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3981|回复: 0
收起左侧

新城城隍庙与天福神庙会

[复制链接]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6 10:2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9-9-21 16: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u=654681771,1344520549&fm=26&gp=0.jpg
    在新城老街位于东头以北有处叫庙院(原新城学区)的地方,为什么叫庙院呢? 传说旧时新城街以前在此建有城隍庙,所以后来叫庙院,现遗址尚有。据老人回忆,当时的城隍庙坐北朝南,有四进大殿,十分壮观,新城南有关公庙,北有城隍庙,关公、城隍遥相呼应,有城域镇邪之妙用。那么原新城是否有城隍庙?为什么要建城隍庙?又是建于哪个年代?毁于何时呢?
    据《随州志》载:“新城城隍庙,在州北一百八十里大义里地名新城。”“新城明初建城(明始于1368年),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重筑城。”“重建新城,计城高-丈,广一百六十丈,南北作二楼焉。”《随州志》又载:“合河巡检司,新城在州北一百九十里,其地与信阳接壤。桐柏山森林茂密,易藏匪盗,明朝初年建城以防盗贼,万历三十九年,知州王纳言巡检藩镇,又继续筑城计城高一丈,广一百六十丈,城南北建二门,门上各建城楼。”
    根椐《随州志》“新城明初建城(明始于1368年),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重筑城。”“重建新城,计城高-丈,广一百六十丈,南北作二楼焉。”分析:明初建城,明万历三十九年重筑城后叫新城,新建城有南北二楼,这二楼可能就是所说的南有关公庙,北有城隍庙。新城城隍庙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
    为什么会在新城建城隍庙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叫城隍?为什么要建城隍庙,哪个级别的城池才能建城隍庙?
    城隍,又称城隍爷,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神祗之一,为儒教周官》八神之一。也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城隍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县长(是真正专门负责人一生福寿禄和恶罚明的官职,而且不是神,称呼为城隍 判官等)。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早期主要是自然神。三国时期孙权在芜湖修建的城隍,应该是目前最早的城隍庙记载。唐宋时期大为流行。到了明朝朱元璋做皇帝时,他对城隍大感兴趣,因为他是在土地庙里出生的,因而对土地袢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敬重,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加封天下城隍。并严格规定了城隍的等级,共分为都、府、州、县四级。于是一下子全国各地的城隍庙便如雨后春笋般修了起来。朱元璋说“联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相比土地爷,城隍爷隆重尊贵了不少。土地爷就像现在的村官,城隍相对于县长,是正式官职。土地爷与城隍爷的区别,体现在权力范围。 土地爷做啥,大都是个登记员,谁做了好事,谁做了坏事,本地又出了什么妖怪鬼物,农作物收成如何,人口出生和死亡记载等等。城隍爷下辖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将军、范谢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城隍最大的职权,是拥有各司大神,小一点的城隍,拥有三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大一点的城隍设有八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奖善司、罚恶司、财神司、注寿司、功过司。
    按照城隍守护城池之神说法,新城当时也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城池,所有要建城隍庙。如果按照城隍共分为都、府、州、县四级等级的规定,当时新城并非县城而是巡检司署,为什么也建了城隍庙呢?一是新城原是古义阳县,为延续古义阳县的城隍庙神而继续建城隍庙;二是在明代朱元璋对城隍十分敬重,不论哪座城池,都建有城隍庙,就连驻兵的兵寨,凡称城的(如巡检司城),也大都建有城隍庙,供奉着城隍爷。因新城当时是巡检司署,所以也建了城隍庙。新城城隍庙毁于解放后的1949年。
    那么新城城隍庙与新城天福神庙会有什么联系呢?
    关于城隍庙天福神会,还有一个传说:“城隍庙内有天福神。天福神原为殷纣王次子殷洪,传说其母亲姜王后被杀后,遭纣王派人追捕,被天道圣人--元始天尊的弟子赤精子救往太华山云霄洞修道,奉师命带八卦紫绶仙衣、阴阳镜、水火铎。后进封神榜,被姜子牙封为“五谷星神”。新城地区在历史上曾有过一次温疫盛行时期,当时死于温疫的百姓无计其数。百姓对这种可怕疾病恐惧至极,认为是能散播瘟疫的恶神“温神”作祟,便乞求“五谷星神”神灵保护。传说当地百姓于农历3月18日朝天焚香叩拜,求“五谷星神”下凡赶走“温神”,并许愿每年农历3月18日为其唱3天大戏,以示感激之情。三天后温疫果然慢慢消退,其余百姓免遭温疫之灾。后来当地百姓称“五谷星神”为天福神,意为天降福神。在明代重建新城时,在城隍庙内专门为其设天福神殿堂,造木雕神像予以供奉,求神灵永保一方百姓。后来每年农历3月18日为祈愿天福神灵,当地群众自发组织唱大戏三天,起名天福庙会,每次庙会开始前,百姓将天福神神像从城隍庙神殿中抬出,置于戏台对面专门为其搭建的神台之中让天福神看戏。该习俗从明代未年-直沿袭之今。
    IMG_7858.JPG

    IMG_8100.JPG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