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9593|回复: 0
收起左侧

[国内新闻] 【新春走基层】巡江记 | 这152公里的长江岸线藏着怎样的生态密码?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2-1-24 08: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来源: 新华社0 p" b! j5 `8 A, h5 E+ L% `
    有着“千河归鄱湖、鄱湖入长江”之称的江西,拥有长江岸线152公里,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思路,当地把岸线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着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最美岸线”美在哪儿,“共抓大保护”如何抓,江西境内152公里的长江岸线,藏着怎样的生态密码?今年的“新春走基层”,记者沿着岸线来巡江。
    靠水吃水,沿江地带曾是当地居民营生的重要场所,航运、采砂、捕捞,无序开发使得这里一度杂乱不堪。而如今,这些都不见了踪影。
    作为“黄金水道”,长江沿线拥有非常优质的水运资源,拆乱拆违,既是保护岸线资源的需要,也为后期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好的基础。
    得益于便利的水运优势,沿江地带也布局了不少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是环境治理的重点。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企业如何应对,园区怎样转型?
    这里是方大九钢近年来兴建的深度水处理站,污水经过数道工序的处理后,不仅可以养鱼,甚至达到了饮用的标准。
    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园区在服务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在转变发展思路、寻求转型。比如关停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散乱企业,腾笼换鸟,引进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专精特新”企业等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在长江沿岸,一些居民世代捕鱼为生。长江和鄱阳湖禁捕以来,江西出台相关政策,帮扶5万多渔民转产就业,有的渔民变身巡护员。
    禁渔禁的不是生计。江西瑞昌江段是长江流域四大家鱼的最大鱼苗场,当地上岸渔民成立渔业公司,开展人工养殖,不仅让自己富起来,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当地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求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记者:刘彬、郭杰文
    新华社江西分社星火工作室出品
    4 e; W( c7 M# w1 K) n4 @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