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2287|回复: 0
收起左侧

开发“数字编钟”还原千年天籁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5-6-5 09: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专家学者支招曾侯乙编钟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


    开发“数字编钟”还原千年天籁

    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曾侯乙编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金凌云、通讯员艾海滨、舒欣)6月4日,随州曾侯乙编钟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座谈会在随州举行,省档案局、省档案馆、省文旅厅、随州市委市政府等单位及档案、考古、音乐等有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共话千年遗产如何奏响时代强音。

    “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是曾侯乙编钟保护和利用向高水平推进的新起点。”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林振义说,做好“后半篇文章”,要探索从文物保护走向与人和生活的深度融合,让文物说话。

    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介绍,将启动《随州曾侯乙编钟三年(2025—2028年)研究计划》,联合海内外学术机构,继续挖掘曾侯乙编钟蕴含的丰富信息,深入阐释曾侯乙编钟在艺术史、科技史、音乐学上的价值和意义。对曾侯乙编钟等曾侯乙墓文物开展声学、材料信息采集,并进行检测分析,建构数字模型,开发分辨率达到8K、具有泛用性的3D文物资产数字曾侯乙编钟,推出曾侯乙主题沉浸式体验展览,高规格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系列研究性图录、著作。

    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志莉介绍,随州市将高标准建设随州曾侯乙编钟主题档案文献展厅和编钟档案数据库;运用数字技术,创排编钟交响乐、舞台剧等文艺精品,开发“数字编钟”沉浸式体验空间和互动演艺项目;联动铜绿山古矿遗址、省博物馆编钟馆、琴台音乐厅等文化地标,构建“礼乐文明探源”黄金旅游线路,让曾侯乙编钟真正成为可触摸、可体验、可传承的活态文化遗产。

    随州市擂鼓墩文物保护中心是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联合申报单位,负责人孙建辉说,将加快推进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依托随州市擂鼓墩文物保护中心和非遗传承基地随州市曾侯乙编钟编磬文化有限公司,建立“专家工作室+传承人+志愿者”的三级人才体系,推出“编钟之声”文旅IP,设计编钟纹样丝巾、智能编钟乐器等文创产品。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