗,处处闪现出随州人的生存智慧和精神追求。日常言谈中经常像经典一样引用,在茶余酒后,场院树下,田边地头,甚至有随意的小型比赛,专门说谚语(以及歇后语),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我们看重的是这些土俗谚语中包含的睿智哲理。古人有言:“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随州谚语说:“前人不讲古,后人没得谱。”“天地和谐万事兴。”“干净的是沁水,进骨的是俗话。”“进骨”指精辟,入木三分。这些言论的经典,是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值得继承,留给子孙,永世宝用。(本文以所收随州民间谚语为解读对象,用仿宋体标明;跟普通话完全相同的谚语不在解读之列。)
    苏满华.png

    《随县俚语俗谚》作者苏满华




    一  道法自然,尊重规律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天地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感恩思想油然而生。“天生人,地养人”,“到处的黄土出白米”,“人的命,天管尽。”随州每家每户的家神开头写的就是“天地”,年节供奉,没有妈的孩子在生活的磨难中成长,也认为是老天福佑:“无娘的儿天照应。”天就是公理:“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这与流传各地的“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高度吻合。
    然而,随州人敬天并不迷信,认为“敬神迷鬼,捏到鼻子哄嘴。”“只见活人烧纸,不见亡人用钱。”“道场做到别人看,管他升天不升天。”随州人的天命观,与春秋早期随国思想家季梁“民为神主”的民本思想不无关系,敬天而不靠天,取的是现实主义的态度:“天无绝人之路,总要自己去走。” “天生的,地长的,不如自己攘做的。”这与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敬而不信的儒家观念一脉相承。老百姓都说“信神神就在,不信神不怪。”人生不过一过客,“人是一世,草是一春”,“黄泉路上无老少”,无须恐惧。安天乐命不是屈服,而是一种不作非分之想的明智的生活态度:“知福福长在,随缘缘自来。”
    在随州人的观念中,天地不过是自然的具体名称。随州人把天体有规律的运动所形成的气象状态叫做“天道”。随州曾侯乙墓出土过中国最早的星象图。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随州人体察天地阴阳化育万物所形成的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性变化,总结出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关的天道阴晴冷暖、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凝结成谚语,用来指导生产活动的安排和预测收成的好坏。
    “春寒有雨夏寒晴,秋寒就要下连阴秋雨连绵。”
    “春风如栅刺围种在门前当篱笆的荆棘,冻死告花子乞丐。”
    “春焐秋冻冬裹季节性穿衣规律。”
    “春五夏三秋八遍雄鸡报晓的遍数,十冬腊月无数遍。”
    “二月有九,粮食到手;二月无九,粮食倒走歉收。”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供应稻谷灌浆的雨水。”
    “一黑一亮,大雨一仗;一亮一黑,大雨下不彻下不赢,指大雨急促而至。”
    “指东指西寒冬,身穿棉衣;指南指北盛暑,热到睡不得。”
    “大山回音响,天晴又凉爽。”
    敬畏天地,尊重自然规律,“生成的骨头长成的肉”,又要因应条件,灵活变通。“草随风倒水随弯”,“一时不跟一时同,一时韭菜一时葱”,“由他萝卜自家长生长。”守分安命,顺时听天,这就是随州人天命观延伸出来的人生态度。

    刘村汉先生在《随县文化图典》编纂工作会上指导撰写体例

    二  人性觉醒,认识自我
    人性就是人的天然属性,即天性,核心内容是人人都有通过劳动追求生存与发展的权利,简单说就是天赋人权。随州谚语表明,人们对这个道理已有初步的觉醒:“富无根,穷无本”,“贫贱无苗儿,富贵无根。”意思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近,却缺乏陈胜的气概。
    人生在世,一要生存,二要发展,随州人的朴素表达是“日里有煮的,夜里有杵的。”两者都是人的生命权的基本内容。要有煮的,必须自己动手,用劳动换取,“八十岁的嬷音马嬷儿砍黄蒿,一日不死要柴烧。”嬷嬷儿指老妇人,八十岁了,为了生活,不等不靠不要,自觉地从事劳动。“靠兄靠妹,不如靠手掌手背。”尤其可贵的是,认识到主观能动性对拓展生存空间的作用:“胆大的吃糖,胆小的吃糠。”“胆大的日龙日虎,胆小的狗屄不敢摸。”“日龙日虎”可以理解为与龙虎共舞,展现活力,释放精彩。“狗屄”相当于普通话任指的“什么”,有时说“么狗屄”。“狗屄不敢摸”就是什么都不敢碰,什么也得不到。“有杵的”指的是人口再生产,培养接班人,“人不贪色,路断人稀。”
    人性觉醒还体现在不仅认识到自己享有人权,别人也应该享有人权,人人平等。
    “一根草一滴露水儿,一个人一个位份儿。”
    “水不流动一样平,人不求人一般高。”
    “种你的田,完你的租,胳膊大腿一般粗。”
    “皇帝的女儿穿凤衣,脱了裤子是一样儿的。”
    “皇帝的妃子长工的妻,脱了裤子一样儿的。”
    平等观念在经济方面的反映是“金钱分父子”,“儿有不如爷有,爷有不如自己有”。难能可贵的是,在经济问题上还反映了草根的男女平权思想:“各人还得各人有,丈夫有还隔道手。”鲁迅提出的“娜拉出走之后怎样”的问题,随州谚语作出了正面答复:经济自立是人格独立的根本保障。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随州谚语说:“待上不捧,待下不欺。”“逢恶不怕,遇弱莫欺。” 把自己当人也把别人当人,这是平等观念的自然延伸。
    中国的家庭,子女的权利往往被父权压制,子女成年之后,就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如果不分家,心理攀比得不到满足,难免闹矛盾,劳逸不均,有人的利益要受到侵犯:“养的儿多,怄的气多。”“儿子多了攀伴,鸡子多了不嬔音范蛋下蛋。”“妯娌多了爱攀伴,天天儿吃个夹生饭。”还是分家能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分了家,各自扒,见了牛屎过用手抓。”
    对自己老年生活的安排,也是一种自觉:“人过三十无少年。”“人过三十日偏西,黄瓜打锣去半头。”“满堂的儿女赶不上半路的夫妻。”如今,夕阳恋、住老年公寓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老的少的都乐意,相应的谚语是:“三十四十,太阳当顶;五十六十,才过光阴。”“过光阴”就是过日子,这里指享清福。

    三  合理养生,保障健康
    酒色财气是必不可少的生活需要,前人从不同角度作过很多解释。一般认为是不良品德、习气:“酒是烂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要命阎王,气是惹祸根苗。”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不成世界,无气定被人欺。”有位高人更是赋予它革命意义:“酒就是粮食,色是培养接班人,财是经济基础,气是革命干劲。”当代作家莫言把酒色对人生的意义推崇到极致:“如果世上没有美酒,男人还有什么活头?如果男人不恋美色,女人还有什么盼头?……如果男人不迷酒色,哪个愿意去吃苦头?如果酒色都不心动,生命岂不走到尽头?”(《酒色赋》)随州谚语说得公允:“酒色财气,量体裁衣。”“酒喝少了是养人的,酒喝多了就不是人养的。”喝多了就乱性,乱说乱动,不像人样。“美酒不过量,好饭莫吃胀。”“美酒如雪不长久,淡茶似水万古流。”“早酒晚茶黎明色,沾染多了要不得。”“色是一把刀,不是伤眼睛就是伤腰。”“食多伤身,气多伤神。”量体裁衣,量力而为,毒药都能变成补品。
    养生其实就在吃喝睡行之间。随州草根劳作不辍,没时间也没条件讲究太多的养生办法,主要是注重饮食起居的合理安排和禁忌,并且摸索出一些提高舌尖幸福指数的普通食材:
    “吃米带点糠,全家保安康。”
    “头要冷,脚要暖,肚子不要装太满。”
    “憨吃哈傻睡横长肉。”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肉吃新鲜鱼吃跳。”
    “冬吃头,夏吃尾,春秋吃平水胸鳍。”不同季节吃鱼的不同部位。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一斤。”
    “四条腿不如两条腿,两条腿不如没得腿。”
    这跟卫生专家推荐的“红肉猪牛等不如白肉家禽,白肉不如水族鱼类”的选择完全一致。
    随州人对锅巴情有独钟,“早上锅巴粥,晚上热水足,二更晚上十点趁早个人宿夫妻分铺。”“锅巴粥盐菜梅菜蔸子树蔸火,除了神仙就是我。”锅巴粥就是米汤煮锅巴。还可以把锅巴当药用:“枯锅巴吃了肚子不疼。”枯锅巴就是焦锅巴,略有碳化,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心、健脾和胃、收敛止泻等作用,对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食药同用,不费事不花钱,又好吃又方便,真是养生佳品。
    养生重在养心,自我调节,保持心态平和,凡事看得开,“提得起,放得下”。“怄气伤肝,忧事伤肺”,“心里快活百病消”是普遍认同的养生道理,也知道文娱活动的养生功效:“会唱三出戏,一辈子不怄气。”艺术养性。
    对于药物也有自己的看法:“药要对住方,只要一口汤”,“药吃三分,调理七分”,“慢病在养,急病在治。”对舍不得保养而致病的人持批评态度,讽刺为“有钱吃药,没得钱吃肉。”养生健体,疾病不生,“药好不如不害病。”

    四  修身养性,厚德载物
    人性修养在于抑恶扬善,提高生命质量。修养大体分为四个方面,一是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的品格;一是思想修养,体现个人品质;一是礼仪修养,彰显个人的品位;一是能力培养,提升个人品样。
    道德修养就是提高人的自觉性,时时修为,净化心灵,以求福避祸。“福是自家修的,祸是自家惹的。”“不修自己修后生,不修今世修来世。”“有钱无德鬼推磨净出鬼,有德无钱穷快活。”道德修为,要求知行合一,在实践中逐渐积累。“修桥补路,添福添寿。”“秤平斗满不亏人。”“能伸扶人手,莫开咬人口。”积善成德,做到“人正身稳,到处安身。”“穷要穷得干净,富要富得宁馨干净。”“作为不正经,舌头短三分。”要为儿女做榜样,“父母是儿女的样子,儿女是父母的镜子。”讲究孝道和恕道,信守承诺,也都是道德修养的内容。“活到多尽孝,死了不流猫子尿贬称眼泪。”“忍是忍,饶是饶,忍字要比饶字高。”“看的日干日期选的期,凌冰搭桥要过去。”
    思想修养首先要立志,自立自强。“不怕人家瞧不起,就怕自家不争气。”“三挨四靠,么事都做不到。”要有自信,不怕挫折不怕鬼。“越怕鬼,越有鬼。”“越是害怕越跶跤跌倒。”为人要低调,谦虚谨慎,不张扬。“饱谷刁子穗子往下掉下垂,瘪谷刁子往上翘。”多看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看人之长自己长,不议人短自己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小时吃惯苦,大了难不住。”“冲动必招灾,遇事要静板冷静。”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提高思想境界的主要资源。“三代不读书,好似一圈猪”,“穷不丢猪,富不丢书”,“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培育文采,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干指甲指头蘸不起盐。”没有文化基础,就缺乏对知识的吸附力,“秀才不怕衣裳破,就怕肚子没得货”。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得书中智,话中方有才。”
    言为心声,随州人特别注重从语言看人品。
        “会说话的惹人笑,不会说话惹人跳。”
        “好话送暖心里爽,恶语伤人伤难痊。”
        “好话听得人心暖,拐坏话听得人胆寒。”
        “刀快叫人流血,话毒要人丧命。”
    “话不要说死,路不要走绝。”
        “话不能说满,事不能做绝。”
        “传言过话,自讨挨骂。”
        “不说好,不说坏,哪格谁都不见怪。”
        “不说坏,不说好,哪格都不恼。”
        “会说话的两头儿瞒,不会说的两头儿传。”
    随州人对读书不明理的人特别讨厌:“读书不知理,文章夹到裤裆里”,辱没斯文。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从根本上说,是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对神灵、对尊长、对他人保持敬重态度,和谐人际关系。“要想人敬我,除非先敬人。”“让路才有路走,抢路都走不成。”“待人三分笑,生意自然俏。”“在家不搭人,出门无人搭。”“在家不会待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要知前头的路,请问过来人。”“问路没得礼,多走几十里。”“叫人不蚀本,只要赚头舌头儿打个滚儿。”
    能力是完成目标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是顺应生活和生产劳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手段。“没得鹰子嘴儿,吃不到骨头缝儿的肉。”“会挑水的不怕水荡,会走路的不怕路窄。”“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行。”“木匠的斧头鬥满榫,走遍天下无人请。”斧头把安装之后,要在小头加破口楔才坚牢,鬥满榫就是不加楔,容易脱。这样的木匠是外行,找不到活干就没得饭吃。培养能力需要长期实践,“学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三年熬个生意手,一辈子难熬个种田人。”“初学三年无敌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还要从师求教,虚心学习,“井淘三遍水味好,人从三师武艺儿高。”“百艺好学,一窍难通易学难精。”打铁还得本身硬,“好山才有好景。”“怐客猴合音,聪明人一点就亮,蠢人棒打不回。”

    刘村汉先生(右一)到偏远山村采访

    五  家和事兴,勤俭为本
    旧时的家庭是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构成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单位。家和万事兴,随州人说“财多不如人多,家富不如人和”,“蓬柴火焰高”,“一家人,船头打架船尾和。”一家人也难免发生矛盾,但是,“打得瘪,揰得圆”,矛盾冲突而不破脸,过后仍然和好如初。小农经济,必须全家一致,齐心合力,才能维持温饱,“一人一条心,穷断骨头筋。”
        随州百姓常把“勤扒苦做不求人”挂在嘴边,要求家庭成员个个养成勤劳习惯。“理家儿千条计,勤俭数第一。”“男抓女也抓,白手能起家。”“男也勤女也勤,做家越做越喜人。”勤劳必有回报,“天冷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手勤不受贫,嘴勤不迷路。”勤劳还能提高劳动技能,“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勤劳必须抓紧时间,不放过任何可以增加财富的机会,“鸡叫就起床,今年不强明年强。”“早起三日做双鞋。”“出门不弯腰,进门无柴烧。”
        勤与俭,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节流。开源节流是中国传统的理财观念,随州人据此理家:“外头有个筢儿,屋里有个匣儿。”男主外,是筢儿,负责增加收入;女主内,负责保管钱财,节省用度。有人甚至主张妇女管家:“黄〖沙下牛〗母黄牛掌撇,犍子公牛下力,老婆当家有肉吃”。掌撇是掌握大政方针,下力是出力干活,老婆掌管财务,省吃俭用,才能过上好生活。
    节俭要会精打细算,“不会精打细算,枉有家产万贯。”还要从点滴小事入手,时刻践行,“能俭省的就俭省,莫到急时去求人。”“会省的省满缸,莫到缸底心里慌。”“年年都当荒年过,遇到荒年不挨饿。”一般认为烟酒是消耗品,纯属浪费,应当戒除:“三年不吃烟,买头老黄犍。”“不吃烟,不喝酒,财神老爷跟你走。”“豆腐酒喝干家当。”要量入为出,“出门看风向,吃穿看家当。”跟人家比勤劳,不比奢侈:“能跟人家赌比赛种田,莫跟人家赌过年。”
    古人说“俭以养德”,随州人将它升华为审美标准:“好看莫过素打扮,好吃莫过家常饭。”

    六  人际交往,把握分寸
    人的社会性决定必然要跟别人打交道,跟别人交往和沟通,交换能量与信息,首先要以诚信求得人家接纳:“千金难买信得过”,“千金难买万人心”。跟人沟通要讲文明礼貌,热情待人:“人熟礼不熟”,“遇人要热,遇事要冷。”
    人际的交往和沟通是双向选择的过程,“行要好伴儿,住要好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到好人学好人,跟到过阴婆学过阴跳神。”“跟到毛狗狐狸学妖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棒槌在街上混三年也能成精。”所以,“宁该欠君子债,莫少小人钱”,“能跟高人揹包袱,不跟倯人做师傅”,“宁跟君子照门看门,不跟小人当家。”“碰到光棍儿能人吃饱饭,遇到眼子笨蛋光捣蛋。”有些不受欢迎的人,“他来一缺三,他走三缺一”,不值得交往。“待客莫留糍粑屁股久坐不走。”跟某些人交往成本太高,不交也罢:“没得胡萝卜,照样办酒席”,“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少你黄泥巴调节火温用不打铁?”
    “人上一百,各种各色”,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别人,要有包容之心,互相谦让。“一争二丑,一让两有。”要与人为善:“婚事劝拢,祸事劝开。”个人修养好,对别人有益无损,形成人格魅力,就具有了亲和力,能够佮音阁,团结人,广结善缘。“走一方,佮一方,进了庙,佮和尚”,“没有打不开的锁,没有佮不到的人。”人缘就是资源,就是力量,有人缘就“没有爬不上的坡,没有过不去的河。”“弟兄不和外人欺,湾子村子里不睦地方欺。”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随州谚语说:“一个好汉得三个帮办”,“一个厨子得三个帮手”,“一个大工得三个小工”,“会打三棒鼓儿,还得个帮忙的。”因为,“一个虱子顶不起一床被窝”,“鱼帮水,水帮鱼”,才能成就社会和谐。
    人际关系中有个心理距离效应,也叫刺猬理论。两只刺猬靠近取暖,距离远了没有效果,距离近了会彼此刺伤,必须保持合适的距离。这也是交际学中的安全原则。“宁离亲戚一座山,不跟亲戚一个湾村。”亲戚之间有“吃大户”心理,得了好处不领情,所以“远是亲,近是瘟。”亲戚走访,“久住人易贱,勤来亲亦疏。”老百姓过去不知道AA制,但是懂得感情与金钱要分清:“人情一匹马,买卖争分毫。”讲人情,送一匹马都没关系,做买卖必须“亲兄弟,明算账”,“亲戚不共财,共财两不来。”合作共事的人称为伙计,“要想伙计长,一天三遍伙食账。”这跟AA制已经很接近了。共财的事先要讲清楚,“先言后不乱”,“先说好,免得慢后过后儿吵”,“有言在先,免得过后乱掀。”伙计也好,朋友也好,责任和利益分配要有一定之规,“哪格谁生蛋哪格菢”,“哪家害病,哪家喝药。”赌场上结交的朋友不可靠:“生打打牌熟,熟打仇,仇打毬完蛋,麻将桌上佮结交的伙计不长久。”

