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6038|回复: 0
收起左侧

[湖北新闻] 他留给世界稻菽香、粮满仓——依依送别袁隆平院士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1-5-24 09: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来源: 湖北日报
    ) C- x" _# |2 N% N9 w' u8 F* F' w9 p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汪彤 通讯员 杜巍 张劲
    山河呜咽。
    5月23日,长沙阴雨绵绵。
    似乎在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送行。
    长沙市芙蓉区红旗路,从一大早就开始拥堵。这条路,袁隆平院士再熟悉不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这里,家也在这里,相距仅几百米。
    研究中心已是一片花海,全国各地的人们赶到灵堂,戴着口罩,撑着雨伞,拖着行李,带着孩子,排成两条几百米的长队。
    灵堂中央,遗像上的袁隆平和蔼可亲,目光如炬。哀乐低回,一个接着一个,一排接着一排,人们有序上前,鞠躬、献花,表达哀思。
    “袁老,您一路走好!”不少人眼含泪光。
    一天前,当灵车缓缓开进湖南省农科院,绕行袁隆平生前工作过的地方一圈。农科院上千名在职、退休职工守候路边,接院士回家,作最后的送别。
    作为袁老的第二故乡,湖北人民永远铭记先生的恩情,不少湖北干部群众自发到长沙为袁老送行。
    23日下午,受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吴祖云委托,副厅长肖长惜一行人从杭州中国国际茶博会现场直奔长沙,专程赶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吊唁,送别先生。
    在袁老家中,肖长惜握着袁隆平夫人邓哲的手:“袁老对湖北水稻产业作出巨大贡献,我们感谢他!”邓哲含泪致谢。
    晚上7点,湖北省农科院副院长游艾青也赶到吊唁现场。早在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团队就与湖北省农科院科研合作。游艾青说,“袁老最令人敬佩的是对科学的执着精神,不在鲜花和名誉前止步,一直在超越自我,一直把科研写在大地上。他的爱国、奉献、治学、修身,永远值得我们农业科技人学习。”
    武汉企业家陈柏林一大早驱车赶到长沙。“袁老很亲切,很健谈,一点架子都没有。”陈柏林说,他和袁老初识于海南南繁育种基地,袁隆平非常关注公司的多倍体水稻育种。“记得有一次,我们育种进展不顺利,袁老和我坐在台阶上,促膝深谈,以自己几十年的经历告诉我‘千万别灰心’。”这句话至今烙印在陈柏林的记忆深处,帮他迈过一道道坎。
    “一定要来送袁老最后一程。”湖北大学博士生导师蔡得田教授与袁老渊源颇深,2002年,袁隆平受聘为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此后时常到湖大讲学,指导学科建设。2016年9月,全国多倍体生物育种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召开,86岁高龄的袁隆平现身武汉。
    灵堂上,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武汉市农科院、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一副副挽联、一个个花圈静静诉说着湖北人民对国士最沉痛的悼念、最深重的敬意。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91岁的袁隆平走了,留给世界的,是身后的稻菽香、粮满仓。
    # e  U2 r1 _6 b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