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990|回复: 6
收起左侧

插秧季节

[复制链接]
楼主

特约记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6-11 23: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本帖最后由 知足而乐 于 2019-6-11 23:32 编辑

插秧季节
(与新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
  石晨  多思
  凝望着蓝天白云下金黄的麦穗在夏风的吹沸下,翻起阵阵金色的浪花,漫山遍野的麦香沁人心脾,预示着弯腰插秧的季节即将来临。
麦黄.jpg

  我的故乡鄂西北随州山岚叠嶂,岭多坡多地薄干旱少雨,每年初春树叶泛绿,农人们听到布谷鸟开门撒谷的欢叫声,意识到该育稻秧了。育稻秧是个技术活儿,首先得用黄泥水选种,浮出秕谷,再浸泡一个星期,待谷尖吐出洁白的嫩芽后撒入秧田底,秧田底的土先经水泡,再用耖子耖成泥浆,作成畦,灌上水,将谷芽撒入水中,谷芽借助水的浮力,摇头晃脑,逍遥自在地落在泥上,然后退去水晒田,这就叫作麦见阎王谷见天。  
扯秧.jpg

  待秧满月后开始插秧,插秧是件既脏又累的农活,“插一季秧,瘦十斤肉”。我记事时,村里以生产队为单位统一插秧。头天晚上摸着黑扯夜秧,第二天天刚刚放亮,稻田里就已经人头攒动。趁着太阳刚露出山头,气温不高,拉开秧绳,妇女们如徐徐展开的“仪丈队”一字排开。人人左手分秧,右手插秧,一会儿工夫,衣服就湿透了,刚才还有说有笑的,转眼就鸦雀无声,只有插秧带起的水哗哗拉拉的响声了。
人工插秧.jpg

  插秧人大都穿深色旧裤旧褂,将袖口挽在胳膊肘上、裤脚挽在膝盖上,靠着两脚的支撑,腰弯成100多度,每插一蔸秧得点一次头,一亩地要点一万多个头,所以人们常说稻谷是用头磕出来的不无道理。中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像粘在了脊背上。秧水炀炀的,人像是蒸笼里的小肉包,在上晒下蒸的作用下,满头汗珠象断了线的珠子滚落在水中,还能听到滴的响声。蚂蝗应声赶来,爬在腿上吸着血,让你浑然不知,待吸饱喝足后离开了,吸口流着血,痒痒的疼你才晓得,但为时已晚,所以人们特别恨蚂蟥,逮住蚂蝗后,用竹纤将其翻篇才能置它于死地,因为这东西不怕干,不怕淹,只怕放牛娃翻。
除草.jpg

  插过秧后,首先是推秧草,秧筢是一个1.5米长的筢把带着筢头,筢头上有7个以上铁齿,在稻田里来回推拉,将杂草从泥中连根拔起。其次防病治虫,如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霜霉病、黄矮病、胡麻斑病、干尖线虫病、白叶枯病、烂秧、恶苗病等;显纹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黑尾叶蝉、禾蓟马、灰飞虱等,一着不慎,轻者减产,重者颗粒无收,叫你全功尽弃。
人工收割.jpg

  生产队里的稻场有3个足球场大,四周垛满了山一样的谷堆子。堆谷堆可是个技术活,要堆成镡状形,而且很高,农人们利用扛杆的作用,支起三根长杆,中间吊上一根刁杆,一捆谷捆,轻轻一抓就起来,如人愿的堆在要堆的地方。脱谷粒,不再用石碾压,而换成了烧柴油的脱粒机,机器飞转,尘土飞扬,脱粒的人忙得大汗淋漓。打谷场是孩子们的欢乐场。稻草像席梦思床垫,孩子们一边帮父母堆草垛,一边在草垛上又跳又闹。妈妈喊吃夜宵时,孩子们也在草垛上睡着了,月亮已高高地挂在村头的树梢上。
机械收割.jpg

