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213|回复: 0
收起左侧

金秋稻浪香满园—— 柳林千亩香稻喜获丰收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徐斌摄·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刘诗诗 通讯员 李佳豪
      金秋时节,随县柳林镇将军台村的千亩稻田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3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轰鸣声奏响了丰收的喜悦乐章。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又是一个丰收年!
      这里种植的是当地新引进的优质水稻品种——“玉针香”。其米质白润如玉,形态纤细如针,不仅外观独特,口感更是上乘,市场认可度极高,售价可达每斤10元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高端米”。
      “你看这稻子,谷穗大,颗粒长,饱满得很!”柳林镇神农稻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昌勤站在田埂上,随手拾起一株稻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介绍道,今年合作社总共种植了1000多亩“玉针香”,尽管前期天气状况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些挑战,但在科学的田间管理下,水稻长势依然喜人。“我们始终坚持科学管水、精准施肥,并加强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有效克服了不利天气影响。预计平均亩产能达到900至1000斤以上,又是一个好收成!”
      更让李昌勤和农户们感到踏实的是优厚的收购价格。“稻谷收购价就能达到每斤2.5元,效益非常可观。”稳定的产量和良好的市场价格,为合作社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让“种粮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丰收的背后,是科技力量的支撑和农业发展理念的转变。柳林镇深谙“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内涵,积极推动水稻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通过推广优质品种、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发展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坚定不移地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柳林大米”的品质和品牌价值。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水稻的丰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坚实的基础。”柳林镇党委组织委员唐玉龙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进一步推动水稻产业的提质增效,让‘柳林大米’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
      金色的稻田,轰鸣的机械,农民的笑脸,共同勾勒出柳林镇最美的秋收图景。千亩“玉针香”的丰收,不仅是汗水浇灌的硕果,更是科技赋能农业、政策护航农民的生动体现,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