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风建设看我“行”】之“孝心保单”背后的居保温度 随州论坛讯(通讯员赵倩婕、周鑫烨)还有三年就退休了,想多拿一点,但是每年只能交九千多,还好有子女资助,现在一年能交一万多了!”居民张女士握着养老保险完税证明和集体补助缴款凭证,开心地说道。这份被群众亲切称为“孝心保单”的凭证,背后藏着居保工作人员主动破解群众难题、用心服务的满满诚意。 缴费怕“吃亏”,孝心难落地 此前,不少群众和张女士一样,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一知半解,不清楚不同缴费档次对应的政府补贴标准,不了解缴费金额与未来养老金的关联,担心“缴得多未必领得多”,因此大多选择最低档缴费“凑合一下”。张女士的女儿也坦言:“想给妈妈多缴点养老钱,可心里没底,不知道政策到底划不划算,一直没敢行动。”这种“想参保却不敢多缴”的顾虑,成了不少群众落实孝心、提升养老保障水平的“绊脚石”。 政策送上门,服务暖人心 群众的顾虑,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察觉到这一普遍问题后,曾都区居保局迅速部署,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化身“政策宣传员”,用实打实的行动破解群众难题。 为了让政策“听得懂、算得清”,工作人员梳理不同缴费档次的补贴标准、养老金计算方式,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待遇测算表”。主动下沉一线,走进村(社区),在广场上支起宣传台,面对面向群众“算账式”解读:“缴1000元每年政府补贴180元,缴5000元每年补贴402元,缴满15年,退休后每月能多领不少钱,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养老保障!” 线下,工作人员开展“敲门服务”,带着宣传资料上门走访,坐在群众家中拉家常、讲政策;线上,通过社区微信群、公众号推送图文并茂的政策解读视频和推文,方便大家随时查看、转发。 护航养老路,服务无止境 一直以来,曾都区居保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行风建设融入社保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从政策宣传的“零距离”到办事流程的“减环节”,从“被动解答”到“主动服务”,每一位居保工作人员都在用专业、耐心、贴心的行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曾都区共办理子女资助业务482笔,缴费金额达425万元。未来,居保局将继续以行风建设为引领,持续加强队伍能力建设,优化服务举措,创新宣传方式,聚焦群众在养老保障领域的“急难愁盼”,用更高效、更精准、更温暖的服务,让每一位群众都能看懂政策、便捷参保、安心养老,守护好大家的“夕阳红”,让社保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