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8531|回复: 0
收起左侧

[国内新闻]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紧密携手、各展所长、协同发力 长三角扎实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2-8-24 15: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3 K9 `$ @0 }0 g% |

      本报上海8月23日电  (记者刘士安、巨云鹏)8月中旬,2022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会现场成交3.27亿元,新一轮科技成果累计成交额超过50亿元,远高于上一年度的10.23亿元。科创要素的加速集聚,折射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从138个政务服务事项在长三角地区41座城市跨省市通办,到合作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再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38项制度创新成果向长三角和全国其他有条件的重点地区复制推广……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紧密携手、各展所长、协同发力,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进展成效更加凸显。

      推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三省一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搭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加快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沪苏浙皖合作共建,旨在打造长三角“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枢纽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战略节点,以高水平的技术供给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2021年,长三角地区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137项,在全国占比超过50%;获得发明专利18.2万件,在全国占比约26%;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达104家,在全国占比约20%。“长三角地区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有力推动了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说。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长三角地区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目前,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58.3%,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均占全国约1/3。去年,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四大产业链联盟揭牌。沪苏浙皖完善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协调机制,加快推进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联合开展机器人、新型电力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研究。

      构筑改革开放新高地。长三角地区持续深化开放合作,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去年5月,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成立,积极推动三省一市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度合作。2021年,沪苏浙皖自由贸易试验区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1万亿元,占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46.2%;实际使用外资共计1042.6亿元,占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48.9%。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促进长三角深化改革、协同开放,以占长三角不到2%的区域面积,贡献了近10%的经济总量。

      着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长三角三省一市为稳定全国经济大盘作出积极贡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达24.1%,研发经费投入占比29.8%,进出口总额占比36.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

      “以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助力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以一体化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奋力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22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指出,要拿出更加有力的措施,展开更加务实的行动,坚定不移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引向深入。


    ) V# {+ ]$ A9 M& j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4日 01 版)& p$ Z* R! v0 _. z4 Y

    5 R8 }$ u4 r. \! \: ~
    " N: _5 z8 b% R& E
    7 |; R& a: [8 ^2 ~1 W& b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