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30|回复: 0
收起左侧

《人民日报》聚焦广水这个村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湖北随州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党支部推动香菇产业发展——
    一朵菇带富一个村(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1746517151327.png

    全文如下
    ⬇⬇⬇
    走进湖北随州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香菇种植基地,一排排标准化大棚里,立体栽培架上的菌棒排列整齐,上面冒出一朵朵褐色菇伞。“别小看这些菌棒,这是我们的宝贝!”村民王茂乐呵呵地说,2023年,他先试种了3000棒,收成不错,赚了4万多元,去年扩种了7000棒,收入有10多万元。
    关店村党支部书记李绪强接过话茬:“就靠一朵朵小香菇,去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破百万元!”然而,难以想象的是,就在几年前,村子还负债4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不能捧着金饭碗等饭吃!”一次随州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外出考察学习,给李绪强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有找准一个产业,才能激活一村资源,富裕一方百姓。村里气候、湿度、日照条件适宜,有40余年的香菇种植经验,现在各项政策这么好,得抓住机遇!”
    他组织召开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村干部、党员、致富能手、返乡能人的意见建议。几经调研、商量,大伙达成共识:“发展香菇产业,亟须打破传统的‘弱、小、散’种植经营模式,靠村党支部领办、党员带头,走规模化、标准化道路。”
    干群同心,真抓实干。村党支部发动5名党员带头出资100万元当作启动资金,同时积极对接金融助农、集体经济扶持等项目资金,建设标准化厂房、制棒车间,搭建自动化香菇菌棒生产线。由此,菌棒成本由原来的每棒5.7元降至每棒3.8元,再以优惠价格出售给菇农。“不仅成本降了,还不用担心菌棒质量。”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村民们纷纷加入菌棒种植队伍。
    产业发展势头起来了,谁来经营?怎么经营?村党支部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认为还得走专业化经营之路。关店村进一步整合土地、新建厂房、购买设备,采用“集中制棒、分散种菇”的形式,实行统一大棚租赁、统一制作标准。
    种菇是个技术活。村民曹猛在外闯荡多年,前些年返乡创业,有经验、有技术,每棒纯利润达到十七八元。村两委邀请他负责技术指导。
    “原来农户自己制棒,配比不科学、混合不均匀,加上烘干时间过长、温度掌控不好,导致菌棒出菇量低,容易感染杂菌。”曹猛的话直击要害。为此,他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的棒料配方,每根菌棒的出菇量大大提升。他主动参与志愿服务队,为菇农手把手教学。
    2023年,曹猛递交入党申请书,如今成了一名预备党员。“大家都这么信任我,我更要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了,让大家都富起来!”曹猛干劲满满。
    产业做大做强,收益如何分配?李绪强的思路是:“既留足后续发展的资金,又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经过集体磋商,关店村将村集体收益的30%用于扩大再生产;30%用于村级基础设施等公益性事业建设;30%用于村民分红;5%用于困难救助……得益于此,关店村硬化道路、整修塘堰、修建花菇文化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对此,李绪强倍感振奋:“今年,我们计划把种植规模扩大到130万棒,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让产业发展、村民收入更上一层楼。”
    记者 范昊天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6日 第 19 版)
    来源:人民日报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