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8413|回复: 0
收起左侧

[湖北新闻] 100天,武汉决胜四场大考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7-18 13:4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复工复产4月8日至今
    9 ?" o/ `5 S+ R0 x% w6 K2 l* w7 s
    ' [: T2 {* q  i% w, Y+ e4月8日零时起,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武汉企业复工复产、招商引资随之进一步加速。爬坡过坎、滚石上山,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武汉主动作为、快干实干。
    ) z6 J9 O5 _) R" V* N: U! N6 e2 F) I3 N# c
    100天来,武汉马不停蹄举办央企、世界500强与全球知名外企等5场大型“云招商”活动,线上与线下结合,扩大国内外企业家参与武汉重振。超过200家知名企业参加武汉经贸活动,签约投资总金额超5000亿元。: W+ [/ d$ y+ R! c+ @  o. m( |+ H
    " @" [: S$ W0 q7 L4 ^
    主动作为快干实干,做好“店小二”- I0 \/ s# U1 q+ c7 q% E
    7 {% K3 l* q! s
    疫后重振经济发展战跑出加速度
    $ _4 e  U$ x$ H0 v. C, N) c" a+ a1 e3 S; |
    4月8日,武汉重启。遭受重创的武汉,复工复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3 c1 A, B+ T, N9 c. r
    , a' ~  ~2 t& g8 j# P, o0 K; R
    全市最大的单体工业企业东风本田产能不足,整个3月只生产了1000辆车;蔡明纬餐饮加盟店老板黄婷婷两个多月没有营收,因不断增加的人工成本,陷入困境;武汉君善建混凝土有限公司,因市场萎缩,面临着自公司创建以来最大困难。
    + N8 p: o5 }9 \/ \4 H* m# k( ^/ ~3 l* f2 P3 p
    武汉重启,是一蹶不振,还是逆势重振,全球瞩目。著名经济学家张燕生由此论断:对于世界来说,武汉克服疫情带来的重创,绝处逢生,触底反弹,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生活、新的时代和新的武汉,将会给世界带来信心和希望。
    $ G" F% N- A! d9 `  L
    7 q  }& l  ?( L* T, X( ^6 b在武汉疫后重振的关键时期,中央研究确定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外贸等方面明确了具体措施。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农村农业部等中央部委密集出台支持湖北武汉政策。
    / O' k$ |, R# i1 Z$ L: }* W1 J  t% q
    “在湖北武汉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成为全国企业界共识。
    # b4 Q( K7 Y5 K  o/ b0 o
    " C* l2 i/ o/ O陈东升等“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的14位民营企业家代表,第一时间来汉洽谈项目,用资金投下武汉信任票。5月15日,全国过半央企组团在汉签下37个重量级项目,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红宣布“我们投资1000亿”。
    3 ?3 m: n3 v1 \* x
    / k6 \! A5 J/ {; _0 W% z% ]# b有全国作为坚强后盾的武汉,尽锐出战、决战决胜,打响疫后重振经济发展战。; E1 {6 P4 }) i

    % c% Z2 j* T& D围绕企业复工复产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武汉各级党委政府全力做好“店小二”。
    9 H( g8 y% i! p1 D' n4 \! Q' B; c6 G- M* v$ i: y; H
    ——找人才。政府安排“点对点”班车,帮助企业员工返回武汉。线上线下联动,举办多场招聘会,为企业揽才。在多部门协调下,东风本田千名员工乘坐武汉首个返岗复工专列复工复产。目前,东风本田产能已完全恢复,销售也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u) W# l: |% t4 y( q

    5 r3 d7 o) H$ {/ ]/ P/ `! g$ d- `——找资金。3月以来,武汉推出“纾困”基金,为企业“输血”。截至目前,仅“汉融通”平台就为企业成功融资11000多笔,总额超过540多亿元。黄婷婷的餐饮店仅用了一天半就获批20万元贷款,渡过了难关。
    ! z" o/ m! P/ O8 b6 ?1 W0 Z+ A& u6 w5 ~- H# ?6 d7 |
    ——找市场。武汉举办多场企业供需对接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在武汉开发区(汉南区)举办的首场供需对接活动上,武汉君善建混凝土有限公司收获了价值近6000万元的采购订单,解了燃眉之急。) J0 H+ }# a( Z0 t5 ~5 g