    刘村汉先生(右一)采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洪山锣鼓”传承人张大荣(左一)

    七  相生相克,拓展思路
    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彼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火散烟不散,藕断丝不断。”“有肉吃还怕没得汤淘饭?”“有么样的臭猪头,就有么样的齈倯不讲卫生菩萨。”
    对人对事必须全面观照。“听话要听完,看人要看全。”“前想想,后想想,做事出力不冤枉。”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河有两岸,事有两面”,“天道有阴有晴,事情有败有成。”细节决定成败,对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全,“根根柱子要落脚。”防止片面性,“丢下黄羊撵兔子”,“弄到鱼娃儿你莫喜,又糟油盐又糟米”,顾了一面,没看到另一面,得不偿失。
    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和转化,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上坡有个下坡还”,有上必有下。“涨了大水防天干,天干长了防水淹”,“越贵越俏畅销,越便宜越没得人要”,“逢俏不撵,逢滞滞销莫丢”。人的聪明才智也在矛盾转化中得到提高:“饿出来的见识,穷出来的聪明。”上当学乖,“跶跌了个跟头儿,捡了个明白。”做生意不能吃得太咸太贪,“三分利吃饱饭,对本利饿死人。”薄利多销,互惠双赢,是矛盾转化中对量的控制。
    一切存在都有它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它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反映随州人这种认识的谚语不少:
    “果子不流浆,蚊子苍蝇不会冈叮。”
    “无风不起浪,无故不会起祸殃。”
    “因寒向火,怕热乘凉。”
    “有烟就有火,有人就有庄。”
      “有山就有路,有水就有渡。”
    “有一堆灰,不愁驴子打滚。”
    “有了狗肉不用催。”(如今请客兴吃狗肉)
    “今日喝酒往日有意,今日打架往日有气。”
    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过程,积小变为大变,由量变到质变。“火候到了猪头烂。”“走路不怕慢,就怕老打站。”“猴子不上树,多打几遍儿锣。”朱子格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这个道理。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事物变化的方式是否定之否定,走向反面。“柴多筑塞死火,药多吃死人”,“柴是省了,菜却炒坏了”,“炭是烧了的,没有打出铁来”,“赶的忙,不是忙,豆腐忙了光是浆。”物极必反,唯变所适,掌握相生相克的道理,避害趋利。“要想死得快,脚鱼搞苋菜。”“要想死得凶,蜂糖拌大葱。”“一物降一物,羊肉服的胡萝卜,狗子服的马卵骨鹅卵石。”
    想要促进事物向有利的方向转化,就要创造必要的条件,舍得投入:“扠鸡子偷鸡贼也得把米。”“想剃头就不怕打湿脑壳”,“豁不出肉疼整不好疮。”出现问题,要尽早解决。“是脓疮总要穿头。”“擤了鼻子鼻涕脑壳空。”不让“秕壳子谷佧音卡去声,占据仓屋。”
    两点论可以从不利中看到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从顺利中看到消极因素,及早预防。“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用处。”“折本儿往前看,赚了钱往后看,打个倒算盘。”“直树做梁,弯树做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弯树直木匠”,“看是么菩萨,就填么颜料”,“看菜吃饭儿,就汤下面儿。”
    对于各方面的压力,也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将压力变为动力。“力气是压大的,胆是嚇大的”,“空手儿走不赢丁提包儿的,丁包儿的走不赢款挑挑儿的。”
    “千人吃饭,主事一人”,“搞么什么事都得个掌撇的”,作通盘考虑,统筹规划,以免“军师多了乱朝纲”,“人多嘴多,城隍庙里鬼多”,不知听谁的。“掌撇的”本义是一犋牛中左边的一条,犁田人用撇绳指挥它,由它掌握行进方向,这里指主事者。这些谚语集中反映随州人的系统观念。

    八  地方习俗,取向奇特
    “一个场儿地方有一个场儿的规矩。”这个规矩就是人们在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下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和风尚,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尤其是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随州物产丰富,吃穿自足,形成了安土重迁的特性,“金窝儿银窝儿,舍不得自家的穷窝儿。”在历史上,外出找生活、谋大事的都不多。
    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在小农经济时代是必然的选择。“姑娘是个菜籽命,落到肥处长肥点,落到瘦处长瘦点。”“嫁个当官的做娘子,嫁个屠户翻肠子。”女怕嫁错郎,那时选择的不是郎本人,而是郎的家庭,嫁人叫做“到婆子俚去”,“嫁人家儿”。
    寡妇再嫁是名正言顺的事:“一死一嫁,正当名下。”娶寡妇不算丢人,“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两情两愿,供需平衡,家庭和谐,社会安定。有丈夫的妇女是挨不得的:“有钱莫买河沙地,好汉莫讨活人妻。”未婚先孕和婚外滥情是被诅咒的:“大肚子拜堂,家破人亡”,“野堂客老婆进房,不是家破就是人亡。”
    对特殊形态的婚姻,随州人的态度很开通。丈夫无生育能力的家庭,另找单身汉来家共同生活,北方叫做“拉帮套”,不受歧视:“不做王八头就做绝户头,总要有一头。”孤男寡女偷情或姘居也不许嘲笑:“饱汉不晓得饿汉饥,笑人家饿汉去偷米”。单身汉跟寡妇姘居,随州叫“打伙计”,被社会包容。“有儿有女,不如半路的伙计”,互相扶持,临终有靠,这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关怀。
    随州过去有“随姑嫁”和“回头亲”的习俗。随姑嫁就是嫁给姑妈做媳妇,新媳妇的婆婆是姑妈。回头亲是嫁给舅舅做媳妇,新媳妇的公公是舅舅。“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唐朝已然如此。春秋时代已经认识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可惜父系社会认男不认女,没有扩大到姻亲,以至姑表结亲传了几千年,“乱亲不乱族”是这个习俗的延续。亲指亲戚,族指宗族,即同姓。
        随州人更关心的是姑娘在婆家的地位:“养女莫说许配姑舅姨,说了有你着的急。”作外甥女理当被呵护,作媳妇习惯性受夹磨,关系不好处。“养女莫嫁头生子,养儿莫接娶幺姑娘。”头生子是长子,长嫂如母,既要服侍老的又要照顾小的,特别辛苦。“幺姑娘”是最小的女儿,娇生惯养,怕脾气不好,不能承担做媳妇的责任。
    旧时的大姑娘小媳妇对“婆媳是天敌”的理论当然没有今天这么明确的认识,但是“天敌”的事实却是存在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熬成的婆婆比婆恶”,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媳妇有机会回娘家,无异于获得解放。“走娘家腿像杨杈步子大,走婆家眼泪巴洒滴沥状。”“娘家喝碗地菜汤,回来说得溜溜光”。“回了三天娘屋,摸不到自家的厨音虫屋。”心还留在娘家。
    结婚闹房,闹得越欢主家越高兴。“三天无大小,见了舅舅喊老表。”喜期三天,除了父母之外,男女老少都可以尽情嬉闹,“小叔子闹嫂,只当一了儿不当回事。”开玩笑乃至恶作剧,都是常态。旧时社会封闭,普遍早婚,生理知识欠缺,闹房有性启蒙和性脱敏的意义。如今普遍晚婚,性接触的年龄提前,针对新郎新娘的闹房已经无趣,而道德滑坡,是非颠倒,以丑为美,便把闹的对象转移到大伯子身上。在一胎政策下有大伯子的不多,便该老公公遭殃了,老公公也无可奈何地接受画花脸、背粪钯,装成扒灰佬角色,闹得乌烟瘴气,成了恶俗。文明缺失,人们的兴趣集中在物质利益和感官刺激上面,人性滑向堕落。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讲脸面就是知耻,耻是儒家重要的行为准则,是道德伦理的底线,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随州人说:“畜生知足不知羞”,“宁愿肚子饿,不侭让脸上红。”但是,有些人的情面观却扭曲了,只顾面子,不管里子。“头顶锅娃儿卖,人情大于债。”宁肯砸锅卖铁也要死撑面子。人死了小辈儿要哭丧,多半儿也是做到别人看的:“活到臭,死了香,忤逆子也会哭老娘”,“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得人抬。”太太死了老爷在,丧事大操大办,做给活人看。做客坐上席很有面子,“有菜没得菜,坐个脸儿朝外上席面向堂门。”坐上席又怕别人不服,于是主动掌壶服务,替大家斟酒,求得心理平衡:“坐上席的升斟酒,扯平头儿。”
    民间往来,请客送礼,人之常情。“挺到个肚子怀孕送祝礼祝贺三朝,抹桌子还席。”近年似有越走越远的趋势,请个客待两餐,客人越多越有面子,举凡婚丧寿诞、三朝满月、周岁十岁、起屋迁居、升学参军、病愈出院乃至刑满出狱等等,逮到个理由都要请客,一请就闹一天。受邀者送礼赴宴称为“赶情”,又陪时间又赔钱,礼到人不到都不中,一句“瞧不起呀!”就把人打得服服帖帖,老老实实就范。一个月三五回,真要“顶到锅娃儿卖”了。老古话“赚钱的三朝庆贺婴儿出生三天,折本的生小孩过周岁、十岁不收礼”,如今都不灵了,结果是请酒的跟吃酒的都要赔钱,两败俱伤。民间自有高人:“识破人情便是仙。”可惜一般人识不破,现在大家都忙,有些人有了觉悟:“大家都在赶时间,礼行多了讨人嫌。”奇怪的是,大家都觉得这种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极大浪费是沉重的痛,就是没得人敢于突破。西汉贾谊说:“淫侈过分奢侈之俗,日日以长日盛一日,是天下之大贼祸害也。”
    殡葬改革不彻底,也给人们带来了额外的负担。人死火化已被普遍接受,但是丧事的排场还必须周全地做到活人看。火化后要请戏班子唱三天戏,“逢四不做事”,遇到初四、十四、二十四还要在殡仪馆多停一天。骨灰要用棺木殓葬,吹吹打打送上山。抬棺材叫做“抬重音众”,抬重的八至十六人,称为“重上”,加上“响手班子”哀乐班,合称“大班”。从起灵前开始,大班不断地用各种理由要主家“出血”,并且殃及送葬的亲戚,公然敲诈,不给就罢工。大班都是劳动人民,人心如此,难怪有人慨叹“全社会腐败”了。
    已经有人在期盼“红白理事会”了,以随州人不做出头鸟的性格,恐怕还要忍受一些年头儿吧。
    其他习俗还有——
      “男人在外头走,穿的是堂客奶奶的一双手。”男主外,女主内,女人要把男人打扮得体体面面,脸上才有光。
    “长子不离中堂”,一指长子不过继,一指为父母治丧接待吊唁时,长子时刻守住还礼。
    “请客不催客,如似打胡说。”请客讲究三请四催,否则便遭到挑理儿:不诚心。
    “吃个蚊子不少人家一个胯子大腿。”一家做好吃的,习惯性分给邻居,有时误以为邻居有了好吃的,特地不做晚饭,“等到隔壁子送豆皮子绿豆和大米磨浆做成的薄饼”,空等一场。
    “中是请,媒是逴音龊,混账玉成荐引人扳长活。”中指中人,保人,必须郑重邀请;媒人是主动找上门的;介绍别人做长工是害人受罪。
    “媒人不担担儿,保人不还钱儿。”媒人和保人只管介绍和收谢礼,对以后的纠纷不负责任。
    “门杠抵不住大门,筷子能抵住大门。”用酒肉招待黑恶势力,求得平安。官府不保护百姓,百姓只得舍财消灾。

    刘村汉先生(左一)一行耐心等候采访者

    九  人性弱点,入骨针砭
        人性有善恶两面,文明程度高,善发挥充分,恶抑制得好。对恶不能抑制,就暴露出种种丑陋行为。谚语发挥着针砭丑陋的作用,使人知耻,自动纳入礼义规范。随州谚语揭露的丑陋行为约有下列数端:懒、贪、奸奸诈、浅浅陋、搬搬弄是非、顽愚顽。
    旧时随州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跟管子所处的春秋时代高不了多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管子•牧民》)加上“树大分杈,儿大分家”的制约,不劳动者不得食,没得条件产生大懒汉,“长虫钻到屁股里,扯都懒扯得,爬到树上摆”,不过是夸张的说法,有的只是能偷懒时且偷懒的小懒,“大懒使小懒,小懒翻白眼。”“懒婆娘穿长线,疙里疙瘩一绺串。”“懒婆娘用长线,结了喊皇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片鱼鳞也莫想。”这些都属于技术性的偷懒,“点点挑,烧不了;压弯腰,不够烧”,以寻柴为例,说得尤其明白。“懒人挑重担”,舍得“压弯腰”,不是不愿意出力,而是不能坚持经常干,所以“离山十里,柴在屋里;离山一里,柴在山里。”
    元朝无名氏散曲《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随州谚语说:“八哥儿嘴里抠豌豆,白鹤子腿上刮精肉。”“贪小利大事不成”,旧时少有成大事者,跟这一点不无关系。
    贪心与吝啬密切相关,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可以看成开源节流的一种极端化的方式。随州谚语对这种现象的挖苦可谓入骨三分:“吃又怕吃了,屙又怕屙了”,“抠屁眼儿嗍吸吮指甲指头,抠一下嗍十下”,“麻雀子鹐音刊不到他家一颗瘪谷”,“他逮住个鬼就嫌瘦了,还有你蘸的酱?”贪吝之人,患得患失,对亲戚都要提防:“干亲进了门,眼睛睖几睖,不是打主意,就是要搞人。”“自家俚巴不得自家俚穷,亲戚巴不得亲戚俚有。”“自家俚”是同宗同祖的人,也叫“族间”。族间有人冒尖儿,就把自己比矮了;亲戚家有钱,就可以沾些光,而且理直气壮。有志气的人对这一层看得很清楚,所以说:“天干莫看疙瘩子云,人穷莫上亲戚门。”
    贪婪者大多不是露骨地表现出来,而是把真实面目和用意加以伪装,“腰里别个死老鼠,假充是个赶山打猎的。”骗人者也常常欺骗自己,“捏到鼻子哄眼睛”,“宁馨爱清洁嬷嬷老妇尿洗锅,围子马桶盖儿上摊油馍煎饼”,“脸上使劲儿擦粉,屁股疼侭让它去疼”,“宁叫疮流脓,不侭嘴受穷。”病人不忌嘴,也是顾头不顾屁股。欺骗手段狡猾的,谓之奸诈:“嘴上喊哥哥,腰里捞家伙”,“人前蜂糖嘴,背后钩子心。”这种人都是自以为聪明过人,但还是能够识别的:“智过君子成小人。”为人所不齿。他们有自我辩解的理论:“大家的马儿大家骑”,争利益“人人有份”,尽义务则不见踪影,从不说“大家的马儿大家喂”。让别人出头,“吵出雨来了大家田里都有份儿。”撒奸耍滑,生怕吃亏:“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得水吃。”“妯娌多了爱攀伴,天天儿吃个夹生饭。”儿子越多越没得人养老,可以说是撒奸耍滑,不负责任的极致:“十个儿子养不活一个老子。”有一种狡猾是吃小亏占大便宜,随州谚语说成“十字街上扇嘴巴掌嘴,茅茨音厮旮旯儿陪小心赔罪。”媒人两边骗,则认为是理所当然:“十个媒婆九个谎,不扯谎的喝米汤。”
    《左传》引用了一个古谚语“室于怒,市于色”,《战国策》写成“怒于室者色于市”,意思是在家里窝火,跑到街上对别人发脾气,就是迁怒于人。随州谚语说:“屙不出屎赖土地老爷”,“不奈冬瓜何,捞到蓩子藤子扯。”这种人的知识和修养都十分浅陋,遇事不检查自己,总是推给客观原因。“连械连枷在人家屋里好打,临到自家屋里就甩不开。”不怪自己没得本事,却怪连枷不听话。“跑了的鱼都是大的。”不怪自己不会钓,却怪鱼太大了。得了别人的好处,不知感恩,却嫌这嫌那,满口怨言。“一斗米养个仇人”,得到人家一斗米的周济,反而埋怨给自己增加负担。“背过河还说把卵巴蛋睾丸摁咯了”,也是对忘恩负义的形象刻画。还有一种浅陋是不自量力地显示自己高明:“老哇乌鸦笑猪黑,自家不觉得。”“自家光屁股,还笑人家不穿裤。”“自家的稀饭没吹凉,跑去跟人家吹汤圆儿。”“自家的屁股流鲜血,还跟别人整痔疮。”不晓得自己的毛病,以臭为香:“齈鼻子不怕猪头臭。”
    孔子的得意学生曾参,是与孔子并列的五大圣人之一。当时有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向他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杀了人,曾母深信儿子不会杀人,毫不理会。接连两三个人来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这才信以为真,急忙丢掉织布的梭子,架起梯子,翻墙逃走了。这是误传,害人虚惊一场。成语三人成虎、众口铄金、道听途说、无中生有、以讹传讹都是说的这个意思。总有些人无聊,喜欢造谣传谣,搬弄是非,淆乱视听,破坏社会的安定。随州人对此有一定认识:“话过三张嘴,长虫也长腿。”“远处的男人生个孩儿,无的嚼瞎说出有的来。”“城东边跶摔碎了个碗,城西边说有人在造反。”
    有的人知识欠缺,不动脑筋,思想行为违背常理,“担心皇帝没得媳妇儿。”遇事无主张,仰人鼻息,“在人家下巴底下接鼾漦音残,唾液。”看到不可能的事硬要去干,“伸到个脑壳去接石头”,“鸡子不菢拵按压到菢”。办事不知变通,“比到扬杈裁裤子”,“栳扛到杆子进不了城门”,“砍倒树娃儿捉八哥儿,绑到鸡巴屙尿。”该干的不干,不该干的又去做无用功,“雁在天上叫,地下把水烧。”烧好水雁都没得影子了。有时还导致意外灾害:“该抠的场儿不抠,不该抠的场儿抠得血流。”这种人往往很固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味蛮干:“犟鸡巴日死牛,还说牛发瘟。”
    随州有些谚语的意思跟外地相同,这是共同的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决定的,但是随州有随州的说法,这是语言地方性的表现。下列各条,前面是普通话说法,后面是随州谚语。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撞钟就要撞得嗡。”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萝卜拔了窝儿在,和尚跑了庙在。”
    秤砣虽小压千斤——“橹把虽大随人转,秤砣虽小压千斤。”
    吃人家的嘴软——“喝了人家的酒,跟到人家走。”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不怕你说得风浪起,稳坐我的钓鱼台。”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躲过了三十,躲不过十五。”(农历月小没有三十)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不怕贼撬门,就怕贼上心。”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穷志短讨人嫌,马瘦毛长屁股尖。”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腐肉不割,好肉难生。”
    鸡蛋碰石头——“瓶子碰石头,吃亏的是自家。”
    熟能生巧——“熟能生巧,巧能生花。”
    投鼠忌器——“洗脸碍住鼻子。 “
    趁热打铁——“趁火好打铁,趁水好和泥。”
    近些年来,针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出现了一些新谚语,都很中肯。
    “吃祖宗的饭,砸子孙的碗。”
        “罗汉陪观音,客少主人多。”
    “当官不当官,只要能签单;官不在大小,只要是法人代表。”
    “规划规划,写写画画,墙上挂挂,最后还是领导一句话。”
        “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拍的,会拍的不如会塞行贿的。”
    “生个儿子图名望,接个媳妇像阎王,添个孙娃子是蚂蝗。”
    “生个儿子喜的一跳,接个媳妇再打个灶,分家分到半夜鸡叫,就两个老家伙没得人要。”
    内容涉及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公款请客大吃大喝、当官争权而不作为、吹牛拍马贿赂风行、儿孙不孝只顾啃老等等,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普通话的谚语,随州人能说能用,这里只挑具有地方特色的谚语,更加切近当地的生活习俗。大象无形,谚语有限,仅对有限谚语中的一小部分作如此粗略的分析,已经可以看出随州人的文化心态。他们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维护了人的尊严与社会和谐,同时,也暴露出文化心理的阴暗面,甚至是恶的乖张。这部分人的精神创伤,不仅仅表现为浑浑噩噩的看客,而且是鲁迅没有见到的恶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一个鸡娃儿钻逃走,示弱,十个鸡娃儿鹐音刊。墙到众人推”。古时候朝廷每年派人到各地采风,以了解世风民情,随州谚语就是反映世风民情的极好材料。