  稻谷收后,家家分到了新稻谷,农家日子也就滋润起来了,家家灶膛里散发着醉人的稻香。当然,那年月农家日子穷,只有逢年过节、家来贵客,才舍得吃上顿白米饭,米汤就着米饭的锅巴煮成的锅巴粥,特别的香甜。手巧的媳妇、姑娘用稻秸秆,编织出漂亮的草莲,男人们用稻草编成草绳、草鞋、盖起草屋等,装饰着清淡的生活。
图片4.jpg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一家一户插秧了。记得那年暑假,我赶回老家帮助父母插秧。艳阳高照,纹风不动,稻田真像个热气腾腾的大蒸笼。临近中午,我感觉全身的水分都被烤干了,嘴唇干起了裂口。可妈依然挥汗如雨的插着,腰弯得超过100度,左手分秧苗,右手插秧苗,只听见右手插秧苗后带起的哗哗水响声,为大地播上了整齐有序的绿苗。我直直腰,感觉全身酸疼难忍,像散了架一样,再看看两腿蚂蟥吸过血伤口流着血,且奇痒难忍,钻心的疼。可妈开始向另一畦插秧了,父亲和我插秧苗。父亲插一垄,我描半垄,虽然拼命地插着,但仍然被关了号子。腰痛得实在难以忍受了,只好直直腰,喘口气,手指也被麦茬刺破了血口。我插着插着,竟然觉得越来越省力,很快赶上了父亲。这时,我陡然发现,实际上我只插了五行,那几行父亲早已替我插上了。这时妈起身从地头薄膜盖着的暖瓶里盛来半瓢井水,还用衣袖擦了擦我脸上的汗和泥浆,“来喘口气,喝口水降降温,时间长了没干手生”,我仰起脖子“咕咚咕咚”一饮而尽,妈笑着劝我:“慢一点,慢一点,小心噎着”,那缕甘醇直沁心底,让我神清气爽。不几天工夫,各家各户大小不一的金色麦田,换上绿油油的稻田。
图片2-1.jpg

  后来,每年插秧季节,我们单位就用汽车拉着大家到帮扶村插秧,每人发一顶草帽、一条毛巾、一瓶矿泉水,还备有一桶绿豆汤降温,插一会儿还让大家到田埂上躺一躺、伸伸腰。领导借机给我们讲:你们这些 “三门干部”应该好好体验一下插秧的艰辛,感悟唐朝诗人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全诗 的真缔啊。
机插秧.jpg

  进入新世纪,插秧机逐步普及,连我家乡的冲田坡地也用上插秧机了,购插秧机不仅享受国家农机补贴,活还干得利索妥帖。此外,乡亲们还发明了抛秧、播旱秧等新技术,不仅省心、省力、省时,还稳产、高产。再不用像过去那样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弓背插秧苗了。除草、治病虫也是药到病除。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有了新大米,妈就会给我们蒸白米干饭,煮锅巴粥,做米酒,磨米粉,打滋巴,那饭真是越嚼越香甜、越品越味美,那正宗纯正,且无公害美食的滋味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没齿不忘。
稻谷堆.jpg


特约记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0-5 17:34
  • 签到天数: 211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9-6-12 07: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季节是精神!
    是盈育!
    是丰收的播种!
    是喜悦的汗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6-12 09: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4 14:42
  • 签到天数: 27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9-6-12 19:48: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的征文,意在用插秧这件事反映祖国的巨大变化。既然题目为《插秧季节》,就应该围绕不同年代如何插秧来写,通过对比,体现变化,彰显发展和进步。笔者以为文章有些节外生枝:第五段写推秧草,第六段写堆垛子及脱粒,第七段分稻谷,这些与主题内容相隔甚远,可不写,就是写一定要一笔带过,不可着墨太多。第八段写自己亲自插秧的感受,可并入前面的插秧内容,因无新意,基本上是重复前面的。新式插秧法写得不够具体。文章立意很好,似乎没有达成目标。
           从生活经历看,作者不是五0后就是六0后,对打字输入法并不熟练,误打之处在所难免,如吹拂(沸)、竹签(纤)等,三门干部是个什么干部?
            以上是红烛一孔之见,仅供作者参考!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7 10:52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9-6-12 20: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足而乐网友写的(插秧季节)一文,把我引进了童年,你被关进秧号子里,我们老家叫关笼子里,你是父亲帮解围了,又说腰子疼,哈哈。我们童年有点不一样,从不说腰子疼,因老人们总是说:客妈(青娃)无颈,小孩无腰。我们童年还有点不一样。我们小孩们总是关别人笼子,因小孩手脚灵活。1958年我们还参加插秧比赛:一份钟插116株,是标准,可奖毛巾一条,茶杯一个,少了不算数,多了特等奖,毛巾,茶杯双数,但无人超过116株的。看了网友此文,受到了感动,才回了此文,网友见笑了,哈哈。总之网友此文写的情深意切,启发人,感染人,为之点赞。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6-13 21:2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