    5 o: x" z& c# ^3 p* Z* V0 v; \爬坡过坎、滚石上山,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武汉主动作为、快干实干。
    8 q4 t* l2 W( b, F- d. ]- N" A8 Q+ Z
    华为公司深切感受到“与时间赛跑,只争朝夕”的武汉速度。4月23日,华为武汉研究所负责人表示,希望上半年在汉落地鲲鹏生态创新中心。4月30日,双方即完成“云签约”。  h4 D: {; ^( I0 Z2 M) a

    * x! D, L  h+ _+ i' x. M( |9 ~7 Y4 m0 p山东得象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切身享受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服务。这家刚投产的公司,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两个多月,公司负责人说:“不用我操心,各种手续、厂房装修、员工招聘,公司所在的黄陂区都解决了。”
    & w- P) h  C% s' p$ m
    : h/ O; ?* h8 z1 B; t奋发有为的武汉,打破时空局限,创新各种“云平台”,为全球探索出一条疫后重振之路。' p, H; P- q* g5 I7 u5 o& |" \

    ( i( O' J* L/ O3 m2 `2 t这100天,武汉马不停蹄举办了央企、世界500强与全球知名外企等5场大型“云招商”活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扩大国内外企业家参与武汉重振。据统计,超过200家知名企业参加武汉经贸活动,签约投资总金额超5000亿元。: p7 L' W! l) g+ N  U% C
    " W/ B: z  e) {; r, m9 ~' Q
    这100天,武汉举办了两场“云开工”,孙宏斌等知名企业家参与其中。4月、5月连续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超2000亿元,有力推动全市经济发展。
    " R" W' h/ w* [/ d( l+ [  _9 E! z& _1 v* g7 z
    云招商、云开工、对接、云金融、云招聘……武汉踏“云”而行,跑出了疫后重振的加速度。
    & C4 D0 v7 `( s% _4 \5 @- @# m
    2 `; A  D4 y% t( r& N! b今年1—5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降幅均有收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6 w4 j# @: m, R0 L1 F4 F. F8 i7 O& z, I: X1 W$ J' s- m' }
    韧劲十足的武汉,获得越来越多企业青睐。$ ]( Z4 H+ s  N' s5 d
    ' j2 f0 g' Q; j: u3 d& p; ^
    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不改初衷,将企业新兴市场中国总部落户武汉,成为2020年第一家在汉成立公司的世界500强企业。在小米武汉总部刚投入使用之时,武汉市与小米集团、金山集团签订小米、金山(武汉)总部二期项目战略合作协议。9 y# x1 q$ U! R2 f0 n; |

    " n) k& v! W- r过去的100天,武汉经济重燃生机、浴火重生。将来的100天,武汉要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逆势崛起。  @; R7 }3 X$ K8 Y$ R. z5 B
    2 T+ W9 {- O9 v$ A& o6 r  V9 [% a
    (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康鹏)
    3 M% \% q) s. Y* G) {% A
    : w; B" u$ p3 _! n% n; \核酸检测5月14日开始
    / E* R) K8 @# B) x' @  t& a8 G1 N; f5 k) @6 A5 ]7 n1 g* O
    5月14日,武汉召开“全市加强核酸检测加快筛查无症状感染者”工作部署会,随后,对全市市民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全面筛查无症状感染者,让全国人民放心,让武汉人民安心。' v- c! z5 }- h- V0 d$ v( _
    ; }# S2 Y5 a1 l7 R/ |
    6月2日,湖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新闻发布会公布武汉集中核酸检测结果:5月14日零时至6月1日24时,武汉共对989.98万居民完成核酸检测,未发现确诊病例。6 I! I0 v: R% C4 S+ F
    ; ~* _1 d8 b0 J$ l: E; T4 {
    打消疑虑让全国人民放心& t/ d: r" M/ N- c; o
    1 o0 L* g- N  _  n
    集中检测展示一个安全干净的武汉
    3 D! W8 O1 V5 a" L. l, m
    8 b! k/ Z6 E1 k9 d8 Y7月12日,湖北省疾控中心表示,全国30个省份均可凭湖北健康码“绿码”通行,且不需要核酸检测证明。$ a, t6 Y: n# B* A  A$ p