    刘村汉简历
    刘村汉,男,汉族,随州市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文字大辞典汉语方言卷顾问。1937年10月生于随县环潭镇,1961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大前身),2001年在广西师大文学院退休。退休前曾任民盟桂林市委员会副主委、广西师大方言研究所所长、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语委委员、广西语言学会会长。主要论著有:《论民间反语》、《蒙山语言图说》、《藤县方言志》、《广西壮族自治区汉语方言地图》、《太平天国文书客家话考释》、《随州方言语法条例》、《柳州方言词典》、《桂北平话与推广普通话丛书》(执行主编)。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9 1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名的名与实

    ——为邱雪梅《随县地名掌故》序

    蒋天径


        地名如同人名、物名,初创时直接用意就是让人识、让人记、让人叫的。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用一种代码的形式来区别其他的人、事、物的。但任何代码、符号、概念,一旦产生,就一定会赋于意义,其形式和内容是高度统一的。然而久而久之,许多事物就只有名而无其实了,形式和内容完全剥离,以致后人再追溯它的实质意义时,竟无从下手。基础的东西往往被人看成小儿科、低层次、不尖端,误区和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直至濒临灭绝时,人们才想起抢救和保护。但这还不为晚,重要的是真抓实干。
    随县地名掌故的成书,邱雪梅做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努力,苦累存于心中,得失任人评说。各乡镇文化站长也付出了心血,将多年精心收集的成果悉数奉献,功不可没。不仅此书,我们整套《随县文化图典》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文化人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对后人的负责以及对地域文化的守望之情,相互支持,相互信任,高质量地完成了这套丛书。
    雪小梅.png

                                                                                          《随县地名掌故》作者邱雪梅到农村收集故事

    既然地名是承载一个地方人文精神的载体,那么我们家乡“随”就应该在本书中居头版头条。可是遍访民间,却无人能讲出有关“随”名的故事来。
    “随”肯定有故事,民间没有,典籍中一定有。一看,随兕、随侯珠、随珠弹雀……充斥古今各种名著,但就是查不出“随”名的由来。这让人很纳闷。
    寻根情结的执着,让我们不舍昼夜。成书于先秦时期的《世本•作篇》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女娲作簧,随作笙,随作竽。”汉儒宋衷注:“随,女娲氏之臣。”女娲为华夏民族创世始祖,这证明随亦为创世始祖之一。此后的典籍基本上都采信了这种注释 。那么,宋衷注释的权威性在哪里?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两点理由:一是宋衷为东汉末大儒 ,与郑玄齐名,是荆州学派的创建者之一,此学派追求简约、自然、真实的思想风尚,注经时,既注重典藏,亦考察民间,治学态度极其严谨。当年,刘表据荆州,司马徽、诸葛亮、徐庶、王粲、王肃、尹默等,都聚集在荆州学派门下,仅以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例,就足以看出此学派的求知态度和行事风格。第二点是,宋衷的故乡在章陵,即现今的枣阳市东南,随州市西南一带。当年随州亦隶属章陵郡。宋衷深入家乡民间,自然能获得有关随祖的传说故事。
    从地域上考察,随为女娲之臣,也是合乎情理的。女娲生活在鄂西北竹山县。《康熙字典》载:“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炼石补天处。王象之诗‘女娲山下少人行,涧谷云深一鸟鸣。’”纯阳真人吕洞宾也留有诗句:“女娲山高与天齐,四顾群山座座低;隔断往来南飞雁,只留日月走东西。”随州与竹山相去不远,从距离上看,随与女娲的交往密切也是合乎逻辑的。
    创世始祖女娲,其天职就是“抟土造人”、“化生万物”。随辅佐女娲,也做着相同的工作。随作笙作竽,是为了助推人类和万物的生育与繁衍。《释名•释乐器》曰:“笙,生也。竹之贯匏,象物贯地而生也。以匏为之,故曰匏也。”由此推断:竽,育也。随就是娲皇的主管生育的大臣。古代同音、谐音互训的例子比比皆是,这里的“匏”或许也有“胞”之意呢。笙,不仅有生长之义,而且还有巢居、同和之义。《说文•笙》就阐述得很清楚:“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大者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过去,人们在解“随”时,都是在偏旁部首上做文章,许慎《说文解字》曰:“隨,从也。从辵,堶声。”徐锴的《说文系传》解释得更是无厘头:“隨,从也。从辵,隋声……隨文帝恶隨字为走,乃去之成隋字。隋,裂肉也,其不祥大焉。殊不知隨从辵,辵安步也,而妄去之,岂非不学之故。”这对连美国人麦克•哈特都称其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之一的隋文帝有多么的不公正甚至是侮辱!他们竟然不知,古人们历来都是隋、随混用互通的 。一个更让人不解的是,他们深懂汉字结体规则,却为什么偏偏忽视了右边的字根(借用唐汉先生的说法)? ,在《说文解字》中没有,当然也找不到它的意义。但从字形看,它与“育”又有多大区别?古人在书写时偶尔出现误笔的例子举不胜举。这里我们以“随作竽(育)”来解读 ,“随”的意义就十分清楚了。这是另一篇文章所研究的内容,此处不必多赘。

    随祖像 (龚凤鸣 画)
    《世本•作篇》中还有一个秘而不宣的信息:创世之祖首创皆乐器。“伏羲作琴,神农作瑟,女娲作笙簧……随作笙,随作竽。” 为什么先祖这么重视音乐?一种本然而已!《尚书•尧典》中尧的乐官夔说,我以石罄演奏乐曲,百兽都跟着一起跳舞 。这是音乐的一种感应作用。我们发现,所有的动物都有漂亮的歌喉,且不说龙吟虎啸,那鹦鹉、百灵鸟也一样。就连公鸡打鸣,也喜欢站立高处,而且雄气越足,站立越高,不达极限不罢休。这是在亮嗓子,还是在显示权威,抑或是在吸引异性?应该说都有,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后者。正如应劭所言:“鸟兽且犹感应,而况人乎? ”所以他专设“声音”章,论述“声音”的重要性。声音于动物只是一种生存本能;声音于人类,当以音乐形式出现时便成了文化。
    人类创世文化的最基本形态是生殖崇拜。“食色性也”,古人早已洞察了这一生理文化现象。“笙,生也。”竽,育也。随作笙作竽,随就站在了当时文化的最高峰。于是,人们便以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文化巨人。以人名做地名,是一种最质朴的表达,所以随州(县)自古便称随。不仅如此,炎帝神农在演绎《连山易》时,还把“随”编入六十四卦中,其用心就是将一种文化精神形成概念,深深植于人们头脑中。尽管《连山易》失传,后继《周易》的卦辞中仍能看出生殖崇拜之端倪。“随”的彖辞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悦)。”这不就是在讲两性交感吗?古儒在记录这类事情时,因受“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所制约,总在典籍中遮遮掩掩不敢明示,但民间的算卦先生,却不顾那一套,凡遇此卦便直接了当地以婚姻、生育来解卦说象。“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最本元的现象。随的卦辞是“元,亨,利,贞,无咎。”生的“本元”性排在了首位。但任何物事都受时空限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随之文化内涵在此已呈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其名与实是高度统一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发现,随的故事会越来越多,随的实质意义会反映得更加充分和丰满,我们不敢急于定论,留待后人慢慢书写。

    随县有其实而无其名的地方也较多。这很正常,因为在军事、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没有突出特点的地方,有名无名都不影响大局,以片区之名来代称即可。然而对具有重大实质意义的地方,却无名、失名或换名了,这就是对自身文化的漠视、忽视或浅视,是自甘卑处而不求其誉的无志者。
    随州(县)最值得重视的是对和氏璧的考证。尽管我们有“炎帝故里”、“编钟古乐”这两大鲜亮名片,但和氏璧我们还是有得一争!国之玉玺,岂能不争?家珍不嫌其多啊!
    最早发出声音的是李白。他出川后的第一个落脚点在随州寿山。为什么要落脚寿山?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表达得很清楚:这里“产隋侯之明珠,蓄卞氏之光宝,罄宇宙之美,殚造化之奇。方与昆仑抗行,阆风接境。”所以决心在这里“虬蟠龟息”,待机出山。这是他第一次谈人生抱负,字字掷地有声,事事有根有据。而且他还不止一次提到这件事情,在《古风》三十六中又提到“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虽然是在嗟叹自己的命运,那也是拿卞和作比。可见随州的隋珠和璧对这个外来诗仙的影响有多深!
    但李白没说出卞和的出生地,也没说出卞和拾得和氏璧的具体位置,这又成千古一谜。
    和氏璧典籍最早见于《韩非子•和氏》 。文中所说的楚山,是指楚国境内的某一座山,而并无具体位置。如同所说的楚厉王,史书上也找不到具体的人。我们一定要明白,这是一篇寓言,是借和氏璧之事而讽政,地名准确与否并不重要。然而后来的注释者,却十分较真,以为楚山即荆山。可是根据在哪里呢?注释者又模糊过去了,这又让那些古今重视考据学或期待“历史名人效应”的有心人找到了营运空间。
    文献中有关荆山的记载少说也有五六处。一说在湖北阳新县,根据来自《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一说在安徽芜湖,出自典籍《太玉府志》 ;一说在安徽怀远县,见《怀远县志》和《中国名胜词典》 ;一说在江西三清山;还有一说在江苏高淳县荆山,后两说都是来自民间传说 。
    最多的说法是南漳荆山 ,其实这种传说是最不可靠的。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典籍。据《尚书•禹贡》记载,夏朝时的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周官》记载,西周时,多了幽州、并州,而少了徐州、梁州,还是九州,但荆州未变。可见,九州之说是西周以前就有的行政区划,那时的楚国连影子都没有呢。九州既然是行政区划,那州治就是某一区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如此讲,荆州怎么会以一个不起眼的边区南漳小山来命名?事实只能是确立荆州后,再以山为界,才有了荆山一名。荆山在《禹贡》中确实出现多次,这证明它的地位特别重要。“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惟豫州”。这恰恰符合了大洪山之南是荆州,大洪山之北及黄河之南为豫州这一地貌特点。从行政区划看,随州(县)历来被视为中原,夏、商虽史载不明,但西周有“汉东诸姬”,并派南公适建曾(随)国以拒楚。秦汉实现郡县制,随又划归南阳郡。可见此前大洪山一直都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直至南北朝后才发生了变化。
    何况荆山遍及各地,而非南漳一处;漳水、雎水也是不一而足。地名、人名相同相重的情况屡见不鲜,要证明和氏璧在随的真实性,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寻找更有力的证据。
    清朝的考据学大家吕调阳在他所著的《五藏山经传•中山经•中次十经》中认为,“此经所志荆州,大江以北,汉东西诸山也。近江陵无高山,所有皆陵阜。景,强之借字,山在江陵城东四十里。”指明《中次十经》诸山都是大江以北、汉东(随)以西诸山,而且漳水、雎水、铜山、大尧山都在随之境内。
    但典籍中却未发现大洪山有荆山一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山海经•中山经》载:“荆山之首,曰景山。”景(强)山在江陵城东四十里,继续往东北移,有京源山,京山县之县名就源于此,京山县西北有金桥,此地有山叫分水岭,正是漳水、均(雎)水的分界线,再西去有金个尖子山。景、京、金都属大洪山山脉,且景、京、金、荆同音,古代同音字互通是常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京”字,从字源学上讲,京早于荆。京的本义是人工筑起的高丘 ,徐中舒先生在《甲骨文字典》 中说:“甲骨文亳、京、亯、 、復、良、丘皆与穴居有关。”这让我们联想起神农洞,联想起北京山顶洞人。 ,它有多古老啊!后来“京”被讹传为荆,竟失去其本来面目。
    吕调阳的观点恰好解决了刘向《说苑》中荆台的位置:“楚昭王欲之荆台,司马子綦进谏曰:荆台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猎山,下临方淮。其地使人遗老而忘死,人君游者尽以亡其国,愿大王勿往游焉。”这里指的就是大洪山。尤其枚乘的《七发》:“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一个“南望”,就决定了荆山的具体位置。远在楚国西北边疆的南漳荆山,无论怎么也不会跑到南边去!
    还有一个小故事。三年前,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卞晋平先生来随州调研,向包毅国副主席探听,随县有没有一个叫卞家塆的地方?他祖父曾讲,他们老家在随县,卞和就是他们的老祖先。包主席电话问我。我说:“有啊!《随县地名志》上写得很清楚,在三里岗常安店!”他们就驱车前往。遗憾的是,塆子已经拆除,当地也无卞姓人家,很令卞先生失望。实际上,是他们的时间太仓促,且调查的对象有局限。2017年8月25日,我和李洪坤、陈烱三人,在三里岗文化站长张津红女士的陪同下,再次深入到常安店村,与村干部和当地老人交谈,获得了大量让人惊喜过望的素材。69岁的甘忠发先生说,他听爷爷讲,现在的篾家塆过去就叫卞家塆,是古代一个捡宝的人住过的地方,解放后有个篾匠住进了这个塆,于是就篾家塆、篾家塆地喊开了。1978年还发现了一块碑,上面刻着一个字:下的上面打个点,自己不认得,就去问陈老先生,他说读“变”。可惜这块碑修高速公路时,填到路基上去了。村里的人还讲了一个动人心扉的故事,南面山上的陡崖处,有一块孤立的“箱子石”,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在那里烧香磕头求子求财,据说,那就是当年卞和装宝的箱子,他因楚王不识货,就坐在那箱子上哭啊哭,哭得口、眼、鼻全都出血,后来他死了,那箱子就化为石头,成了神灵。这不与韩非子讲的故事差不多!陈家冲还有一个故事,叫《楚国人不识货,拿到乌金当位坐》,冲垴上的金个尖子山就产乌金,卞和当年就是在那个山上捡的宝。关于卞家塆还有一个说法:随人有一种文化忌讳,对不吉利或有辱没祖宗之嫌的词汇,习惯用相反词语代称。譬如“舌头”,有“折本”之谐义,故改称“赚头”,为了配套,还把牙齿改称“财吊子”,即“把赚来的钱串成吊子”(过去一吊为一千文钱)。又如“佘”姓,人们在称呼“老佘”“小佘”时,就改称“老龙”“小龙”或“老赚”“小赚”。“卞”也存在这种情况,“卞”有“便”之嫌,为避“小便”“老便”之讳,外人称呼时就叫“小米”“老米”。三里岗一带还有几户米姓人家,这有待进一步考证。更富有科学价值的是,考古队还在元宝寨发现了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卞和就是东周时期的人啊!这也有待对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历史遗迹、口传故事都是证据啊!“和氏璧在随县”还存在什么问题呢?然而这个课题还需要我们作更深入地探讨,要真正让“和氏璧”落户常安店,既需要田野调查和典籍支持,也需要学术界认可。
    急啊,时不我待!
    可急有什么用,我们还必须继续努力,耐心等待!

