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医疗健康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3445|回复: 0
收起左侧

[健康资讯] 谨防以养生之名行非法行医之实

[复制链接]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8-7-9 09: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何勇海
      推拿、按摩、针灸……不少上班族肯定在养生店、保健店光顾过这些项目,然而这些服务或将在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被禁止。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医疗活动,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等”。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早就该得到规范。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人体调理需要“三分治,七分养”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行业得以迅速发展。据统计,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市场规模已超1万亿元。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不断壮大,服务内容也越来越多,人的一身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不少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都有服务项目涉足,从推拿按摩到刮痧拔罐,从针灸牵引到微创医疗,无所不包。
      中医有许多技术方法,虽然既可用于疾病治疗,也可用于养生保健,具有医疗与保健的双重作用,但是,其中大部分技术都具有风险性,比如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开具中药饮片处方等,容易出现不必要的身体伤害或延误诊治。因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早就将这些中医服务明确为中医诊疗行为。而养生保健机构并非医疗机构,显然不能提供这些服务。
      由于在养生保健机构从事医疗活动的从业者,往往只是所谓的保健师,且缺乏服务技术标准和规范,养生养出伤病乃至死亡的悲剧时有发生。去年5月,合肥一女子在一家中医养生馆接受针灸服务时发生意外,抢救无效死亡。这类意外事故近年来并不少见。有医师介绍说,养生馆搞推拿按摩,往往是客人哪里不适就推拿按摩那里,不当操作会导致颈椎骨折甚至瘫痪,背痛可能是由冠心病或心绞痛导致,推拿不当会有生命危险。由此可见,确有必要让养生归养生,让医疗归医疗。
      此番,相关部门终于向中医养生保健乱象说“不”,这无疑是公众的福音。不过,一纸规范并不意味着就能终结这种乱象。哪些行为是中医诊疗活动,哪些机构可以开展中医诊疗活动,我们并不缺乏明确规定,最缺乏的还是有效监管。有业内人士透露,卫生部门主管医疗机构,对养生机构无执法与处罚权;工商部门主要负责企业主体资格审核、经营行为规范及消费纠纷查处,难以监管养生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专业;而保健品药品归食药监部门管,但也不是所有养生机构都出售保健品药品。
      因此,要让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不变成医疗活动,就要明确监管主体,从“九龙治水”发展到“一龙管水”。在审批养生保健机构的开办时,要严格执行“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服务岗位人员应取得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开展的服务范围应与取得的资质相一致,同时应持健康合格证上岗”等规定,而非“谁都能开”“不管注册成什么都可以干养生保健”。此外,还要面向公众进行科普,让他们区分养生和医疗,在接受养生保健服务时发现相关机构涉嫌非法行医,应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返回医疗健康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