    ; N7 k* P, I. y/ v# g湖北省内外的人民群众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他们知道,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与武汉5月进行的千万市民集中核酸检测排查有直接关系。正是这一场大检测,推倒了横亘在人们心中的隐形门。让湖北、武汉的人民日常生活和经济社会秩序稳步复归,市内外、省内外的交流快速走向正常化。
    ! n8 C+ n  j1 l! b  k4 |0 Z; g5 c8 Y: M
    回首5月中旬,那时武汉市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来汉复学、经商、交流的人们心头多多少少都仍有疑虑,武汉人去其他城市也常遭遇隐形门。为更好推进复工复产,让全国人民放心,让武汉人民安心,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谋划开展集中核酸检测排查,并定下检测免费、优先排查老旧小区几个原则。6 y# P5 V* [* Y7 g) [
    4 A( }1 x) G8 u: _' V
    5月15日,集中核酸检测排查正式启动。不少专家提出质疑,花费如此大的人力财力,究竟值不值得?
    . Q. l; a" y( [5 K/ M8 p# ~% u" g9 y# U5 M/ a
    武汉市委市政府答案斩钉截铁:为了人民安全与健康,值!. ~" B9 S9 w$ ^$ n7 A& a. p

    % K& C9 @$ v' w% F4 h值得就去做。去做,才发现诸多挑战摆在面前。头号难题——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如何在十余天内动员到位? 如何组织到位? 如何快速精准查出结果?* k/ J+ M2 m8 i) y& ]) n& r% [7 ?

    4 F  q( B8 {; d' |' |那些日子,全市指挥部大楼彻夜灯火通明,15个区领回任务后,立即制定工作方案。遍布武汉的每个社区,都成为作战单元。东西湖区慈惠街沙咀大队的书记朱杰说:“检测前一晚,全体工作人员一夜未眠,入户摸排,清点常住人口,又上门、电话、微信通知居民,连夜找场地,划出1.5米的间隔线。”/ ]8 H: C1 n+ {0 l; m+ u  @; S

    4 B; b% S3 g1 _  W* r9 @英雄的武汉人民高度配合。武昌区居民赵先生说,起初父母因担心交叉感染,有些抵触,经他反复劝说,充分了解检测流程后,老人打消了疑虑。“拿到检测结果那一刻,特高兴,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亲朋好友。”
    ( W& d8 E) a; T: P" K! Q2 g5 Z- Q3 `+ c, ^3 d) H; N) s- t# I2 t. N
    每天如此庞大的采集量,武汉是如何做到的?4 Z6 i0 F9 m# e" K& r: u/ Y
    0 ^; z  v& ~% h3 F# e, x% G
    那期间,武汉动员了35万名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投入采样一线。检测期间,一名采样护士因穿防护服时间过长,险些中暑,哭声惹得无数网友心疼。就是在这样的节奏下,医务人员完成各自的“战斗任务”。) m# u% A' c7 E* b

    # F+ u+ z# @  }4 d) K1 [那期间,武汉日核酸检测能力一度达到80万人次,但要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全部人口检测,仍有难度。鉴于此,武汉在23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基础上,又动员40家机构参与。武汉明志医学检验实验室投入400多人三班倒,仪器24小时不停转,样本检测日清日结。
    . ^4 N' {; L% Y* q& W' R& x( r# E' N  o$ m' Q, ?6 @5 \0 q& @
    6月2日,武汉集中核酸检测结果公布,用实际行动将之前人们一个个“问号”拉直,变成“叹号”。社会评价认为,武汉集中核酸检测是“守土有责、尽职尽责”的高度体现。不仅是为武汉人民生命安全负责,更是对全国和世界人民负责,“武汉的表现,值得打高分!”
    ( R4 c9 D7 d# t$ z/ F5 ^4 x! |% @
    (长江日报记者黄琪)
    * B( E+ c' a$ M% t' u8 y9 O- l7 Q% ]" ]
    全力战洪6月至今( I9 M' ?) c0 i" q- d$ [  l" g7 T; T4 x" U
    , E3 z/ Y4 e* b
    今年入梅以来,武汉遭遇7轮强降雨,全市平均累计雨量764.6毫米,仅次于1991年和2016年,居历史同期第三位。武汉市按照“二级响应、一级战备”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抗洪精神,经受住了洪水和梅雨的双重严峻考验。
    * F' B- F) C7 G  K" i* u: w) e0 O1 ~+ ]8 E& N+ V# Y! T6 e6 a) I5 U
    雨情就是汛情,汛情就是命令。每一轮强降雨期间,全市水务、交管、城管、房管等多部门联动,高效运转,昼夜奋战,抢排渍水点,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9 m5 c# m2 ?: W5 Z1 I1 d+ ?