    读完这本《随县地名掌故》,你会发现,神话传说占绝大多数,而真实故事却寥寥无几。这就对了!流传在老百姓口中,传播在田间地头,能唤醒瞌睡、助人加力、哄孩子不哭、教子女奋进,不带一点神秘意味,没有半点传奇色彩,谁能把你那口传文学听进肚里再讲出来传下去?我们整理这部地名掌故,原因就在于,当代人的科学观已不再介意神话传说,抢救它,主要目的是为了保留前人的创作成果。但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这里面仍有无穷的智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明眼人自会从中看出,亦能受教得益。
    梳篦一下随县地名掌故,大概体现了以下几种文化观念:
    (一)风水观。地名的意义,首先表现在风水方面。在我们中国,无论城乡,在盖房铺路、挖塘筑堰、立祠建庙,甚至修坟造墓,都要选择一处好风水。这里面有很多的科学成分,也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更重要是寄于某种美好的愿望和期待。
    尚家塆为什么修子房庙?就是因为汉朝开国功臣张良,在隐居云台禅寺(尽管汉初还没有佛教,但民间创作是不考虑历史事实的)东侧石洞中时,曾信步来到了尚家塆,见村南两河成十字交叉,便自言自语道:“好一处风水宝地!”这里村民为表示对他的敬意,遂立庙于十字河西北岗上,以作纪念。这种纪念,不就是期望他们的子女也能出一个像张良似的大人物吗?
    然而占据好风水,并不一定就让占据者好运长保。《朱家楼的传说》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朱家楼背后有一座山,名曰老虎地。一位平庸的郑氏女人不意中占据了这一块风水宝地,竟使得她的儿子朱圣仙成了精。朱圣仙成精后却不求正果,为获取钱财,他施展魔法让当朝皇帝的正宫娘娘生病,然后便进宫为娘娘治病,由此来获取钱财。由于是他自己玩的花招,当然药到病除。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玩,他就一次又一次地获赏赐。拿着这批钱财,他先为其母竖立墓碑,再建豪华朱家高楼,后建东、西两座花园。但他还不满足,继续行骗。谁知他被降魔拿怪的张天师识破,请来了雷公电婆,将朱圣仙劈死在山洞里。朱家楼也被朝廷烧毁一空。如今这里只存有朱家楼地名,却已寻不到半片瓦砾。此故事告诉人们,好风水只有好人才能蹲得起守得住!是非观念很明确。
    真正的风水宝地也是有的。草店三道河观音寺,始建于唐,其地势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前场很开阔。这里冬暖夏凉,尤其是夏天,夜晚住在寺内,不用蚊帐,不点蚊香,却没有蚊虫叮咬。
    据传有一个风水先生看中了这块地,但无法与寺院争抢。死后被葬在寺庙背后的山上。据当地村民讲,每到中午时分,你若站在该墓旁边,还能听到墓内风水先生的叹息声。这话可信可不信,只能依靠科学来解谜。
    (二)善恶观。地名故事来源于社会底层,是一些无力抗拒恶势力,也无力抗拒自然灾害的普通百姓编创的。他们寄希望于神圣贤明之人,宣扬因果报应,以期达到惩恶扬善之目的。《钻子坡的故事》即属这类作品。故事是说,过去这里居住过两位朝廷官员,一位叫何胜,不贪财,不欺贫,忠心耿耿,一心为民,被当地百姓称为两袖清风的好官员。另一位官员叫蒋广,为官心黑,藏污纳垢,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何蒋两家自然水火不容。
    然而蒋广的儿子蒋三,何胜的女儿何香,却相互倾慕,私订了终身。蒋广尽管怒火万丈,却因儿子以死相胁,只得明里同意,暗里却在策划一场阴谋。
    结婚那天,蒋广却说何香身怀有孕,命令儿子当场与何香断绝关系。何胜猜透蒋广是在有意丑化何家名声,便请来法医,当场将何香开肠破肚,结果肚里没有孩子。何香死于非命。
    于是,何胜将蒋广告到官府,蒋广被降职,并赔偿何胜三千两银子。回到家里的蒋广,不思己过,却以为自家风水出了问题,便求教阴阳先生张诚。本来就痛恨蒋广的张诚,故意说蒋广居住的山坡,是一块风水宝地,但天长日久,风水外流了,所以蒋广动手打手,动脚打脚。若要保住风水,就得打一百个一尺长的铁钉子,将风水宝地的四面八方都钉上。蒋广依言照办。哪知钉子钉完后,坡岗四周涌出了红水,而且日夜流淌不断线,同时村里鸡不叫,狗不咬。蒋广一病不起,从此家破人亡。他住的那个小山坡,从此便被称作钻子坡。
    小林《花坟的故事》,讲述的是清朝年间的一段传说。有一个卖花的穷婆婆因病死在那里,当地好心人凑钱将她埋在一个滚泥氹内。谁知,第二天,竟从原地长出一座坟头来。人们觉得惊奇,纷纷前来观看。时间久了,此地原先的名字反被人们遗忘,只知有座卖花婆婆的坟。花坟因此喊开了。
    据说卖花婆婆的后人沾了灵气,后来做了大官。每逢清明祭祖,骑着高头大马带着礼物,天不亮就来到花坟祭拜,并在每家门前放一份礼物,以感谢这里的好心人对卖花婆婆的善举。
    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啊!
    (三)贫富观。有些地名,无须故事解说,一声叫唤就能听出它昔日的骄傲和过往的遗憾。殷店,一定是某个时候一个殷姓大户兴起的市场。龚家棚子,尽管现在已成集市,而在开创时期,肯定只是一个草棚子,而且是龚姓的一个穷困创业者的住所。贫富的文化符号一目了然。
    戴家仓屋,一听就是一个富户人家的住地。想想,一个穷人,用得上仓屋吗?了不得有一个扁桶而已。那么,戴家怎么富裕的?这就需要有一个故事来叙述了。原来戴家人世世代代勤扒苦做,节俭持家,钱粮越聚越多,于是便建起了仓屋,一间又一间,越建越多,人们便以“戴家仓屋”称开了。而戴九爷也是喜做善事,又临危救驾而受封。其富贵完全走的是一条正路,所以当地人们都很尊重他。
    与此相反,有一个糟坊塆,它旁边的“神碾”,是神仙吕洞宾为一对勤劳善良的老夫妇立起的。这神碾能将一斗谷子碾出一斗二升大米来,其神奇功能惠及了方圆数十里的老百姓。谁知晃山的一个财主起了独霸之心,就在石碾旁边建起了宅院,将神碾圈在院子里,独家使用,或出租而收取银两。此种行为终于触怒了神仙,先废了碾子的神奇功能,又让黑心的财主一病不起。这就是贪心者的可耻下场。
    其实,富人之富,都是源于穷人。西沟村王家塆的王氏兄弟虽然腰缠万贯,却是吃的丫环的一碗饭。这话是一位算命先生说出来的,王氏兄弟听了不服气,便追问缘由。先生说,这丫环腰中有颗痣,痣中有根毛,因她是半仙之体,只要此毛在腰间能缠上三圈,便可得道成仙。王氏兄弟的老大便让他太太去察看,果然丫环腰间有颗痣,痣上有根很长很长的毛,狠心的太太就将丫环的毛扯掉了,丫环气死,而财主的家境也开始败落,两年后沦为乞丐(见《金银洞与丫环坡的传说》)。而《麸子洞传说》竟然牵涉到史上有传的明朝参将宋之彦。麸子洞实指佛子洞,始建于宋大观九年,后渐坍圮,明参将宋之彦重修。此人在当地有好名声,本故事演说的却是反面。这也不足为怪,土话说:“相宜不尽,得罪不完”,人都有两面性。但这几个故事,都说明一个道理:为富不仁!富人们只让自己腰缠万贯,却不让穷人腰缠一根毛。其实他们吃的只是穷人的一碗饭,没了这些丫环(穷人),他们也就完蛋了。这里只是没有明说,一切都隐藏在故事中。
    若要细细分析,随县地名故事中还有鲜明的爱憎观、是非观,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随县地名掌故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朱元璋的故事特别多,几乎占据了本书六分之一的内容。我们之所以没有删减,是因为它反映了随县不同寻常的那段历史。当年与朱元璋同时起义、并割据一方的还有随县人明玉珍。他带领的农民起义军,左冲右突,节节胜利,逐步发展壮大,最后在重庆建立了大夏国。明玉珍起于庶民,本性节俭,又重视学习,还能尊贤爱能,折节取士。称帝后,设国子监,教公卿子弟念书;设提举司,开进士科,广纳贤才;减轻赋税,以十分之一缴科。于是“蜀人悉便安之”。朱元璋起兵占领江南后,明玉珍派参政江俨与其通好。朱派都事孙养浩送来亲笔信,大意是:您处西蜀,我处江左,如同汉末孙权、刘备之势。愿双方结成友好,以抗北方王保保。可悲的是,1367年,36岁的明玉珍病逝,10岁的儿子明升继位。朱元璋趁人之危,再不言“以孙刘相吞噬为鉴”,兵分水陆两路,进逼重庆。明玉珍妻彭氏见此情状,哭着对臣僚们说:“大军所过,势如破竹,不如早降以活民命。”到底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国之将亡,还有一念牵挂着百姓,这一点是其他人所不可比拟的。明升投降后,授爵归义侯,赐第京师。但朱元璋害怕留有隐患,第二年将明家举族迁往高丽(朝鲜)。而对明玉珍家乡随县,以“掺沙子”的办法,从江西大量移民以防土著随人东山再起。明玉珍一生饱受征战之苦,过早病亡,若能与明太祖等寿,中国的这段历史决非这般简单。
    明.png

                                                                                                                       明玉珍故里

    随县人当然同情明玉珍的遭遇,于是演绎出大量贬损朱元璋的故事,但只字未提明玉珍之名,这无疑是出于政治原因。《槽房塆竹人竹马》是代表作。它是从明玉珍故里传出来的。随北还有《狮子畈的传说》、《白麻移城县》,随南还有《千兵岭的传说》、《挖断岗龙脉受损》,还有一批内容大致相同的安居夏家畈的《点将台》、南郊独崇山的《天子洼》等故事没有收进来。这一切都对研究随县的这段历史有帮助,有待进一步挖掘。
    另外,有关寺庙的故事也占较大比例,都是一些劝人向善的故事。但也有丑闻,如安沟寺与太山庙的男女住持,勾搭成奸后,怀上了龙胎。此事有影射朱元璋的意味儿,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佛门也有烂事,带有一定的反迷信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地名的雅俗,并不代表事实的美丑。名与实相悖的例子很多,我们更看重的是事实而不图虚名。《狗屎塆的由来》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在小林镇祝林店村十二组的上冲里有一个小塆,叫狗屎塆。传说早先是一户姓李的大户人家种这条冲的田,因为一次大仙们(当地人们称黄鼠狼为大仙)集会,山上山下田里田外都是黄鼠狼。种田的伙计看到后,口中便骂起这些黄鼠狼,并想办法用器具伤害它们。伙计们骂大仙的话,被这些大仙们听到了。一夜过去,田地里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弄得伙计们无法下脚。伙计们将此事告诉了掌柜的,掌柜的却狠狠地批评了这些伙计,并且说:“一个石头四两油,没有石头长个球?狗屎臭,狗屎臭,狗屎肥田,田还瘦!”掌柜一点没有责怪黄鼠狼的意思。那些大仙们知道后,很快将田里的石头捡起,把别处的狗屎、猪粪都运到了这里来。后来人们只要走进这个冲,就闻到一股臭狗屎味儿,因而取名“狗屎塆”。
    这个故事随南也有,只是那句顺口溜稍有修改:“狗屎不肥田,石垡子肥千年。”动物与人类争地盘也是常有的事,如何和平相处,这也是研究“生态平衡”的学者和普通百姓们都应关注的大问题。
    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随着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加快,小塆并大塆、旧址迁新址、老屋搬新屋的步伐也随之加快。一些老地名很快就会消失,其故事也渐渐被淡忘。《随县地名掌故》最大的贡献就是,保存了过往岁月的记忆。遗憾的是,我们收集的故事还有遗漏,因而这项工作还得继续。我们将不遗余力。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9 16: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聆听那支遥远的歌

    ——为李旭斌、罗爱玉《随县民间歌谣》序

    蒋天径

    拿到这本《随县民间歌谣》,我相信每位读者都会迅速翻看内页,寻找自己已经淡忘的那些过往岁月留下的美好记忆。有人仰天大笑,有人喟叹不已,有人遐想连篇,有人甚至会潸然泪下,这一切情状都可理解。我觉得品读这本书的最好办法,是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那首最让你激动而古老的歌,想想曾为你歌唱的那位长者的音容笑貌,整个世界就会静止在那一刻,让你陶醉,让你销魂。我曾设想过制作一块光盘,将采集收录的民间歌手演唱的歌曲全部刻上,夹附在书内供大家欣赏。但终因力量不足而未能如愿,遗憾只得留待下次再版吧!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此书内容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五句子”、“三句子”歌。这并不奇怪,随州人的文化个性本应如此!此书开始就叫《随县五句子歌》,但为了与《随县文化图典》系列丛书配套,才更名为《随县民间歌谣》。

    因为参考文献奇缺,我这里只能采取“浩水儿”——随州花鼓戏的一种无脚本即兴表演办法,向着无边无际、深浅难料的随州民歌海洋游去,试着接近那无比深邃的随州“三句子”“五句子”民歌的本质特征。

                   李旭兵.png

    《随县民间歌谣》作者李旭斌(左) 罗爱玉(右)


    我们先从容易捕捉的歌词入手。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随州很多文化现象,包括“五句子”歌,都可从唐代曾寓居随州寿山的大诗人李白那里找到影子。他一生写诗无数,惟有五句子歌仅有一首,此歌就叫《荆州歌》: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

    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没有材料可以确切证明这首农妇思夫的五句子歌写于何时何地,但大多数人认为他是写于初出四川经过荆州时而作,还说他是从梁简文帝的《荆州歌》“纪城南里望朝云,雉飞麦熟妾思君”一诗中得到了启发。这些话都似是而非,我们暂且不与理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年李白的真实目的是奔“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的随州而来。他无论是途经荆州、还是定居随州而发现了这种别具一格的“五句子”歌形式,并有兴附拟一首以表喜爱,但足以证明当年五句子歌特流行于汉东、荆州民间一带,可见五句子歌形式之古老。李白的歌中写到“布谷鸟(拨谷)”,随州恰有一首儿歌与之相呼应:“栽秧撒谷,嬷嬷过河,打湿裹脚。”请注意这是一首“三句子”歌!三句子、五句子正是随州的诗歌特色啊!

    我们还从《乐府诗集》里发现隋代皇帝进餐时唱的五句子《食举歌》。隋朝发祥于随,说不定此歌形式就取材于随地呢!

    这是多么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于深入研究随州民歌的历史又是多么的难得!幸有这些名人为我们鼓气撑腰啊!不整理好这部遗产,真对不住老祖宗!

