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84|回复: 0
收起左侧

以“菇”为媒 香飘世界 ——随州香菇产业推介会专班成员乔长征的寻根节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9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巧巧
      “活动特色鲜明、亮点纷呈,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宾至如归,我们不仅记住了随州,更深深记住了随州香菇。”5月22日,乙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圆满举行,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原副代表、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原会长崇泉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这场以“菇”为媒的盛会,现场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额116.5亿元,不仅刷新了“中国香菇之乡”的产业高度,更以全链条精细化运营,生动诠释了农业品牌建设的“随州范式”。
      这份亮眼成绩单,凝聚着市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攻坚克难、锐意创新的实干担当。从精细筹备到成果落地,从品牌声量到产业动能,乔长征和他的团队用实干为随州香菇产业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全链条筹备
      从顶层设计到流程精控

      一场高规格盛会,筹备是“先手棋”。作为乙巳年寻根节的核心活动,市农业农村局活动专班以“链式思维”构建“1+N”方案体系,将每项工作拆解成“可操作、可追溯、可验收”的具体节点,每个环节均细化到“分钟级”执行标准。
      嘉宾邀请环节,活动专班采用“动态锚定法”,确保临时变动也能快速补位。针对国际宾客,活动专班特别定制“文化适配包”:为蒙古族嘉宾准备奶茶与奶制品,为韩国客商提供泡菜配餐,为美国友人设计“香菇披萨”等融合菜品,让每位来宾都能感受到“舌尖上的尊重”。
      “签约台高度再调5厘米,嘉宾走位路线要贴地标……”推介会前一晚,会场内灯火通明。活动专班核心成员乔长征围着签约区反复推演,嘉宾站位角度精确到厘米。
      “细节决定成败。”乔长征说,“我们希望通过精细化服务,让每位嘉宾都宾至如归。”从嘉宾电子邀请函的精准送达,到会前欢迎短信、会后感谢短信的温情传递;从会议材料的字体字号调整,到市领导现场把关的议程优化,活动专班均一一落实到位,为盛会的成功举办筑牢基石。
      精准突破
      项目签约撬动产业升级

      “3亿美元北美市场合作项目签约!”品源公司与美国华人商会达成合作时,会场掌声雷动。这一突破,是随州香菇叩开国际市场的关键一步。
      推介会上,12个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116.5亿元,涵盖食用菌、农文旅融合、生物医药、经贸合作等多个领域。
      其中,湖北省长江新材有限公司与湖北机场集团航空供应链有限公司的跨界合作,开创了航空企业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的先河。而随州市政府与湖北省农信联社签订的百亿授信协议,通过数字增信赋能乡村振兴,成为全省范例。这些项目不仅带来资金注入,更推动随州香菇产业向智能化、国际化升级。
      品牌破圈
      全媒传播与IP裂变

      活动期间,中央及省市媒体共发布报道48条,累计阅览量超千万,其中3篇报道单篇阅读量破百万。更令人惊喜的是,活动专班设计的炎帝、香哥、菇妹等卡通IP文化衫意外走红,活动现场被嘉宾“抢购一空”,成为流动的城市名片。
      宣传推广上,活动专班巧借“专家智库”放大传播声量。全国食用菌领域专家学者聚焦“随州香菇”,从品牌升级、科技创新、全链融合等方面建言献策。“这次活动让我对‘菇的辣克’香菇酱打造北美地区第一辣酱品牌充满信心。”美国华人商会会长陈金阶在接受采访时对活动赞不绝口。
      从专家学者的深度解读到签约企业的实地推介,从会前专题采访到会中实时播报,全媒立体传播矩阵让“随州香菇”品牌影响力持续升温。嘉宾们不仅是活动参与者,更是随州香菇的“代言人”,让“中国香菇之乡”名气远扬。
      作风淬炼
      打造农业品牌的“铁军样本”

      “连续一周每天睡不足6小时,活动圆满落幕的那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专班成员的朋友圈里,凌晨1点的会场灯光格外醒目。
      活动前夕,专班成员提前入驻随县集中办公,连续一周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同时制定《服务安排信息统计表》《采访日程表》等台账,确保每项任务“有人领、有时限、有标准”。
      乔长征回忆,推介会前一晚,会场灯火通明,团队反复推演签约流程,直至凌晨仍在调整细节。这种“白加黑”的拼搏精神,最终换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团队的高度评价:“随州香菇产业背后的队伍非常强大,将全力支持科研攻关。”
      如今,随州香菇年种植规模近4亿袋,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带动超30万人就业。“随州香菇”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高达205.80亿元,蝉联全国食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首,出口额更是连续21年稳居全省第一,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香菇产业的重要标杆。
      这场以“菇”为媒的盛会,不仅为随州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签下“加速契约”,更蹚出一条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随州路径”。
      正如李玉院士所言:“天道神农,地道香菇——随州香菇这张‘金名片’,正被一群奋斗者越擦越亮。”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