    ; u2 J+ S: j7 b3 w3 \4 {较量历史第四高位洪水4 d% T, W" i+ I4 A+ j0 j( {4 ~
    # _% s, T! g# s* H2 G: ]2 @+ x. ~
    众志成城洪峰过境大堤巍然屹立
    ! H# J+ F# H  U9 C  G0 j  p* P  v* E- q3 Z$ X
    7月15日22时,长江武汉关水位28.37米,较洪峰水位下降0.40米。
    0 _+ h; S+ d1 c7 a0 p
    ( h# Y" B3 X# |5 P$ o$ ^0 y7月13日下午,长江委水文局发布消息称,长江中下游洪水洪峰已通过汉口。长江干流汉口站,洪峰水位28.77米,居历史第四高位。8 T0 B# g: e' A7 E) {

      h  v( j$ o1 G; N洪峰安然过境,长江大堤巍然屹立。: p8 z9 @0 {9 Y0 ^. k/ E

    / ?/ M* v' Y, V# L武汉市按照“二级响应、一级战备”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抗洪精神,经受住了洪水和梅雨的双重严峻考验。
    7 Y" H$ J8 {; E+ j; L/ y4 |. J# O8 I' Q$ C0 S
    早在3月上旬,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武汉就启动了防汛准备,地下管网疏捞、堤防排查整治、水库除险加固等全面复工复产。全市61项防洪重点工程在汛前完工。
    ) R/ n* Q* a3 }* w% _3 A  D
      B' {, y) H; K7 m. T( k) t6 `把疫情耽误的备战时间“抢”回来。据介绍,当时,因疫情管控,面临工人不足、物料无法进入施工现场等困难。市区派出车辆到黄冈、云梦、孝感等各地村湾去接工人返汉,多方协调各种施工物料、机械运输,争分夺秒,挂图作战,日夜奋战,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外排能力由2016年的980立方米/秒增加至1960余立方米/秒,排水防涝骨干体系基本形成。
    / t; C: ^9 T! N: s; G% N' c7 l. K6 L; }: E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进入4月中旬,全市对长江汉江险段、病险水库、涵闸、易渍水点等薄弱环节、配套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隐患。7 `  ~/ n7 c# X+ A4 F
    $ N9 L! @' f3 u
    今年入梅以来,武汉遭遇7轮强降雨,全市平均累计雨量764.6毫米,仅次于1991年和2016年,居历史同期第三位。特别是7月5日—6日,武汉出现24小时最大降雨量超过250毫米的特大暴雨。
    8 M# _' R  _8 X
    ) ]& N& K) y) t; D3 Y8 h7月6日5时,市防指当机立断,提升武汉防汛应急响应级别至Ⅲ级,一个半小时后,再次提升至Ⅱ级。全市“二级响应、一级战备”,气象预警连续播发,渍情通报半小时一次。
    - z2 j+ t. F4 F* ^% U3 p1 ^6 w: k1 o$ p+ `
    雨情就是汛情,汛情就是命令。每一轮强降雨期间,全市水务、交管、城管、房管等多部门联动,高效运转,昼夜奋战,抢排渍水点。
      e0 E3 H, j& q' P
    * ?( }- R! s# G6 Y% I/ a入汛以来,中心城区55座外排泵站全力持续抽排,累计抽排超10亿立方米,强有力地保障城市排水安全。3 U" ^0 l( r4 C/ {# o+ g