    (一)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9 16: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先从容易捕捉的歌词入手。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随州很多文化现象,包括“五句子”歌,都可从唐代曾寓居随州寿山的大诗人李白那里找到影子。他一生写诗无数,惟有五句子歌仅有一首,此歌就叫《荆州歌》: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
    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没有材料可以确切证明这首农妇思夫的五句子歌写于何时何地,但大多数人认为他是写于初出四川经过荆州时而作,还说他是从梁简文帝的《荆州歌》“纪城南里望朝云,雉飞麦熟妾思君”一诗中得到了启发。这些话都似是而非,我们暂且不与理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年李白的真实目的是奔“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的随州而来。他无论是途经荆州、还是定居随州而发现了这种别具一格的“五句子”歌形式,并有兴附拟一首以表喜爱,但足以证明当年五句子歌特流行于汉东、荆州民间一带,可见五句子歌形式之古老。李白的歌中写到“布谷鸟(拨谷)”,随州恰有一首儿歌与之相呼应:“栽秧撒谷,嬷嬷过河,打湿裹脚。”请注意这是一首“三句子”歌!三句子、五句子正是随州的诗歌特色啊!
    我们还从《乐府诗集》里发现隋代皇帝进餐时唱的五句子《食举歌》。隋朝发祥于随,说不定此歌形式就取材于随地呢!
    这是多么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于深入研究随州民歌的历史又是多么的难得!幸有这些名人为我们鼓气撑腰啊!不整理好这部遗产,真对不住老祖宗!
    (一)        随州民歌的最大特色是结构句式的不规整性。
    韵,是所有歌词的必要条件,所以它至少有两句。“一棵树娃高又高,上面挂着千把刀”,这是随州人为“皂瓜树”制作的一首灯歌。不言而喻,“三句子”、“四句子”、“五句子”……即是从这最基本的“二句子”形式发展而来。
    随州民间艺人似乎少有诗的概念,哪怕读过私塾、背过诗经的老先生也很少提到“诗”。不知是因为“诗”雅致、无邪和高深,还是因为喜欢素朴、平白甚或粗鲁和野蛮,反正口中轻易不言诗,凡对有韵的句子都称歌。不规整的称三句子歌、五句子歌;规整的四句就叫四句,譬如婚庆“喝闹房酒”时所喊的“四句”;两个四句的称四韵八句(也叫四圆八句,起承转合就是一个圆)。再长的叙事诗,就称扬歌、盘歌、锣鼓词。
    随州民歌多为“三句子”、“五句子”,这对于崇尚对称美的中国传统文化习惯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可以想象,初始创作这类民歌,目的就是为了突破那些对称规整的框框调调,寻找一种自由的表达方式。这种自由表达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用韵自由。以三句子歌《小奴一十七》为例,首段“中华民国三十年,队伍开到应山下,人人都欢迎。”一、三句押韵,这似乎不合十三辙,但随州艺人认为合韵;第二段“小奴今年一十七,收拾打扮上街去,外带小生意。”三句全押韵;第三段“一卖饺子二卖面,再卖那个荷叶边 ,就是那个小生意。”一、二句押韵,第三句跑开了;第四段“昨天卖的一毛七,今天卖的一毛八,早卖早回家。”第一句不管,二、三句押韵。不仅用韵十分自由,而且转韵也快,不受任何约束。
    二是说唱自由。仍以这首《小奴一十七》为例:
    女唱:中华民国三十年,队伍开到应山下,人人都欢迎;
    男白:去赶热闹啊!
    女唱:小奴今年一十七,收拾打扮上街去,外带个小生意;
    男白:大姐做的么生意?
    女唱:一卖饺子二卖面,再卖那个荷叶边,就是那个小生意;
    男白:包的是么馅子?
    ……
    这是一首有情节的叙事三句子歌。任何叙事文艺,都必须照顾受众的感觉。此歌说唱自由,不仅能满足说唱者收放自如的表演效果,更重要的是道白问话往往能造成悬念,让听者急切地等待下文。尽管有些听者已经熟透歌词,仍有一种想模仿或参与其间的新鲜感存在。随州这类叙事民歌很多,如《十指尖尖》、《杨花扭》、《小小水车》等等。
    三是结构自由。三句子、五句子本身就是对方正体诗歌的突破,随州还有少量的七句子、九句子歌。即使是方正的四句子歌,也会在某一句的字数上自由增减。如《十写》:“小小幺姑娘,坐在绣楼上,不吃不喝脸皮黄,一心想情郎;桃红瓜子脸,白粉胭脂点,眉毛弯弯像月亮,三寸小金莲……”本是一首五言体民歌,第三句却增为七字,打破了一贯到底的五言格局。十分优美的三句子《采花》歌,每句的字数都不规整:“正月里采花无花采,二月里采花花正开,百花人人爱;三月里桃花红似火,四月里葡萄花架上开,蜜蜂采满怀……”第二段中八言、九言、五言都有,结构十分自由。

    群众新年玩彩莲船(跑旱船)

    (二)        随州民歌的另一特点是内容积极向上,动感性极强。
    凡民歌都趋向于生活化。然而随州民歌更尊重生活,更深入生活,更能表现生活。而且生活态度积极,生活情调热烈,生活愿景美好。从随州民歌的“四多”可见一斑。一是唱“十”的歌多。《十把扇儿》、《十对花》、《十喜》、《十写》、《十想》、《十绣江城》、《十唱共产党》等数十篇。“十”是一个吉祥数字,代表圆满、完整、周密和全部。在喜庆之时,唱歌要唱“十字歌”,吃席要吃十大碗;出门时,歇脚歇在十里亭,购物购在十里舖;交友时,女人要结十姊妹,男人要拜十弟兄……放开眼耳,象征“十全十美”的吉祥物随处可见,歌唱美好生活的“十”字歌也随处可闻,这正是中国吉祥文化在世俗中的具体表现。二是唱情歌的多。尽管民间受封建婚姻观念影响也很严重,但毕竟山高皇帝远,鞭长莫及,受制较宽松,所以那些表露心迹的情歌生长旺盛。这类情歌的最大特点是直白、显露、朴实和生动形象,用一句土话来说就是:“一张口就能看到喉咙管子!”真正的农家情趣,不转弯抹角。三是描述劳动场面的歌多。尤以集体劳动场合的歌为最多,如车水歌、打硪号子、薅草歌,这类歌都是为了协调劳动或驱赶疲劳;其次是精细手工活类的歌,如纺线歌、卖花调等,唱这类歌不仅是为了抗拒疲劳,减少寂寞,更重要的是表达劳动带来收获的快乐情绪。四是对唱的多,帮腔的多。主要表现在休闲场合,人多心闲,自娱自乐,改善一下平民生存的文化环境。
    积极向上的东西都具有较强的动感性。“布谷鸟儿叫一声,泥腿子问是哪里人?我是东山布谷鸟,凤凰差我送歌声.稻谷扬花转回程。”春播时间到了,天上的布谷鸟叫了,地上的泥巴腿子忙了,一切的一切都动起来了。不过,到稻谷扬花的时候,大家就稍稍可以喘口气了。
    生活的戏剧性也可造成歌词内容的动感性。“哥听河边棒槌响,想必乖姐洗衣裳,丢下黄秧去看姐,到了河边心冰凉:啄木鸟声声啄木桩。”听到响,导致心里想,于是丢下手里活,两脚忙忙跑到河边看,这里每一句歌词都动感十足,而且动彻心扉,那种想姐心情的热切,到冰凉心境的急速转换,竟由“啄木鸟啄木桩”这一戏剧场景所造成,第五句点石成金,在这里达到了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
    强大的生命力更具有艺术动感性,甚至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吴山镇新集村民歌手邱荣明老先生唱推秧草歌《八十岁老汉去探花》时,那种全身心的投入使我们大受感动,坐在一边的另一名民歌手汪隆本先生几次想插入唱一句,都被他恼怒地制止,他那高亢的声腔和狂野的呼喊,至今叫人难忘:
    八十岁的老汉去探花,
    杵棍捣棒到姐家,
    姐盘(搬)凳来郎坐下:
    恁(那么)大年纪探什么花,
    留一点精神保自家。

    姐说这话有点差,
    人老身老心儿花,
    南瓜越老越是甜,
    海椒(辣椒)越老越是辣
    搞板眼还是老的是行家。
    一种听似淫荡的歌声,在田野中发狂发飚,其实那是强大生命力在天地间肆意挥洒,没有哀叹,没有怜悯,没有无奈,没有暮气,只有攀爬到生命之巔的超强者才能发出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呐喊!我们岂能以庸人那一句“只图个嘴快活”就一笑了之地否定掉?这让我想起尼采那句“艺术拯救人生”的名言,已是暮年的邱荣明老先生,打着赤膊,唱着山歌,仍显得精神抖擞,活力四射!

    邱荣明老先生(中)唱推秧草歌

    (三)随州民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蛇不咬人是黄鳝,蜂不锥人是苍蝇,郎不撩姐是傻子,姐不撩郎是刚贞,郎姐相爱是天生。”蛇天生咬人,蜂天生锥人,郎姐天生是爱人;如果蛇丧失天性就是黄鳝,蜂丧失天性就是苍蝇,郎姐丧失天性就是傻子了。这种想象比喻是多么贴切!
    “有好姐,无好郎,好似白米拌谷糠,梭椤树镶了围桶底,灵芝长在茅厕墙,都说人强命不强。”这是一位轻薄白面小子调戏漂亮少妇的歌,而那位少妇却回击得典雅有力、落落大方:“红脸关公好杀人,黑脸包公断乌盆,白脸哪吒闹大海,花脸李逵打山林,脸上难辨谁人能。”这些用典、比喻都恰到好处。
    利用谐音产生双关效果,也是随州民歌的一大特色。“一下田来水又深,十个歌(哥)儿九个村,个个歌(哥)儿不离姐,离了姐儿唱不成。唱个歌儿当媒人。”这是从多段五句子歌《一下田来水又深》中选取的第四段,环境是有很多哥儿在田里帮忙主家推秧草,所以第二句、第三句的“歌”亦可当哥理解:会唱歌的小郎哥,早把姐儿的心唱动了,歌就是他们的媒人了!“叫我唱歌歌(哥)没来,歌(哥)在东山草林歪,打把镰刀一头弯,上山去把路砍开,修一条路让歌(哥)来。”这里歌也可当哥理解,因为“唱歌要有两个人,犁套要有两根绳。绳子断了棕丝缠,驾档断了进老林,歌声断了难交情。”唱歌是为了结交朋友,加深友情,一个人唱歌就没什么意思了。
    随州民歌歌词别具韵味,需要深入探讨,我这里只不过触及了一点皮毛。


    我们再来谈谈隐蔽幽深的随州民歌音乐特色。
    大家可能都有这种经验:人生每遇转折,大多会对过往的某些作为或兴趣爱好,重新进行价值评估。当然原因各有不同,目的只有一个:希望生活得更美好。我年轻时曾迷恋过音乐,1979年从部队转业地方后,就决定再不惹那些与音乐有关的一切事情(看过《芳华》的人就会体验到)。其实这只是一种蒙骗自己的谎言,内心却在承受着煎熬与痛苦,家乡那热烈奔放、情真意切的乡土民歌时时突然蹦出,让我本已淡化的音乐之心一次又一次出现骚动。直到退休,我才再次抓住了这根稻草。不过,音乐再也不会挑起像青春时期那般迷恋与销魂,只想哼哼家乡那质朴遥远的小夜曲,并尽我所能地去寻找她那久被遮蔽的形而上意义。
    说实话,现在再谈音乐,我底气有些不足。还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读了美国音乐家柏西•该丘斯的几本音乐理论书,几十年过去,仅有的那一点知识,早已还给老师了。现在再翻出来用以研究中国民歌,尤其是谈随州民歌,似乎很不合时宜。然而该丘斯的关于音乐的“自然法则”是值得尊重的。缪天瑞先生评论他的著作时说:“著者把音乐构成中的若干要素与表现手段都归因于五度连环,即把五度连环作为调的根源,作为和弦关系的准绳,作为调关系的根据,又作为变化音系统化的依据。”我在研究分析音乐作品时,是把这“一元论”的根源说,奉为圭臬的。有人或会问,二千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已经有了三度相生法,这又如何理解?不错,但“三度相生法”不是根源。与编钟同时出土的均钟告诉我们,当年已有了调音器。设若真是凭耳朵按三度相生法来调音,那也是非造诣深厚的专业音乐人士是不能完成的。而非专业的民间歌手和器乐演奏者只能靠直觉。“有直觉才能者,往往不待人教,自能知悉自然的法则。” 一个盲人先生,拿一把二胡行走在乡间野外,他根本无需调音器,只把内外弦轴拧几下,就能凭直觉获得一个纯五度的调弦效果。其实东西方作曲理论家大多都遵循这个“五度连环(五度相生法)”的自然法则,来探讨音阶、音程、和弦、曲调等等音乐构成现象。越是大师越是接近本原!
    然而,现在都以远离本原和打破规则为“创新”。有些歌曲,违背自然法则,在旋律发展中,乱用半音变化,改变汉语的发音习惯,唱出谁也听不懂的调子来。还美其名曰“通俗歌曲”、“流行音乐”。那么异端能叫通俗吗?百姓根本接受不了,也根本流行不下去,速朽便是它们的必然结果。如今原生态唱法登上大雅之堂,大放异彩,回应的就是大众需求,驱赶的就是那些非自然的异端妄说。我们收集整理随州民歌,适逢其时,应运而生。寻找随州民歌的音乐特色,保护和开发民间音乐的自然生态,正是我们的初衷。
    (一)随州民歌在音乐结构上如同歌词一样,也具有不规整性特色。生活的不规整、不平衡是常态,反映生活的音乐艺术的不规整、不平衡也是常态。但任何不规整、不平衡都将转化为规整性、平衡性,然后又被打破,形成新的不规整不平衡……这就是恒久不变的自然法则。随州民歌音乐的不规整性主要是受歌词不规整性影响。我们先从具体例子《采花调》(例一)来分析。这首民歌的歌词是不规整的三句子,但在演唱中,听众觉得整首曲调似有一种方正感。这正是自然法则起了作用!因为三句子具有很强的不稳定因素,老辣的民歌手就采用了衬腔和重复的技术手段,使不规整的三句子变成了规整的四句子。其实,它的结构的不规整性很巧妙地隐藏在音乐行进的过程中,让听众被优美的曲调牵引而未能察觉出细节。《采花调》的前三句本以四二节奏平衡向前推进,然而到了衬词部分,突然采用了四三节奏 ,随后又回到原有的四二节奏上继续运行。整首歌曲,仅因这一小节的变化,就显得神采飞扬,动感十足,与歌词的不规整性和动感性达成了高度一致。随州民歌的高明之处就体现在这微妙之中。
    随州民歌中更富于变化的是劳动歌曲,朱玉梅先生收集整理的《随州民歌集》,选取了十多位民歌手演唱的《车水歌》,然而十个人演唱便有十个调,调调有区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全部是宫调式,音形也差不多。表现的是一种明亮、开阔、有力量的情调。最让我们醉心的是《打喏吙》歌,这是一种推秧草调,歌曲的起音是“喏吙嗨”,落音也是“喏吙嗨”,中间的歌词、唱腔自由发挥,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无固定旋律。但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起句大多是 ,一般也是宫调式。
    还有一种表现手法是“词切曲不切”,即故意将一个完整的词汇切开,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度,也增强了歌唱者的演唱难度。龙船调《十字歌》(例二):
    衬词“呃啊嗬啊嗬”将“双双”强行切开,用意是将两个强音都落在“双”上,以增强大家划龙船时配合的默契和力度。民歌音乐的奥妙,就存乎于与劳动场面的高度一致性!没有这点认识,你就进入不了它的音乐境界。
    (二)随州民歌音乐主题、动机的纯粹性和明朗性。一首乐曲如同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哪怕是一首无标题乐曲,也逃不开这个法则。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音乐是一种具有形而上意义的艺术。音乐是“太一的摹本”,本身虽然完全是非形象的,但具有产生形象的能力。  这话像“余音绕梁”一样飘渺,让人产生遐想却逮不住要旨。所以有人说,“人的心理结构机制有多复杂,音乐创作的动机表现形态及其内在冲突就有多复杂,没有精确的规律和模式可依。”但尽管捕捉音乐的主题、动机有若“捕风捉影”一样艰难,我们还是可以从音乐产生的背景、歌词内容以及其他因素来慢慢接近它。民歌无疑出自民间,民间生活的单纯性和开朗性,迫使民歌音乐的主题、动机与之同步,尽管尼采认为“民歌是语言对音乐的模仿”,而具有形而上意义的音乐也得允许或者容忍形象、概念来阐释其模仿内涵。试想,一个歌唱者,无论出于即兴或者有意,都含有他的意愿、渴求、痛苦、呻吟、欢呼、愤怒等情绪,并借音乐来阐释、发泄和告知给旁人理解或说服自我。以此来观照随州民歌,其音乐主题、动机的纯粹性和明朗性就很鲜明地呈示出来了。试以《杨花扭》为例(见例三)。这是一首闺阁女子们所唱的歌(歌词有十段之多),既然是闺门中(室内)音乐,音调就不能太高,旋律便限制在八度音域内( );又因“爹娘管得紧”,音乐表现就不能不稍带那么一点怨声,但“我郎”夜间还是翻墙过来了,那种“狮子滚绣球”的快感也溢于言表,音乐就难免会出现一点轻佻。这就是这首曲子所表现的主题。我们都知道,音乐动机是一个外来术语,由德国音乐评论家乌尔索根首次提出,而动机的定义却各有各的说法,但共通的一点是:乐曲中的最小单位。这个最小单位,有人说是一拍中的几个音,有人说是一小节中的几个音,常举的例子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的 ,这看起来已经是一个乐句了。《杨花扭》的音乐动机就单一明了得多,仅在角音上作微小波动。而角音在五声音阶中恰处于中间,十分切合闺中少女的那种怨不会太深、乐不会太狂的适中心态,音乐动机落实在32上,单纯且优雅。第一乐句 ,简单得几乎就是动机的不断重复,动机的贯穿方式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又如《小小幺姑娘》,音乐动机为65,第一乐句 ,也很单纯,动机的贯穿方式稍有一点波动。最有代表性的曲调是《采花调》,音乐动机为56i,旋律呈上行级进状,第一乐句 ,第二拍即以 为顶点,立马呈下行级进状,以“倒影”式再现动机,中间出现  八度大跳,56,65不断重现,配以欢快的节奏,表现出一帮女子采花时的灵敏动作和欢快心情。很有意思的是,万福店民歌手蓝明义老先生,又拿此调唱《小小幺姑娘》,听起来也很美。这就证明了尼采所说的音乐不依赖于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事实,音乐的形而上意义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其实,中国戏曲,包括宋词元曲的各种曲牌,在运用上都采取了这种办法。最典型的例子是古曲《孟姜女哭长城》,一个哭字即可悟见当年创作这首曲子的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悲愤情感,然而随州人却拿它来唱情歌《十指尖尖》,更甚者,赵本山在演唱铁岭民歌《送情郎》时,也唱的是这个调 。情绪表现竟然完全相反!难道“语言对音乐的模仿”,竟是这般的不着调?非也!其实音乐就是“一种最高水平的普遍语言。” 各自在各个不同环境、不同情绪的支配下,对曲调音乐的形而上意义理解不同,于是便导致演唱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同。这里技术是次要的,而每个人心底里所潜藏的音乐动机则是主要的,因而表面上所记录的那几个音符是无法完全反映人的真实思想的。只能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朱玉梅老师曾在她的《随州民歌集》上对随州民歌的调式结构作了一个统计:“从262首民歌统计中,其中宫调42首,商调5首,角调2首,徵调198首,羽调15首,徴调式占民歌总数75%,宫调式占民歌总数16%,剩余9%其他调式。……从调式结构总体情况看,随州这个地域的传统民歌,它是以徵调式为主,宮调式为次。”朱老师对随州民歌的收集整理功不可没,为我们研究随州民歌提供了很重要的基础性文献资料。
    随州民歌“以徵调为主”。徵调式是以徵音为主音的民族调式,徵-角的大六度音程显示出了它的大调性质。虽然徵调式音阶中缺少了主音上方三度音,但由于它的三个正音级(15 )都完整地体现出支柱作用,所以大调的特性十分明显。如随州民歌《龙船调•十字歌》,上句开头由主音起领“ ”,下句开头由属音承上“ ”;上句的落音在“1(下属音)”,下句的落音在“5(主音)”。三个正音真正起到了担大梁的作用。
    随州民歌既然以徵调见多,它的音乐动机也就以56、65,53、35见多。我还发现,随州民歌的音乐旋律,大多在所谓的和弦规则下运行,我说的和弦不是指诸音同时发声,而是指分解式的和弦状态展开。我们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梁山调为例(例四):梁山调为宫调式(大调),在五声音阶中,三个正音中却缺少下属音4支持,全靠主和弦(Ⅰ)135担大梁。请注意,参与主和弦系活动的还有Ⅵ 13,它的三音、五音正好与I的一音、三音重合,所以它常被视为Ⅰ的随从者,但在此曲发展进行中Ⅵ却显得异常活跃,甚至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意味儿。而且起句即
    ,6出现七次,这就使整首曲子有一种偏向小调的意味,显得特别优美和富于情调。徵调式的《杨花扭》(例三),小调倾向更强烈。其实,在五声音阶中,徵调最符合西洋大调式,主、属、下属三正音齐全,然而五声音阶中4、7是缺位的,这就造成主和弦只有根音5和五音2,三音7缺位,故显得有些空。参与主和弦系活动的Ⅵ,只有根音3,三音5,也缺少五音7,显得有些飘。这就十分自然地把35的关系拉紧了,于是起曲便有了 ,角音占了主导地位,使整首曲子也有了一种偏向小调的意味。更具小调色彩的是,角音在行进过程中,旋律仅在大二度、小三度间上下翻转,起伏很小,于是就又表现出一种细碎的倾诉之声,与歌词所想表达的感情达到了统一。毋庸讳言,我的这种认识也是受该丘斯影响,说得有无道理,有待大家批评指正。
    (三)随州民歌多用帮腔,过门多用锣鼓点子。随州民歌的旋律为什么多在和弦意义上展开,原因就在有帮腔和锣鼓点子。锣鼓多用于过门,帮腔多用于曲尾。帮腔不是作曲者有意设置,而是一伙人在情不自禁中主动加入大合唱。民歌姓“民”,民歌的生成环境在民间,承载的是农家生活和劳动场面,传唱在旷野和山川间,自由奔放,无拘无束,这是所有民歌的共同特点。所以加入合唱的人,没有条件限制,没有人为设置,各自放开先天嗓门,哪怕再沙哑、再破锣也无关大局,以一种大自然的本来面目——竞相显示万般风采,谁也不嫌弃谁,谁也不想压倒谁。帮腔就像一个人挑草头上肩,旁边的伙计用力帮了一把那样,让挑担人感到轻松,让主唱者感到“一人唱来万人和”的那种浩大气势和满心畅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帮腔并未让外人感到杂乱刺耳,其原因就在于整个曲调在和弦方向上展开,自身就有一种和谐的倾向。如:在随州最为普及的《小扭丝》(例五),在主唱者把一句主词唱完后,衬词部分便人声锣鼓一齐上,热闹非凡!很能说明问题的是,随州有一句骂人的土话:“莫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喝(音护)彩’!”骂的就是那些没有主见,跟在别人后面起哄的人。帮腔是烘托主腔的,因为是“赶热闹”,多少也有那么一点起哄的意味。随州民歌中的“彩词”、“喊彩”等等,都是有这种帮腔的民歌。

