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6-6 12:22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滕锐 通讯员 夏洪存
在随州的田野乡间,一群返乡青年用青春与智慧编织着农业现代化的图景,他们以全产业链思维激活乡村资源,让人才红利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王超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5年,在上海某公司担任研发部副部长的王超,在同学聚会上谈及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心中燃起归乡创业的热忱。带着“扎根农村、青春无悔”的誓言,他毅然告别大城市,回到家乡随州。2016年,随州天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王超负责运营,团队分工明确,从流转种植到电商销售,构建起一条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但王超团队始终以乡亲们的需求为导向破题前行。起初,连续阴雨天气让乡亲们的粮食无处晾晒,损失惨重。王超当即决定投资800余万元,建成12组标准化粮食烘干车间,单批次烘干能力达240吨,当年便在灾害中为乡亲们挽回1000余万元损失,烘干车间成了农户心中的“定心丸”。
“不光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这是王超常挂在嘴边的话。针对乡亲们诉说的“种植收益低”问题,他投资300余万元建设定制化大米加工车间,免费为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加工包装大米,让农户从“卖原粮”升级为“卖成品”,在产业链利润分配中占据主动。面对“秸秆处理难”的共性问题,他推动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免费发放粉碎、打捆设备,带动农户将秸秆转化为动物饲料,实现“变废为宝”,探索出“政府、村集体、企业、群众”四方联动的新模式。
随着消费场景转变,王超敏锐捕捉到电商风口。他利用村湾闲置宅基地,打造“随县藏珑湾直播产业基地”,改造10余间现代化直播间,开启“直播+短视频带货”新零售模式。曾经“藏在深闺”的农产品,通过屏幕走向全国,破解了“销售难”的困局。
从单一的种植服务到全产业链布局,王超团队的脚步从未停歇。他成立随县田管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农机协作、农技指导等社会化服务;拓展农文旅融合项目,让闲置资源焕发新生。如今,天夏农业已带动周边农户融入产业链,推动艾草种植从零散规模扩大到12000亩,让“小作物”成为“致富草”。
王超的坚守与创新,收获了沉甸甸的认可:“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湖北好人”……一项项荣誉,是对他扎根乡村的最好注解。
在随州,像王超这样的农业人才正不断涌现。我市建立乡村振兴人才数据库,2024年培训各类人才1560人,搭建科技示范平台,深化市校合作,为人才成长厚植土壤。这些“新农人”用知识、技术和担当,让农业产业链更完整、乡村经济更活跃、农民腰包更鼓胀。
展望未来,王超和团队将继续深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机械化、智能化应用,让共同富裕的道路在田野间不断延伸,书写乡村振兴的“天夏答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