    + c) P5 n& f4 N0 @7月5日至6日暴雨,共造成中心城区不同程度渍水30处,通过排涝,绝大多数渍水都在一个小时左右消退,居民出行正常。
    5 @$ T) ^7 e1 c$ d1 X0 F) c0 A- n% Y$ }, f4 M. \" D- i) x5 Z/ J
    防汛,历来是武汉天大的事。/ _, v' m) [( D5 I: r- b' N
    . w$ d7 v; _2 N5 A8 {1 u
    武汉市区地势低洼,一到汛期江水上涨到25米“设防水位”以上,长江对武汉而言就成为一条“悬河”。+ G. ?; K+ {( f9 C8 f# _7 X. F
    $ ?' R2 _4 \5 a" ~  M" y
    入汛以来,武汉市制定“一湖一调度”“一流域一调度”的精细化方案。通过打好湖泊港渠调蓄、涵闸管网输送、泵站机组抽排的组合拳,全市城区重点湖泊水位均在4月末降至控制水位以下,腾退库容约1亿立方米,“空腹”迎汛。
    5 J+ W5 h) r# X* c4 Z+ X2 E- Y% @0 e$ J) e% ^
    特别对于东湖施行分区管控、分流东湖雨水,在九峰渠连夜抢出350米应急排水通道,施行分湖区排水。( F0 }- q: f1 x3 L: ]

    % l4 l- ?9 b5 I* u/ G' M# s/ _& V: G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今年高考期间,全市近2000人的排渍快速反应队伍和500台车辆提前驻守在58个考点及易渍水路段,未发生因渍水导致影响交通和考生误考情况。/ w8 x% ]& i# T3 c! |( A

    " K' r, u( x5 a) x! B2 h天兴洲民垸扒口行洪前,党委政府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动员,共转移人员457人,其中126人集中安置,居民生活、医疗等基本服务有保障。
    ( W  e- U( X! c* b" f* D4 {' ~1 S1 C1 v6 O* ^! Q4 r* W
    目前,长江、汉江武汉段水位均超警戒水位,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我市保持每天30000人次以上的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城市安全度汛。
    # p# B0 b: Y4 z- e" M7 ~0 H- V. r
    * L2 a5 X5 P! s% p' D9 M& X( F# L(长江日报记者陈永权)$ r# K  p# q! T
    $ U0 ~( p/ V- w+ U& c
    非常高考7月7日-8日
    9 l3 ]: y1 K( P5 `6 m
    ) ~; t- n8 U9 d8 l作为疫后城市规模最大的集体性活动,武汉此次高考叠加了诸多背景——疫情防控常态化、高考延期一个月、连日强降雨来袭……平添了重重挑战。
    1 Y6 J  U; v$ Z' L! u2 m4 w9 w/ j: f7 G* k2 F% e
    全市高考服务保障工作交出圆满答卷——2020年武汉高考,实现5个“零”(全市考点无体温异常发热考生、无备用隔离考场启用、无突发事件、无考务偶发事故、无因渍水和交通问题误考考生),取得完胜。
    * d$ @* v/ K, x2 q2 ^
    6 K. B: ]+ e  E6 b" B直面疫情防控、考试延期、强降雨考验$ g( p- a% @( S0 G" k
    , m& J2 j+ I; |# _- C
    高考保障交出5个“零”圆满答卷9 m; f! |1 W! `5 m0 ~# a5 C7 t' I1 h
    2 w4 Q. @2 |& T6 c( [, @+ q
    7月8日,2020年武汉高考第二天的下午,武汉市晴川高级中学考点门前,家长孙国辉面带笑容,高举国旗,迎接女儿迈出考点。- V: E: `3 N5 c. o5 I1 U

    ; D4 K- C, R- ?' L/ s这个在以往高考中少见的一幕,出现在今夏的武汉,几乎没有人感到突兀。相反,人们为之感动、振奋,家长和网友见到这一幕,都一边笑一边抹眼泪。9 t8 ?! o, a7 d  y* V7 g, T
      U- v! n6 Z- p6 O3 W$ x6 e
    2020年武汉高考,注定将被载入史册。作为疫后城市规模最大的集体性活动,武汉此次高考叠加了诸多背景——疫情防控常态化、高考延期一个月、连日强降雨来袭……平添了重重挑战。' B3 M& G0 L( z: l" m' M2 n
    3 W# r, L( Z6 D3 V, |
    陈军或许是最能感受到这些压力叠加的家长之一。49岁的他,是武汉市肺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儿子今年高考。陈军一直坚持在战疫一线,5月份才回家。
    * k  d* w) M! y; F+ g! G5 T4 Z( C. Q' K  q( C7 t
    陈军说,即便是武汉4月8日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后,他仍无数次忧虑:“今年的高考还能不能举行?”陈军的大实话大疑惑,道出许多武汉家长的心声。
    : c- \5 n% S) z; e- K
    ! j3 U  p1 E; r) i3 i% g& P3个月漫长而又短暂的期盼等待,始终与这种焦虑、疑惑、不确定性相纠缠,相伴始终。0 L9 R9 B( c; y6 E% V