    吴山镇新集村汪隆本(右一)等村民演唱民歌

    (四)随州民歌强调本腔演唱。对演唱随州民歌,乡下有一句土话道出了真谛:“女腔会调(dǐao)翠,男腔挣断筋。”我曾与著名的随州花鼓戏第四代传承人何相安先生讨论过,他说这也是传统花鼓戏的演唱风格。所谓调翠,就是要求歌声清脆悦耳。梁山调里有一个曲牌叫翠调,我不知道这里为什么叫翠,而不叫脆?是记录的错误,还是另有什么寓意?我猜想,翠更富有色彩和诗意,要不,随州会有那么多女性取名翠!何况还用了一个“调”字来强化翠!这就说明,女声演唱者,必须以最动人的歌声来调动和撩拨听歌者特别是男性的情绪。当然,会调翠而不能过,过了,就是吊妖!对于男腔“挣断筋”,强调的是力量,刚健,富有冲击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那种挣得颈上、额上青筋直暴。在一次聚会上,何相安先生曾随意表演了一段《清早起送宾朋扬鞭走马》,让在场人拍掌叫绝。民间邱荣明老先生的推秧草歌也有这种效果。所以,我们学习民歌,不能只看曲谱,曲谱是死的,真正要唱活唱好,没有师承不行!
    (五)在这里,我很冒昧地说一句:随州民歌没有唱响随州,也没有走出随州。这固然原因种种,但有一点是与随州音乐人相关的,即随州的音乐创作缺少本土的音乐元素。很多人,包括有些专业人士,都以为随州民歌太单调,无韵味,不动听。这话请收起!并请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把眼睛向下看,把脚步往基层迈,多接触、多研究随州民歌,你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随州民歌的抒情性极强!强到可以和任何一地的民歌比高下。我这里仅以随州的《龙船调》为例,随州的龙船调见书的有好几首,但都不及洛阳顾世国演唱的《十字歌》(见例二)的音调美,恰恰这一首龙船调又未被收进《三民集成》。这首龙船调较之利川的《龙船调》,可以说毫不逊色,甚至道高一筹。利川的《龙船调》是女腔,音乐细腻,媚态十足;随州的《龙船调》是男腔,高亢有力,阳刚气十足,而且衬词穿插迂回,曲调跌宕回环,演唱难度十分高。若比煽情,《采花调》达到的意境,更是非同一般。
    听听那柔声软气,你会只爱花吗?
    年岁较长的人一定还记得,“四清运动”时,湖北实验歌剧团编排的大型歌舞剧《亿万人民跟着毛泽东》,里面有很多随州民歌的音乐元素,最具代表性、传唱最久远的《大洪山呀山连山》(后改为《一花引来万花开》),采用的音乐元素就是《采花调》。我这里将全曲转录,让大家来品评:
    例六:
      



    请看:进入正题后的第二乐句 ,与采花调 ,几乎如出一辙。我前面讲过,56,65,是随州地方民歌的特殊音乐元素,运用之妙全在这一点的处理技巧上。随州花鼓戏的彩调都是随州民间小调,十分优美动听。《小扭丝》几乎所有民间艺人都会唱。民歌手蓝明义先生,用《杨花扭》、《小扭丝》演唱了十多首不同内容的歌,原因就在于这些调子动听,大家都会唱,群众基础好。请特别注意“扭”字,这种曲子是能让人“扭动”起来的,表演性极强。“杨花扭”在随州就是指“扭秧歌”!我怀疑这个“杨”就是“秧”,可能是在长期传唱中说变了音,或者是采录人员在记录上发生了错误。秧在随州、在中国南方特指“稻秧”。栽秧是个勾腰活,忙得腰酸背痛时就得扭扭身子,活动活动筋骨,于是就产生了“扭秧歌”。带有群众性的扭秧歌活动,一般是在忙过插秧后。一是时间上稍微闲省一点,再者忙完农事后也需要庆祝一下。真正意义上的群众化“扭秧歌”,兴起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时期。这是红军长征胜利后,从南方带到西北来的,因为陕甘宁一带不栽秧种稻,但要发动群众需要这种简单易学的艺术活动,于是就在陕北流行开来,并逐步扩展到全中国。应该说,随州也是扭秧歌的发源地,既古老,又优美,研究和发掘它的艺术特色实属当然且必须。
    一个发掘出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的地方,能够在乐坛上久久沉默吗?我们已经看到,一批有追求的音乐人正在努力冲刺,随州的音乐创作定将再创新辉煌!

    只要有空,随时就可来一齣


    大家不免要问:这种注重表意、追求洒脱、不讲规整的三句子、五句子歌,为什么会在随州如此流行?
    此前,我也曾对自己提出的“随州民歌词曲的不规整性”进行过认真批判。发现有两个突出问题,可以推翻这个立论:一是“三句子”歌符合成规,即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成三”理论。中国最早的一部经典《易经》,所画八卦,就是三画成像;所提“三才”,就是天地人。《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终将中国的“成三”理论定型化。从实例上看,写文章:凤头、猪肚、豹尾;种粮食:春种、夏长、秋收;打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词汇里有一日三餐,约法三章,举一反三……俗言中有:三伏带秋,热得眼泪溜;三代不读书,好似一圈猪;一早三光,一晏三慌……音乐上有三段式,逻辑上有三段论,军事上有三三制……成三的现象俯拾皆是。即使对犯错误的处理态度,强调的也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容忍度也限制在“事不过三”。所以“三句子”是“成三”理论的产物。
    二是初始创作的三句子、五句子歌,也许是为了突破规整的格律框框,寻找一种自由表达方式,但后来却始料不及地形成了一种新风格,固化为一种新框框,成了束缚随州民歌发展的一条绳索。这也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似乎道理凿凿,很难推翻。
    我带着这种怀疑,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多位民间歌手交谈,他们的回答都十分简单明了:一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成三”理论,何况三句子歌不多,最多的是五句子歌;二是想唱歌就随便来个三五句,不难也不费神,有腔无调也没人笑话,管什么框框调调。
    行了!“随便来个三五句”,追求的不就是一种自由表达吗?还讲什么规整不规整!
    从本质上看,是随州人的性格使然。中国素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说,我们有好几位民俗专家,从不同侧面谈到“随州无客水”的地貌特点对随州人文精神的影响。随州无客水,但随州水资源丰富,各种木船都可驶入随州腹地,既带来外地商品也带走随州特产,商品交易十分发达,同时也催生了随州文化的独特个性。这种文化个性我称之为“主人派儿”,表现为自主、自尊、大方、好客,还有些无拘无束、大里大气的样子。有“派儿”的人尽管喜欢“摆派儿”,但对外来文化也很包容,如随州花鼓戏,四大主腔除了彩调纯属本地外,奤调、蛮调、梁山调都具有外地色彩,另外还有南曲、侉腔等等,都一并吸收过来。有包容心并不是不摆谱,并不是全套照搬。主人自有主见和生活品位。好客的主人“满桌子大席”招待你,你回馈的东西,合味口的就多吃一点,不合味口的就少吃一点,或者搁置一旁留待以后再加工。肥沃富饶的随州土地,养成了随州人的“主人派儿”和大方之气,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我曾在《天下随时》一书中认真讨论过随州人这种“主人派儿”的“喜洒”性格。随州人平时口中不讲“潇洒”,而是讲“喜洒”。“潇洒”是一种浪漫情调,而“喜洒”则是一种乐观精神。一曲走红歌坛的《潇洒走一回》,随州人听了直摆头,以为那人要豁出去浪漫一阵子后就不想再活了。生活在现实中的随州庄稼汉子,决不会丢了农具去当潇洒人的“粉丝”。他们安于自己的农家生活,乐于自己耕种的土地,在推秧草时唱唱秧歌,在车秧水时打打锣鼓(当然这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活得也有滋有味。喜洒的随州人走到哪里,便把笑话带到哪里。晚上坐在草堆旁、槐树下、凼堤边,是他们最惬意的时候,手里摇着蒲扇,嘴里哼着小调,这小调有可能是即兴创作的,也可能是祖辈们传下来的……因没有任何著作权之争,也不是参加什么电视大奖赛,所以也就不拘形式、不讲音调、不顾脸面地胡唱起来。听听长达十多段六十多句的一曲男女对唱情歌《四季犯情》,你就能感觉到当时的活跃气氛。开场是男人唱,“春季里牡丹新,姐儿犯了情”,猝一听,以为是姐儿有情况了!其实不然,是男人以为姐儿“反情”了,于是便数落起姐儿的不是来。别以为乡间俗世的男人们,总爱拿女人开涮,实因封建时代的女人太不自由,以此开头,“戏”才有发展。所以乡下把这种有情节的小调,称为“二小戏”。当女声唱出了“恨不得把心肝割给你尝尝”后,男人喜出望外,便许以实物:“一买胭脂膏/二买苏州粉/三买五色花绒线/四买绣花针/五买八宝金环坠在姐耳根/六买上身大红袄/七买下身丝罗裙/八买桂花油/九买金箍子闪光明/十买木梳镜子照姐儿身。”女人也被男人的话语所感动,用尽心思来款待他:“冬季里寒三九/汤热了烧黄酒/叫一声我的郎今晚你莫走/我们俩就着圆月喝个两相守/看姐儿对你的味儿足不足。”于是六碟点心、六碗热菜一一端上来,后面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在场的人都闹哄哄地跟着和起来:“喝的醉醺醺/倒在牙床睡/睡到半夜把腿提/一觉睡到明早起。”这种荤素搭配的乡间小调,百唱不厌,场场爆笑声不断。其实这首情歌何止六十多句,周围会唱的人随时会编一段新词加进来,万福店的蓝老先生说,他给某家老人做寿时,就这首歌唱了半个时辰还有人接腔。随州地域有个专用词叫“日白团”,获得这个尊号的人,很吃得开,很招人喜欢,其实他们都是随州人的喜洒性格催生出来的地方能人!潇洒人就没有这种东西了,他们玩的是个人心跳,招摇的是稀奇古怪,一阵疯狂后随时又会陷于颓丧。喜洒人的喜打心里来,洒往四方去。喜洒人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状态,在现有的环境中尽量活得快活。喜洒人对生活的态度始终是积极的,尽管有苦也有痛,却从不叫苦连天!他们有气能自醒,有苦能独饮,累了大大地吼一口气,愁了长长地放一声歌。随州人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欢乐情绪,尤其是灌两杯酒后。这就是三句子、五句子畅行于随州的人文基础!
    随州人对五句子歌的喜爱几乎形成了一种“全民运动”态势。这不是夸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在“四清运动”以前,这种态势还存在。一辆水车架在河边,那里会一天到晚歌声不断;一帮社员在大田里推秧草,张三唱罢一曲,李四马上就会接上腔,王五恨自己没有抢前,或许会挖一坨泥巴飞到李四身上去呢!唱歌真成了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太阳一出照大河,耳听人家在唱歌。三步两步跑过河,先听人家唱什么,再陪人家唱个歌。”当年就是这种景象。农村像老邱这样的人,一喊一大阵,一走一大排,歌声不歇,笑声不止,赌起狠来,还押上工分来比高下。
    随州之所以流行五句子歌,还应归因于固有的文化氛围。李白的五句子《荆州歌》,已映衬出随州五句子歌的久远历史。从我们收集的这本歌集里,也能反映出这种文化氛围的浓烈程度。“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一天不把山歌唱,愁得少年白了头,人到老年万事休。”这里不仅述说了五句子歌的历史,点明了唱五句子歌的意义,也透露出不甘“老年万事休”的共通心境和形成爱唱五句子歌文化氛围的真实原因。为了不白少年头,唱歌当然应从年少抓起。“十七十八正唱歌,我怕声音不调和,喝了三杯调和酒,人不调和酒调和,调和声音好唱歌。”到底年少底气不足,以这种“美酒佳肴”造势,一是壮胆子,二是亮嗓子,同时也反映出他衣食不愁,时间充裕的经济状况。然而阳光雨露并不会洒到每个角落,也有经济条件不够好的,但处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穷人也不禁会唱歌。“二十岁的小伙好唱歌,人说他是穷快活。我一不唱歌混饭吃,唱着做活好快活,会唱歌儿好处多。”试问好处多在什么地方?唱歌能唱饱肚子吗?当然不能!这要靠生活信念作支撑:“太阳出山星儿稀,莫笑穷人穿破衣,十指尖尖有长短,树木琳琅有高低。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就告诉我们,有积极生活态度的人,能披星戴月干活的人,决不会饿得肚脐眼贴到腰椎骨上,而且好日子迟早会到来。这就是随州民歌的文化精髓。
    由于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随州造就了一批顶天立地的大歌师(请参看刘大业《涢水祭祀歌》,程卫国《随县锣鼓演唱》),这批歌师能走红,当然也是随州人捧出来的。“仁兄唱歌好声音,一下吹到北京城。文官见了把位让,武官见了把酒斟,杯杯先敬唱歌人。”把歌手抬到那么高的位置,有两把刷子的人谁不想在歌场上露一手!以前,随州人凡遇红白喜事,都要请歌师来唱歌,有条件的,还要请几班子歌师来赛歌。最考验歌师本领的是赛“盘歌”。盘歌,顾名思义,就是互相盘诘,一问一答,一方总想把另一方“盘熄火”,一盘就盘好几个时辰,盘得对方没有一点气焰了,胜者就算状元歌师。这就要求歌师们事先必须精心准备。“闲谈几句不算歌,山中毛桃难解渴,解渴还是要井底水,唱歌还是要把书本摸,书本上的词儿才是歌。”所以读书很重要,毛桃似的粗劣词句干涩刺人,人们不喜欢,真正能解渴的还是有学问人编唱出来的歌。所以,有本领的歌师都是要花大力气、长时间来做精心准备的,《一心要写五句子歌》道出了创作者的艰辛和努力:“吃了饭来把碗搁,手搬椅子拦门坐。拿起羊毫笔一杆,十指尖尖把墨磨。一心要写五句子歌。”
    说了这么多,却都是过往景象!而今民歌衰落已成必然趋势。我们不能怪基层文化部门重视不够,也不能怪政府机关投入不够。机械化让一切笨重的农业生产工具失效,水车被劈开当柴禾烧了,秧耙子齿锈成废铁扔掉了,90后的小子们想见见实物都寻找无门,他还能随你去学唱车水歌、推秧草歌?天方夜谭!
    然而,收集整理随州民歌的工作还得作,犹如整理唐诗、宋词、元曲,它们的盛世已过,但它们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精神尚存。尤其是民歌音乐,它不依赖于车水、推秧草之类的歌词而可长久生存。所以我们在聆听那些渐去渐远的随州民歌时,应尽力追寻它的文化精髓和生命意义。衷心希望各位读者在品读中能发掘出更多宝藏,时时推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
    附谱例:









    例五
               小 扭 丝(一)  刘凤兰 演唱
    1=c  2/4  选自花鼓戏《葛麻》中马金莲(花旦)唱段  朱玉梅 记谱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10 10: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县灯歌的艺术特色

    ——为刘忠芬、徐太华《随县灯歌艺术》序

    蒋天径

    灯歌,是灯谜的一种。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猜灯谜,亦称打文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各地说法不一。随县则把谜语称为雅谜(也有人释“哑谜”),即一种脱俗的猜谜游戏,比拼的是智力、速度和知识面;又把灯谜称为灯歌,即两句以上且押韵的谜语歌,这里,亮歌喉便成了出谜人的首要条件。朱玉梅在其主编的《随州花鼓戏音乐》一书中讲:“随州花鼓戏音乐,最早源于涢水、府河一带的灯歌、薅草歌、车水歌、栽秧歌、小调和部分寺庙中的经歌等。”哇,灯歌竟成为一个戏种的主打唱腔!可见其音乐之美和表现力之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洪山锣鼓》传承人徐太华先生又是另一番解释。他说,过去穷人家穷事忙,都是起五更睡半夜,而娃子们害怕又不肯单独睡,大人们为哄娃子玩,就打雅谜让他们猜,这既能醒瞌睡,又能提高娃子们的智力,所以把这种雅谜叫“灯话”——灯下逗娃子玩的话。先存此一说,以备后人考证。
    徐太华.png          

    《随县灯歌艺术》作者徐太华(左一) 刘忠芬(左二)

                                                                                                                        一
    查古《随州志•风俗篇》(同治八年版),我们发现了下面一段话:“上元前三日,剪纸为灯,缀以五彩或架彩横棚于衢,而垂灯其下,或藏诗谜以试推测,或聚族为龙灯,或披锦为狮猊,咸鼓吹导之,自十三夜十四夜为试灯,十五夜为正灯。檀板度曲箫鼓相答,火树互角卜夜为欢,至十九日方止。”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剪纸为灯”,“藏诗谜以试推测”。这就为我们的“灯歌”找到了注脚——彩灯上藏诗谜让人猜。往往这种猜还带有“檀板箫鼓”,并“度曲相答”,是要唱着来“互角为欢”的。这即说明随州的灯歌历史悠久,亦体现了随州百姓的聪明才智。
    随州灯歌的历史到底有多久,没法说清楚。《吴越春秋》上记有一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沈德潜《古诗源》卷一收录此歌并引录《文心雕龙•通变》语说:“黄歌‘断竹’,质之至也。”认为是黄帝时期的歌,质朴到了极点。唱出这首歌的人叫陈音,楚人 。陈音的具体住处尚不清楚,但离不开鄂湘之地,说不定就在随国邻近的地方呢。蔡靖泉先生认为:《弹歌》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发端意义和开源作用。”本人认为,它也在灯歌史上具有“发端意义”。我们不看题目,只读诗,那不就是一首灯歌!诗是谜面,题是谜底。
    随县人喜欢灯歌,不是一般的喜欢。它被刻录在寺庙的碑壁上,书写在民宅的门墙上。草店镇柯家寨、楼子塆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图一)。随县人推秧草,“互角”对灯歌,一整天可以不重复。车秧水时,五人头的水车上,五个人轮流出、对,会出、会对(猜)的可以歇脚。节庆时打锣鼓,歌师们对“盘歌”,张师傅下了李师傅上,唱出的灯歌是一串串一套套,听灯歌的人是一群群一阵阵。盘歌实际上是“盘”歌师,盘熄火的(输)就认胜者为师傅,赢在最后的就称歌状元。要说随县灯歌的特色,最大的特色是参与的广泛性。歌师们在盘歌时,一时卡壳,台下聪明的观众就有可能“承头儿”喊上几句,能引得台上台下一片喝彩声。

    灯歌出自民间,具有强烈的、甚至呛鼻的人间烟火味儿。俗,是它的生存环境,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尽管它俗而又俗,俗得可笑,但决不是俗不可耐。当然肚脐眼以下的灯歌也俯仰皆是,但聪明的随县灯歌创作者很巧妙地回避了这个低俗问题。“站到合拢,坐到撒开,离屁股不远,不准瞎猜。”十分明确地告诫你,要往好处猜。谜底是“折叠椅”,一个很普通的常用小家具。“肉笋对肉缝,白浆往里送,双手撸屁股,乖乖你莫动。”这个谜面中没有强调“不准瞎猜”,但打灯歌的人,会补上一句:“说丑话,剷嘴巴”,你得往正路上猜。原来谜底是“娃娃吃嬭(音mi,即母亲)”,很文明的。然而还是有很多灯歌不能入眼。我们的作者深入到民间,采集到四千多条,为什么只剩下如今的上千条?编审时,我们不得不忍痛剔除那些过于肉麻龌龊的,或者有辱残疾人的,或者早已过时而毫无生命力的段子,经过净化再净化,才成为目前这个样子。
    然而我们要研究随县灯歌,这类段子就不可能不出现,因为它代表了一种艺术手法,应该得到理解。
    灯歌除了俗,就是唱,这是随县灯歌的两个最基本要素。然而“盘歌”、“打喏吙”(推秧草歌、车秧水歌)之类的唱亦有厌倦之时,最让人们一呼百应、百唱不厌的是那些有情调、有细节、谜语夹杂在情节中的灯歌。譬如《十写》,从内容上分析,它其实是一首情歌,讲的是一位小姐因思念情郎而悄悄写信、请人送信、感动情郎回心转意的全过程。但它的尾声是一个谜,民间又把它归于灯歌。它的开篇第一段是:“小小幺姑娘,坐在绣楼上,茶饭不进脸皮黄,一心想情郎。”这种灯歌,只要有人一起头,就有男女老少围拢来,能唱的唱,不能唱的就跟到一路喝彩,场面很热闹。唱上三段开场曲后,就要唱写信了:“一写奴的恨,你嫖奴奴不肯,双膝跪在地埃尘,心软才答应。”再写她的怨、她的痛、她的思……这个冤家的罪孽数不清,写不完,总算写了十来条,然后是“书信写起了,拿到手中瞄,恐怕字句写掉了,惹得情哥笑。”就这质朴的几句话,你便可以看出那小幺妹的娇态、执着和对情哥的一片痴情。随后该请人送信了,请谁呢?“隔壁的幺兄弟,他是我的知心的,把他接到家里去,攘个便饭吃。低头进厨房,腊肉取一方,红花美酒着冰糖,求他去接郎。”信送到了,她的真情终于打动了那个负心郎,他被接来了。于是小幺妹满肚子委屈、怨恨,夹带着调情打趣,一切都毫无顾忌向他泼去:“自从你走了,三天没得两天好;不是头痛脑壳烧,力气不来了。街上医生多,都是个内外科,湖南湖北都走过,没得那种药。” 大家都来猜啊,她要么事药呢?谁才能医得了她的病呢?“红针白药真实货,打了一辈子不发作。”谜底不言自明,于是引来一场爆笑。这种荤素搭配的乡间小调,其实算不得纯粹的灯歌,可随县人拿灯歌调子来演唱,也就名正言顺地归入灯歌了。

    周修善老先生(左一)的灯歌引得大家哈哈笑
    但也有大量不唱的灯歌,它一般藏在故事中,随着故事的发展情节被讲故事的人讲出来。但它必须有韵,像歌。譬如《司务长进货》,讲的是一个工厂里的司务长,骑着摩托到生活门市部去买生活物资,他来到柜台前,营业员满面春风地问他:“同志,您想买点么事?”司务长说:“请听好:‘沉底消,水上漂,喳(张)着嘴,弓着腰。’”营业员听后忙说:“好,你要买多少啊?”司务长又说:“一两半,二两半,三两五钱,四两半,再加四两你去算。”营业员把货物称好后给了司务长,司务长接下货物问:“同志!你看得多少钱?”营业员笑着说:“我们按‘分’计算: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加八,八加七,十九加十一,合拢来,再乘上二加一。”这位聪明的司务长二话没说就如数把钱交给了营业员。你知道他们的谜语说的是什么?买的东西是:盐,油,花椒,生姜;斤数是3斤;钱数是3元。这里的重量有点费猜,它指的是十六两制的老秤,没有这种生活阅历的人,一般是想不到那儿去的。
    这类灯歌占据的比例很大,本书只收录了一小部分,皆因其太荤而不能入眼才被舍去。


    其实大俗中有大雅,那种生动,那种高度具象化的灯歌,是书斋中无法产生的。“昨日到你的府上,听到你屋里鬼吭,一瞄眼睛长在手上,牙齿长在肚子上。”谜底是“櫑子”,一种整米的工具(图二)。“昨日到你的府上”,是多么尊重猜灯歌的人啊!可突然语锋一转,“听到你屋里鬼吭”,一下子让你毛骨悚然。难道真是在闹鬼吗?再“一瞄”就清楚了,原来是在推櫑子整米。整个谜面有声有色,有比有兴,修辞效果十分好。又如“小时青,老时黄,结成一对巧鸳鸯,送君送到千里外,死不带我回家乡。”听后第一感觉就是一首很凄厉很优雅的诗,雅谜之雅全部体现出来了,谜底竟是最不起眼最卑微的老式“草鞋”。没有乡下生活的人,你怎么会猜到这方面来!一把稻草从青到黄,后来被人打成了一双草鞋(鸳鸯),主人穿着它出远门干苦活,穿破了就随便扔到大路旁,连回看一眼都不可能,怎么会把它带回家乡去?惨味儿啊!然而一双破草鞋,灯歌创作者却以最深情、最痛惜的拟人化口吻描述它:“小时青,老时黄,结成一对巧鸳鸯”,开篇给人一种青梅竹马的感觉,终了却是“送君送到千里外,死不带我回家乡”,一片忠贞和辛劳的后果则是被遗弃,怎不令人肝肠寸断!
    文字灯歌之雅,不仅是教人识字,更重要的是教人知礼。“言说是青不是亲,二人土台说原因,三人骑牛牛无角,草木之中有一人。”谜底是“请坐奉茶”。此谜的奥妙就在句句不离人,人际交往必须以礼相待,所以提示语是“打人际交往中的四个字”。这就是此条灯歌的真实意义。“二人力大顶破天,一女难种半边田,八王在我头上坐,千连田土土连千。”谜底是“夫妻義重”,强调夫妻间要情深义重,面对任何困难也能克服。当然人人都有忧伤之事,以灯歌的形式诉说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穴下有弓又有身,春去三日不见春,淮漢二人双无水,橋去天木運去軍。”以“弓”“去”“不”“无”等负面否定词汇来烘托气氛,给人以满目萧条之感,原来谜底是“窮人難過”。全是繁体字,一看就知道出自解放前。
    随县的灯歌也富有时代性,而且能跟进形势,带有政治色彩。“航行用手不用船,羊头狗尾且相连,推去佳人暖日暮,十月十日庆团圆。”谜底是“抗美援朝”。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羊头狗尾且相连”,指的是“美帝国主义”(美,上羊下大。这里故意将大错说成犬),是一个“挎羊头卖狗肉”的角色。这是过往之事,无碍当今大国外交。
    兼具思想性和颂歌色彩的灯歌,在随县也比比皆是。“一字看来近似手,胳膊右伸顶宇宙;绿水清清永长流,四季花开幸福有;红日圆圆初昇起,灿烂光辉照全球;花开朵朵化为蜜,黄金两两归国有;泰山极顶观日出,名山无言誉九洲。” 这个灯歌很好猜,每两句一个字,谜底是“毛澤東萬岁”!繁体简体字兼用,一看就知道产生于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一年间,当时正值第一批简化汉字推行,繁简并用十分正常。更有趣的是,这首灯歌出自一个村支部书记之口,此人便是徐太华——现今八十六岁的随县《打锣鼓》传承人,也是本书的作者之一。他创作的锣鼓词、小戏曲、灯歌、故事等等近五十万字,以一个很雅致的名字《闲无事笔记》记下点滴,让人看后啧啧连声,叹为观止。这个一辈子忠诚党的事业的普通党员,在他任村支书时,很受群众尊重。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没有在群众面前干巴巴地喊口号,总是以各种文艺形式包括灯歌谜语等寓教于乐。我们问他创作这首灯歌的体会。他说,能顶起宇宙的还能有谁?只有伟人毛泽东!能让好日子长流水、幸福如花开四季的又能是谁?也只有伟人毛泽东!只有“萬”字有点难猜,“花开朵朵化为蜜”,花化成蜜了就只剩一个“艹”头,“黄金两两归国有”,借用了农村写在扁桶、箱柜上的一个连体字 , 稍微想想也猜得出,最后那个岁字,“泰山极顶”就是山在上面,“名人无言”就是名字去掉口写在下面,即使这个字猜不到,合音也合出来了呀!他说得哈哈大笑,我们也哦哦连声跟着一起哈哈大笑。
    乡野间藏龙卧虎,世俗中有雅士贤达!


    随县灯歌有其独特的文化个性,也具有汉语谜语的诸般共性。只不过随县的灯歌所展现的共性更加生动与圆润。“飞虎将军到蔡(菜)州解粮,打从延(檐)州过碰着黑脸大王;我这里架起红云大炮,他那里摆的是黑棍短枪;要不是我的身手武艺高强,险些子难回到我的家乡。”谜底是“蜜蜂和蜘蛛”。这里就很好地应用了谐音“蔡(菜)”、“延(檐)”两字,尤其生动且亲切的是,制谜者把自己纳入其中,当然是以正面角色出现,反衬的黑脸大王的住处、武器也描写得很细致具体。这样就使得猜谜人渐入佳境,引领他从矛盾对立的两面来捕捉谜底。当他猜中后,绝对会捧腹大笑,畅快无比。

    作者刘忠芬(左)向村姑学灯歌

    讽刺和隐喻也是随县灯歌的常用手法。不过,有风险因素存在。诗人皮日休就因此丢了脑袋。据说,在公元881年,黄巢带兵攻入长安即黄帝位后,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命天子”,欲作谶语一则,这件事便落在了皮日休的头上。于是皮日休便用谜语的手法作童谣一首:“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因为黄巢的头发卷曲, 以为皮日休在讽刺自己,便下令将皮日休杀了。一代巨星就这样殒落了。上世纪四十年代,随县有一位在外地干事业的人叫杨海屏,许多年没回到故乡,家里出了事情也找不到他的人。于是便有人制出一个灯歌来讽刺他:“每逢人人笑谈,三点涢水不干;门户一点不顾,并与禽兽一般;若问我的名姓,乾勿木是俺。”制此谜的人也不知是出于嫉妒,还是出于正义,反正杨海屏心胸开阔,没有回乡进行报复。
    锣鼓歌师演唱的盘歌灯谜,是随县灯歌的绝唱。往往一个字谜反复点题,一个音韵一贯到底。不仅让对手歌师猜,也让周围的听众加入进来猜。
    甲:“木兰杀出黄岭山,黄忠勒马把路拦,丢了靴帽田公子,不要双脸想苏三。”谜底是“横”。第一句有“木”有“黄”已点得明明白白,第二句又点出“黄”来,即用了反复又用了所谓的“藏头诗”手法,第三句田公子丢了靴帽,还是个“黄”,第三次重复,你总该猜出来了吧!当然也可拆开猜,第一句是个“木”,第二句是个“廿”,第三句是个“田”,第四句是个“八”(脸的繁写是臉),拼起来就是横。很精彩!
        乙:“王元同路去游玩,玩耍用了这元钱,金龙公子玉龙院,去了一直是苏三。”谜底是个“玩”字,手法技巧与甲同。
        甲:“一二三的一二三,分开四面都是山,单脚本是天干首,独角能够申上天。”谜底是“田”。反复再反复地述说,不怕你猜不到。
        乙:“坤山谴去土行孙,申公豹反周出兵,由金达拦路掉尾,玉川丢盔去逃生。”谜底是“坤”,仍是异曲同工。
    我将这首盘歌灯谜全文录下,请读者自己分析。
    甲:“金莲勒马在观阵,小将出兵上顶门,月娥心中正胆怯,八贤王他来收兵。”谜底是“鎖”。
    乙:“贝多分离亲夫人,皆因是点小事情,比干半身而去世,白素贞在断桥分。”谜底是“赊”。
    甲:“上头站着白素贞,下跟臣相王严玲,去了一直三太子,减去一横二郎神。”谜底是“皇”。 以上基本上是一韵。
    乙接下来就换韵了:“一个昭君去和番,三国貂婵用连环,黛玉她把相思害,宝玉要把黛玉缠。”谜底是“姦”。
        甲:“王字无底是比干,干下一横王宝钏,君王国宝是玉璧,点头刘备坐西川。”谜底是“主”……
    随县的灯歌艺术特色,我们仅抓到了一点皮毛。这里暂辑录一册,请读者自己品评。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10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残存古建筑的文化价值

    ——为程卫国、吕雄辉《随县民间建筑》序


    蒋天径



        这本厚厚的《随县民间建筑》,以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记载了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居、祠堂、会馆、寺庙、桥梁、山寨等近古建筑残存物。我们不无遗憾的是,在整个随县大地上,几乎找不到一座完整的建筑实物原貌。这也不能责怪谁,因为人人都有权享受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成果,简陋晦暗的老旧建筑实在不入时,若有人仍顽固坚守在里面走不出来,只能显示他的贫穷或古板。如此看来,我们应该为这种变化而欢呼。幸好,现今国家又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就不得不让我们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这种保护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随县民间建筑》作者程卫国(左) 吕雄辉(右)


    在此,我们选取了几处最有代表性的残存民居,来细品一下它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质。

    (一)草店镇碉楼

       

     草店紫金山村双楼子塆青砖碉楼      草店白鹤子塆土砖碉楼


    上图一个是青砖碉楼,一个是土砖碉楼,都摄自随县草店镇。草店的楼子塆多,什么单楼子塆、双楼子塆、小楼子塆、大楼子塆、上楼子塆、下楼子塆,少说也有十来处。那都是过去乱世“乡民自保”的杰作:有条件的大户人家起砖楼,条件不济的小户人家起土楼。看来看去,还是紫金山村的这个楼子塆最有看头。这个楼子塆曾有过八个碉楼的历史,现在毁得仅存一个了,命运如其他村碉楼一样,被闲置而无他用,因而也无人看管。这个楼子塆人的气质、谈吐,以至整个乡风都不一般。这不一般一定有其不一般的人文环境。一说大家都知道,明末参将宋之彦就住在这里!同治八年版的《随州志》中有大段的文字记载,称其“慷慨好义,素为乡里所推服”。而我们更想知道的是野史,是流传在乡民口中的宋之彦,这可在《随县地名掌故》中找到一些影子,只有这些被他们认可了的精神元素,才能在这里代代遗传。

    碉楼已朽,当年修筑碉楼人的精神是不朽的!

