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98|回复: 0
收起左侧

三尺讲台育桃李 履职为民护童心 ——记市人大代表、曾都区淅河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熊巧玉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赵慧林 通讯员 张丽斯 杨 波
      在曾都区淅河镇第二初级中学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她俯身倾听学生的烦恼,耐心与家长沟通育人方法,或是带着笔记本穿梭于教室与街巷之间。她是三尺讲台上的育人园丁,更是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用爱与责任守护着留守儿童的成长之路。她,就是市人大代表、该校教师熊巧玉。
      “镇上年轻人外出务工多,不少孩子跟着老人生活,学习没人管、心里缺关爱,这些问题不解决,耽误的是一代人的成长。”熊巧玉深知,自己既是教师,更是群众选出的代表,必须把课堂与基层连接起来,让教育关怀延伸到每个孩子的家中。
      在日常工作之余,她及所在学校的老师都十分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她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三大难题:一是祖辈监护能力不足,隔代家长难以辅导作业;二是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近半数留守儿童存在自卑、孤独等情绪;三是社会安全隐患较多,课后无人看管成为最大忧患。
      熊巧玉说,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
      2023年,熊巧玉在随州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提出4个方法:搭建亲子沟通“云桥梁”,筑牢校园关爱“主阵地”,培育隔代监护“辅导员”,织密社会关爱“服务网”。
      建议提出后,教育、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纳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将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与“千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千名留守儿童”工作有机结合,在全市设立留守儿童服务站点,爱心妈妈与结对儿童开展共游戏、共学习、共交流等结对关爱活动达7000余次;常态化开展“彩虹行动”、金凤工程、“认养”留守儿童等儿童关爱帮扶活动,在全市建成121个“儿童之家”,筹资120万元在广水市骆店镇草店村设立农村“三留守”服务中心试点;共建“希望家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暑期少年儿童“希望家园·暑期托管”活动,在全市共开办92个“希望家园”服务城乡留守儿童等需要帮助的少年儿童3625人。
      “人大代表的履职之路,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熊巧玉坚定地说。
      从三尺讲台到基层一线,熊巧玉用行动诠释着教育者的情怀与代表的担当。她深知,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持续关注,而自己作为人大代表,就是要成为连接家庭与社会的桥梁,让爱与希望在每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正如她在履职笔记中写的那样:“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我们多一份用心,他们就多一份向阳生长的力量。”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