    8 Z' y) f0 r9 t9 o- `9 P终于,顶着疑惑、冒着大雨、戴着口罩,2020年武汉高考稳稳到来。' m2 I) s( [5 P; F8 H. ]5 f

    + k1 I* ^% y& n- ]" ~" L  o" P赴考的不只考生、家长、老师,也不仅仅是城市交通的从业者、管理者,而是整座城市。
    / M% P5 y9 }, |* h# r! I$ s0 O% m' Y
    : T) s6 L! F5 s2 L, }$ M“刚买完午饭,雨突然大了起来。”7日中午,汉阳区水务局排水队员王桂清发现雨势渐大,一路狂奔到位于建港中学考点附近的值守点,密切监控雨情,一旦出现积水,随时启动抽水车抽排。当天,考点门前无明显积水,道路畅通。
    6 A9 s) r, A0 F/ U& ?
    . Y2 _5 P. H: a& X: C. U高考中,这样的及时应对在城市中处处可见,武汉的准备在高考前就已做好。
    ) ^$ E  R) {. o+ `! a
    : J: v. y1 N+ I2 l0 ~% [: w7月份前后,武汉先后召开两场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全测温入场、全空调配备、全时段防疫、设置备用隔离考场等高考保障措施,还重点发布了降雨应对措施;高考前一天,武汉召开全市动员大会部署:开辟行车绿色通道,优化公交、轨道交通服务,对新城区和易受渍水影响的考点提前准备预案,确保高考顺利进行。: E9 s. h7 i' k! \6 W
    ; S  K! D" z9 D' Q
    疫情防控不能松,市民们看到,考点内外,身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严阵以待,考点还专门设置了隔离考场;道路通畅须力保,市民们看到,街头巷尾,除了交警、城管队员和义务送考的出租车司机,还有时刻紧盯易渍水点的水务工人;汛期防洪紧绷弦,市民们看到,各处堤防“人在堤在”的誓言下,突击队员们24小时轮班护堤查险……
    3 p4 ^- n0 Z) x
    * g( w# q- b7 I% `1 Y8日下午,当5万余名考生从全市58个考点走出时,全市高考服务保障工作也交出圆满答卷——全市考点无体温异常发热考生、无备用隔离考场启用、无突发事件、无考务偶发事故、无因渍水和交通问题误考考生。
    ! A# B0 f0 F1 A' g% p( |# a: o; y1 c4 E1 m6 O  C% g
    2020年武汉高考,实现5个“零”,取得完胜。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赢得又一次大考!
    3 j9 |1 I, R! T& o% k
    2 [4 `! u9 z+ n( ?/ M( i“对武汉来说,每个‘零’都是一个挑战。”宋娓是新加坡时代财智媒体集团总编辑,土生土长的武汉人。9日上午,在新加坡的湖北同乡微信群里看到武汉高考以5个“零”结束,她的内心也深受触动。$ B4 e5 P$ N6 w- J  V! H$ L. m) a7 M
    - H9 m; l7 @5 C( Y6 G
    “武汉曾处在疫情‘震中’,但这座城市从来没有消沉,而是积极振作,用行动和事实告诉世界:我们做得到,并且做到了!”宋娓说,“武汉高考的5个‘零’,足以感动世界。”# h5 {& m: F7 L$ \- G
    - W" ~2 m: q+ n" D8 ?6 k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9日下午,人民日报快评《这次高考,是武汉的又一次大考》这样描述:“英雄的武汉,一难接着一难来,一仗接着一仗打……在迎接一次又一次大考后,武汉必将拨云见日,迎接更强大的自己,更美好的明天。”
    1 a! a+ d- f9 C; J& ?# S, m( p# M6 [7 X3 c+ v2 X1 O
    (长江日报记者刘智宇): \& L9 P5 w6 s$ _: \

    7 }. @7 E# R. D7 V+ \, n! E+ E4 B/ w文章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 |4 P: c# N* s0 ~4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