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医疗健康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936|回复: 12
收起左侧

[健康饮食] 不能对新生儿做的8件事

[复制链接]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8-10-26 08: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爸爸妈妈们要注意咯,下面这七件事是千万不能做的哦!那么指的是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孕妈怀胎十月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养育宝宝更是不易,何况是新生儿,照顾起来更需要父母细心谨慎,以下7件不能对新生儿做的事,宝爸宝妈们一定要注意!

      用嘴巴亲吻新生儿

      成人不仅口腔内含有大量细菌,每颗牙齿大约含有上亿个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舌面上含有的细菌和病毒更多。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08: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旦亲吻新生儿,这些细菌及病毒就会随着唾液传递到新生儿的口腔内或者是皮肤上。

      但由于新生儿的的免疫机制发育不成熟,不能抵抗这些外来病菌,就很容易会诱发疾病。

      捏新生儿小脸蛋

      有的大人看着新生儿刚出生,脸上肉嘟嘟的很可爱,就会习惯性的用力捏宝宝的小脸蛋以示爱意。

      但大人的力度宝宝可能会承受不了,甚至会影响到宝宝的腮腺发育,或者是越捏宝宝越容易流口水,进而加重皮肤湿疹的问题。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08: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新生儿喝饮用水

      新生儿喂养是门很大的学问,新生儿不像成人,无特殊情况下6个月前不需要饮用水,只需要单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

      如果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0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掰开宝宝的手指牵小手

      新生儿的手指呈自然蜷曲状态是常态,但偶尔手指张开也并不特殊,有些父母在宝宝出生之后会很兴奋的想要和宝宝“牵小手”,或者是将宝宝的手指摆成各种姿势拍照。

      但医生提醒,新生宝宝的手是拇指在手心的握拳状,手暂时是不能自主的张开,不建议家长硬掰。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08: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胎毛剃光

      有些父母会觉得出生时的胎毛立马剃掉,毛发就会长得更旺盛些,日后必定不会有“秃顶”,这是错误的!

      新生儿皮肤娇嫩,比成年人的薄很多,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都很薄,发育不完善,皮下血管丰富,对外界的防御能力也很差。

      所以新生儿很容易因为剃毛而受到感染,一旦感染则不容易控制,并可能迅速扩散。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08: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新生儿睡枕头

      美国儿科学会是不建议新生儿使用枕头的,刚出生的宝宝脊柱基本是直的,而且头比较大,和躯干处于同一平面,所以不建议使用枕头。

      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宝宝趴着可以抬头,到3个月已经竖立稳当时,颈椎前凸形成颈曲,就可以给孩子使用枕头了。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08: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新生儿睡柔软床垫

      宝宝出生时脊柱从侧面看没有成人特有的弯曲,几乎是直的或仅有稍向后凸,当孩子2-3个月左右开始俯卧抬头时,说明颈椎前凸开始出现了。

      弹性床垫由于弹簧质量不一,过硬过软都不利于新生儿脊柱弯曲的形成,所以新生儿是不能睡柔软床垫的,建议婴儿睡的床为木板床,床上面铺上3cm~4cm厚的棉花褥子便可。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08: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抱着新生儿

      “多躺少抱不摇晃”

      相信有很多宝妈们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过带孩子的场面,你就可以发现刚出生的宝宝都是躺着出现在镜头里的,有时在家哄孩子的时候,宝宝被人抱在怀里,抱着的人走来走去地哄着,原本哭闹的孩子一会儿就不哭了。这样的场面让很多第一次带孩子的妈妈们认为,当孩子哭的时候,抱着多哄哄就好了。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08: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抱着宝宝会伤到孩子的脊柱

      事实上,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身体上的各个部分都是很脆弱的,这时候特别是宝宝的脊柱还没有发育完全,经常抱着会让脊柱一直处于弯曲的状态,时间久了,很容易发生脊柱侧弯,经常抱着宝宝会伤到宝宝的脊柱,所以在孩子还没有满百天的时候,大多数时间还是将孩子放在他们自己的小床上,多让宝宝躺着,给脊柱一个健康的发育环境。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08: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度摇晃会让宝宝的大脑受到损伤

      同样的,新生儿刚出生的那段时间,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是处于一种很脆弱的状态,宝宝的身体需要一个适应子宫外的世界的时间。所以当怀抱摇晃宝宝的时候,如果摇晃的这个幅度没有控制好的话,这时宝宝还很脆弱的大脑组织就很有可能受到冲击,从而让孩子的身体出现问题。而且用抱着摇晃的方式让孩子进入睡眠,次数多了,孩子很容易对这种感觉产生依恋,到以后再想让宝宝睡的时候,你不抱着,宝宝是不会乖乖睡着的,对你的看护工作也是一种负担。

      除了“多躺少抱不摇晃”外,在宝宝的睡眠方面,宝妈要清楚,这个阶段的宝宝的睡眠时间是相当长的,一天中十几个小时都在睡梦当中,这时睡觉是宝宝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们正在让自己快快长大,妈妈们可不要随意打断哦。

    特约记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7-22 13:02
  • 签到天数: 219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10-26 09: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宁宁 发表于 2018-10-26 08:51
    一旦亲吻新生儿,这些细菌及病毒就会随着唾液传递到新生儿的口腔内或者是皮肤上。

      但由于新生儿的的免 ...

    讲究都是好处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6 09: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养育孩子也是有好多讲究的,学会了好带孙子!

    特约记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7-22 13:02
  • 签到天数: 219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8-10-26 09: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宁宁 发表于 2018-10-26 09:35
    养育孩子也是有好多讲究的,学会了好带孙子!

    传承中国文化!
    返回医疗健康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