    (二)吴山镇刘家老塆



    掩映在树棵间的刘家老塆


    刘家老塆被一片乱石包围。此颗深藏在乱石堆中的璀璨明珠,早已被抛弃。这应了乡间一句老话:“随州人不识货,拿着乌金当位坐” 。刘家老塆祖上置下的这片产业,如今已被闽商石业巨贾砸破,明珠被掩埋在尘土中,想寻找它还真不容易呢!


    塆前被采石削去的山顶:人们获得了物质财富,却丧失精神家园


    2016年深秋,我们沿着小溪,踏着一条石板小路前行。溪两岸种满了枣树,红透了的硕大“秤砣枣”,掉在地上无人拾取任人踩踏。来到小桥旁,一棵巨大古枣树躬身相迎。走进塆内,眼前全是野麻、荒草和藤蔓,房舍破败不堪,院子里甩了几辆半新不旧的摩托,轮胎全瘪。可见主人已经发达搬迁,扔下此等“小物”也不足为惜。只有红色巨石垒砌的垣墙(实际上是寨墙)还显示着它昔日的强悍与辉煌,我情不自禁地爬上去,转身张望,刘家老塆虽破败却仍显示出老者的风度、威严和沉稳。下得垣墙,是一条人工沿石壁开凿的宽阔山道,壁上生长着的古老板栗树,也一应朝向村庄。

        



      刘家老塆拱桥边的护村枣树        后山路边的护村古栎树


    族长(酋长)似的老疙瘩精(筋)       怀身大肚状的孕石树


    我一下子悟出了刘家祖上的用心:“人心所向!”以树喻人啊!古树的姿态全是人工所为,家族文化就隐藏在这不言树木中。更富于人文意味儿的是:老塆把碉楼建在塆后制高点上(据说碉楼拆除时间不长,大炮现藏县文物馆),所谓“门楼迎客,碉楼防贼”,门楼与碉楼必须分开。怪不得门前拱桥边有一棵躬身相迎的枣树呢,那是在问候:“客人您早!”另有一义是:“人勤春早”,它在劝勉大家勤耕苦读呢!明白人懂,糊涂人窘。文化传统一半靠传,一半靠悟啊!


    (三)安居镇五昌书院


         五昌书院鸟瞰         燕腹檩柱的复杂结构


    安居最佳看点是五昌书院(燕子楼)。九街十八巷是一个整体,品相还有待打制。再者,九街的说法外地专家还不认同。2013年,我在接待原省作协主席刘富道先生、省民协主席傅广典先生时,他们问我:一条直肠子街能叫九街吗?至多叫一条大街!随州城内的大十字街、小十字街、玉石街、聚玉街……那才可以称九街、十街什么的。我一时还答不上来,因为我还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走进五昌书院,他们却惊呆了,伸出大拇指说,这可能是中国的唯一!

    它唯一在什么地方?

      五昌书院为明初安居大户韩富兴所建,其父韩品三经商有道,且寿高福大,竟活到了五世同堂。为此韩家决定修一座堂,便聚集当地学问大师和建筑高手,以“五世其昌”为主题,设计了一栋“燕子式”结构的三级进深堂院。堂院坐北朝南,三间口面,三进两院,地基由前向后逐级升高,呈俯瞰式;前房似燕喙;中房宽大,似飞燕展翅,而且正堂两边的厢房山墙呈半圆形,酷似燕腹;后房无拖檐,似飞燕之尾。此“燕式”设计寓意有二:一是取明朝文徵明之《戊午元旦》诗:“百岁内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玄”之意,以颂其父之德寿;二是取《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氏之事:“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这是一种期盼,希望后生官运亨通,财源滚滚,世代不衰。房子盖好后,韩家没有入住,而是做了书院,那是因为要达到“五世其昌”,不读书不行。尽管韩氏家族世代都是读书人,却并不致力于做高官,而是精心聚集财富,始终保持安居首富地位,十几代不衰。最让人称奇的是,居住此房的人家代代人丁兴旺。现今的房东张家安2子2女,其孙女竟为北大博士生。住于房尾的另一张家,也是儿孙满堂,事业各有千秋。

    五昌书院的深层文化意蕴在“燕”,古燕字写作“ ”。“ ,请子之候鸟也。”《说文解字•乳》上记载:“明堂月令:玄鸟至之日,祠于高禖以请子。故乳从 。请子必以 至之日者, 春分来,秋分去,开生之候鸟。”原来燕子是开生之候鸟,燕至之日(春分)是到高禖祠去“求子”的最佳时间。这也算中国习俗文化的一部分,相传古代商王朝的先祖契,其母简狄就是吞燕卵而孕契。


    环潭镇街心的燕子窝


    随州人至今还尊崇这番道理。尤其对燕子格外看重,而且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你去农家串门,可以看到,家家都在屋檩或墙壁上钉有一块小木板,那是专门为燕子衔泥做窝用的。而且为防止猫、蛇偷袭燕卵或乳燕,有的人家还在燕窝周围札上刺荆。燕子是候生鸟啊!哪户农家不希望人丁兴旺!燕子也很通人性,来年它还会飞到原来的主人家继续生蛋菢儿(见图)。根本没有那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薄情寡意。燕子也属那种两情相守的忠贞夫妻鸟,失去配偶的单燕大都是孤寂地度过一生,这一点很让人敬佩。当然大家最喜欢的还是“龙燕”,它不会把屎屙在主人屋子里,即使是幼燕也待老燕回来后再屙,让老燕衔出去丢在野外;“屎燕”就没有这种讲究了,往往把屎拉一地,很脏很讨厌。但即使这样,主家也能忍下,无非每天多打扫几次罢了。随州有很多地名叫燕,天河口有老燕窝,环潭千兵畈有大燕窝、小燕窝,庹家竟然还有一个燕子城,我简略地统计了一下,随州叫燕的地名不下于20处。随州也有很多人的名字叫燕,尤以女子为多,这里面固然因燕有美丽的羽翼和明亮的歌喉而讨人喜爱,而深层原因则是期盼那种“简狄吞燕卵而孕契”的故事能再度重演!不要以为是笑话,愿望总是美好的、积极的、令人快乐的!

    (四)洛阳镇九口堰



    九口堰“青砖挂斗”的清代建筑

    九口堰因其为革命遗址而保存完整,现在做了新四军第五师革命纪念馆。这里不仅有名冠全国的红色旅游文化,也有不可多得的随派建筑文化。当今人们动不动就拿“徽派”风格谈建筑,这实在令人可笑。此地非彼地,我们是鄂派,是“随派”。“青砖挂斗”是典型的随州建筑术语,指的是青砖所砌的空心墙。现在的红砖平房,墙体结构仍沿袭这种建筑风格。随州人也习惯住平房,因为这里四季分明,潮气不大,更重要的是方便劳作。有钱的大户也盖楼房,但不高,一般是在一层的基础上,加盖半层或“壮”一点,所以称“壮楼”,也有人称“妆楼”,即小姐住的闺楼。这些都是随州典型的建筑术语,一套一套的,我们岂能忽略!

    (五)吴山温氏祠的防火墙


    温氏祠厢房的防火墙


         温氏祠防火墙            徽派防火墙


    我们平常所见的防火墙(封火墙),大多数是一种马头墙,这是汉民族建筑的一种风尚。但为什么做成“马头”型?也是各有各的说法。最权威的一种解释是,马,是一种吉祥物,成语中的“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等,都体现出汉民族对马的崇拜与喜爱。马头墙的作用,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

    温氏祠的防火墙则是另一种风格,马头是一种虚拟,而马脊明显是波浪形(水)。这有两种解释:一是“以水克火”,表达的是五行“相生相克”理念。实际上,大多数象样的古宅院,院中都有一个盛满水的大坯缸,这是地面上的实效防火措施所需;而屋脊上构建一条龙,是从天上虚拟一个“水克火”的镇宅吉祥物。第二种含义是,强调族人要有龙马精神。龙本身就是各种动物的综合体,龙头即取像于马首。在建筑实用中,屋脊已经有龙镇守,两侧的防火墙就只能由低于龙的其他水族神物来护卫,这就是温氏祠防火墙虚拟马头的用意。也可称一绝!

      (六)普通民居

    应该好好地谈一谈普通民居,这是我们的根基。这里选取的几处普通民居其实一点也不普通,它们的杰出恰恰代表了最底层劳苦大众的聪明才智。

    (1)曾家畈石寨与桃源村石墙

    曾家畈位于太白顶风景名胜区西南侧太山村山冲尾部,原建筑群落四周均用石条、石块砌有寨墙,并设有东南西北四个寨门,寨内房屋纵横交错,住有近百户人家。1947年,这里曾做过共产党桐柏军区卫生部和军区医院。下图是曾家畈居民区院落北门(正门)内侧图,全为石块砌成。


      草店佛子洞西来阁,整个建筑未用一根木头,全用石条砌成,亦堪称一绝。


      随县民居中亦有石屋,但多被毁弃,残存的几处石屋,亦不典型,故未收录。这里不妨讲讲武胜关镇桃源村,他们地与地相连,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相同,以此显示和映照随县石屋建筑的风格特点。


    桃源村彭二塆


    石墙上的石钮桩


    桃源村以桃与杮闻名,但更具特色的是民居建筑文化。这里的泥瓦工匠们的独特创造力就在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桃源村夹在两山之间长长的冲谷里,土壤含沙量重,建房不宜打土墙,也不宜建土砖墙。但山上石头多,且石质坚硬,用于建房,则经久耐用。但建筑工艺要求极高,这里一两句话也说不明白。但最大的疑问是,墙体上每隔几块石头,便有一块像钮桩似的石头突显出来,这是为什么?有人说是为了搭漂板,方便砌匠砌墙;有人说,为了节约材料,从山上打一块石头不容易,不规则的石头也得砌上;还有的说,是为了锻炼人的手脚力气,“扒壁子上墙”指的就是这种墙,这最后一说也太离谱了。而实际上,它是一种力学原理的具体运用!这里面学问深深,科技含量很高,需要专家与当地的泥瓦匠紧密结合,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

    (2)小林镇沙地塆


    坐落于山坡上的沙地塆全貌



        沙泥墙断面            沙地塆的沙土地面


    沙地塆不是建在一片平坦的沙地上,而是建在一个山头上。山上没有石头,全是黄土拌砂子,像人为堆砌的沙土包子。这是一种什么地貌,又是怎样形成的?这得靠地质学家来作详细阐述。这里住着几户张姓人家,村妇联主任张立清就是从这里出嫁的。在一次方言调查会上,她突然讲到,她爷爷是周围几十里铲泥墙高手,能把干定性的毛毛糙糙的新泥墙铲得光光溜溜的,至今那把铲锹还保存着。后来我们专为看这把铲锹去那里,遗憾的是铲锹放在她弟弟家,而弟弟门上“一把甩”,一家人都去外地打工了。但我们看到了濒临灭绝的“沙泥墙”。这在过去不算稀奇,沙泥墙的工序也不难。把沙土翻匀捣细,泼上适量的水,再加入适量的稻草,然后人和牛进去踩,踩得越熟越有筋丝越好。再请砌匠垒墙,墙干后布上檩条椽子盖上瓦,于是新房落成。铲墙是后来的事,属于装修程序,一般选在闲月少雨的季节。所用铲锹有点像随南农村用的花锹,只不过中间多了一道“砍刀”。

    据村民讲,这种沙泥墙比熟砖墙还耐用,熟砖墙砌厕所,上硝后一点点掉,而沙泥墙不怕。我们看了几段毁弃的沙泥墙,经过二十多年的日晒夜露、风吹雨淋,仍坚如盤石。真了不得啊!

    (3)吴山新集的芭茅房(亦称巴茅房)


    芭茅房全景



    芭茅房顶上的“翻毛鸡儿”


      上图还不算正宗的芭茅房,它已经“贵族化”了,但最突出的特点“翻毛鸡儿”还存在。真正的芭茅房工序也很复杂,但最重要的不是拼技巧,而是拼力气——备料。虽然是穷苦人盖房,用料简单,但若不备足材料还是不可以动工的。芭茅房主要是指房顶用材,檩子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要更牢实,因为它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椽子无需正规板材,竹子、黄荆条、树枝、豁皮都行,无非是要排密些。再上面铺桃木秆(高粱秆)、红毛坠(茅草)等,然后糊上泥,泥是土拌石灰和成的,很讲究,不干不稀,能匀匀地巴上茅草,使泥草浑然一体。泥上再巴瓦,上下两巴,要不怎么又叫巴茅房!巴茅房只铺沟瓦,不铺盖瓦。之所以沟瓦称为“翻毛鸡儿”,是因为它极像农家喂养的一种“翻毛鸡儿”——毛不顺长,翻着。比喻十分形象,农家气十足!芭茅房所节约的材料主要就是椽瓦两部分。其实上好的“翻毛鸡儿”工艺也很讲究,行话叫做“清边瓦”,铺上去清丝严缝的,雨雪都钻不进去,这种瓦也只有一流的窑匠才能烧制得出,所以它比“毛边瓦”贵。其实那种粗糙便宜的“毛边瓦”也能凑合上屋。选材好坏也看个人经济实力的强弱。往年这里的富人也有盖芭茅房的,因为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适用性很强。

    上图是我们农民作家李旭斌的住房,如今他搬进了城,留下了这套“模特”芭茅房供我们研究欣赏。

    (4)三里岗镇刘店“古陴”房


    古陴正面



    古陴背面


    “古陴”是哪两个字,我问了很多老木匠、老艺人以及有学问的老先生,其说不一。有人说叫“古屏”,是后人逐渐说变了音,说成了“古皮”。它确实起着一种屏风作用,主人设屏的目的,就是避免外人进门,一眼就望穿了后堂种种之事。有人说叫“估闢”,因为闢是开的意思(《说文》:“闢,开也。”),这些厚实的门是可关可开的,但要估摸一下情况后,才能决定关与开。这话也说得通。还有说“古匹”、“古皮”的,这就似乎有些牵强了。我采用了“古陴”,陴是城墙上另建的女墙(小墙),《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上说,有一次守城,曹操因兵少,便设伏让妇女守陴,结果大胜(见裴松之注)。住房里建陴,其主要用途也就是让女人回避外人。之所以称“古”,就是借用了古代城墙上建陴的功用。这里姑且用“古陴”,当否请专家慧眼指正。

    上图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锣鼓传承人张大荣之家。“古陴”正面是字画,背面可挂各种物件,古朴而有文化气氛。老艺人艺心高远,生怕这种建筑的传统技艺灭绝,在楼房林立之间,坚守这一老式住宅,以供研学者观瞻。其用心可亲可敬!

    还有温家大塆的民居四合院,它没有北京四合院的大家子气派,但却有小家碧玉般的纤巧。


    典型民居四合院


      淮河西沟村的知青屋虽不算古建筑(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50年以上的房屋也可算历史建筑,此知青屋建于1968年底,应该也算文物了),但也值得一提。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文革期间的知青生活点。三排平房,依山势起伏而建,很有层次感。尤让人感慨的是,当年知青的土灶和熏得漆黑的火墙都原样未动,历史的印记再现了当年知青艰苦创业的风采。这里还时不时有知青、知青子弟和研究知青的学者造访,随州知青文学艺术学会曾专程来此表演了一场当年知青生活的文艺节目。知青屋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保存它就会给无数人为寻找某种答案提供实物根据。




    《到农村去 到边疆去》


    这里只挑选了几处最具代表性的残存老宅,看后,你能不慨叹“残破中亦有大美”?你能不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尽一份力量?这是我们自家的老底儿啊,断然丢不得!

    名城随州的历史文化是全覆盖式的,呈星罗棋布状,这一点我们当记取;名城随州的历史文化又是全方位性的,除了民间建筑,还有传统民歌、地方小吃、古典工艺、方言习俗、甚至古树及古地名故事等等,这些在我们《随县文化图典》丛书中都基本谈到,请大家看后不吝赐教。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8 13:04
  • 签到天数: 5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8-1-11 17: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县文化图典》出版,2018年初最快意的事儿!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2-23 19:40
  • 签到天数: 274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8-1-12 09: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8-24 11:09
  • 签到天数: 95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8-1-13 17: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