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482|回复: 9
收起左侧

水韵安居

[复制链接]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6 14:1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8-12-27 14: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水韵安居

        北纬30度是地球上一条神奇的纬线,沿地球北纬30°线前行,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地理物产,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神秘、怪异现象,存在着许多地球文明信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的随州,就正好处在这一纬线范围之内。而作为五水汇合,自古有“小汉口”之称的历史文化名镇安居镇,恰好处在北纬30度42分至30度52分之间。小镇越千年,小镇居民至今享受着安居闲适的自在生活。

    安居名考
     
        有关安居的名称由来,历史众说纷纭。民间传说在未建镇以前,原镇东住着一安姓老叟,以做小生意为业;镇西头有一居姓孀妇,开茶棚营生,建镇时以两老之姓而定名。此传说太过牵强附会,不足为信。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名正言顺,取名安居,必有历史渊源。《左传.庄公四年》记载:武王伐随,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营军临随。意思是公元前690年,楚国与随国在安居的溠水边进行了一次大战,当时安居乃是随国的都城。

        据《随书.地理志》云:安贵,梁置,曰定阳,又置北郢州。西魏改定阳为安贵,改北郢州为款州,又寻废涢水郡,别置戟城郡及戟城县。后废戟城郡,改戟城县为横山。开皇初涢水郡废,大业初又废横山县入焉。此段文字表明,安居原名安贵,亦名定阳,系南北朝时期的梁朝设置。西魏大统年间置款州,领涢水郡安贵县。后废涢水郡别置戟城郡领戟城县。北周时期涢水郡领安贵、横山。随代时安贵县仍之,属随郡辖;大业初年废横山县并入安贵县。唐初安居仍为安贵县,隶随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撤安贵县入随州。当地百姓认为此地风水好,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且盼安居乐业,故取名“安居”。所以安居源自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水韵安居

        随州自古无客水,但发源于境内南北两座山脉(南部的大洪山和北部的桐柏山)的多条水系,却呈叶脉网状,缓缓流淌,千百年来,滋养着随州的代代子民。这些水系以涢水、㵐水为代表,流量不算很大,很少涨水为患,正好可以因势利导,适合农耕。五千年前,先民们择水而居,最后有了炎帝部落。而安居境内,五水汇合,理所当然的成了人类聚集的首选。
        
        安居镇东、西、南三面环水,唯有北边通陆路。共有五条河流在镇辖区汇合。其中最大的是镇南自西向东流向的涢水,其次是西边源于吴山大仙垛北南走向的溠水、东部出自华宝山也是北南走向、与溠水并行的圣水、镇西南来的药水和自东南来的均水。五河汇合,这在随州各镇中是罕见的。历史上的交通以漕运为主。安居良好的水系条件,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同时,因五水交汇,千百年来河流的冲刷形成的一马平川的肥沃良田,也使这里物产丰富,民生安逸。现如今,安居的蔬菜,仍然是随州城区名符其实的菜篮子。安居的泡泡青,王家沙湾萝卜,已经成为地标农产品。至今民间流传的“澴潭的房子,安居的娘子”说法,正是对安居风水宝地的美誉。

        近年来,考古界已在镇区内发现西周早期的随国都城墙基,并在镇中心勘查出随国的城中城。2013年,湖北省政府命名羊子山古墓群和故都遗址为安居遗址。古代曾(随)国都城建于西周,废于汉代,其遗址位于镇区(安居镇王家楼村八组);羊子山墓群出土多件文物为随州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2013年经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自西周以来,这里便是随人聚居之地,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安居东至州城15公里,北达厉山不足20公里,西通澴潭镇18公里,南到均川镇仅10公里,所以历史上,安居就是随中地域的商品物资集散地。农历每逢单日为“热集”,周边四邻商人都来安居赶集,市井热闹非凡。流经安居的涢水自西向东注入汉水后经汉口汇入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给本地区的商业带来了生机活力。船民把武汉的京广杂货、纺织品、副食品运抵安居,再将安居周围盛产的稻米、棉花、蜜枣、土布、土纱,以及从寨河口出来的属三里岗、洪山、澴潭、均川大山里产的山货(如:梓油墩子、毛皮、药材等)装船运往武汉。当时的装卸行业称为“脚行”,其工人称为“脚子”,脚子扛装跑千子,以千子多少计力资。客商乘船往返安居武汉,人们尊称购销人员为“水客先生”。在近代安居颇有名气的水客先生数张贵芬先生。他服务于“居千祥”店铺,经商很有一套,长驻汉正街,广与大商家老板交往,掌握行情,能赚一万,肯舍三千,为店铺的生意兴隆,兴旺发达作出了贡献。

        涢水河流湍急,港湾较多,便于泊船。仅在镇区四华里距离内,就有六处可以泊船,即:陡坡潭、土潭、会馆潭、水起门港、灯盏窝、玉皇潭等。从春夏到秋冬,六处港湾保持泊船近千号,有三千多船民在此聚居消费。他们常年生活来往于此,因此与当地居民多有联姻。

        明清时期,外地人来安居经商达到鼎盛。从陕西迁移来的就有李恒丰家族、韩品三家族等,并在此建有陕西会馆。江西人也建有江西会馆(即万寿宫)。嘉靖年间,与江南才子唐寅同时代的直隶苏州府吴县蔡仙乡张师殿人柴仕良,逆水而上来安居定居经商,直到77岁(嘉靖32年,即1553年)寿终,葬入镇北岗上(现砖瓦厂内)。

        至解放前,安居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的各种民团组织达42个,如青红帮、蔚文楼、红香会、黄学会、道德学社、西华堂、同善会、大乘门、兰衣社等。而州城民团只有40个。同时,安居信奉佛教的也很多,寺观庙宇十余处。如清凉山上的长庆禅寺,波罗颈的波罗寺,车路岗的顺龙寺,镇区内的香云寺、五显庙、老官庙、万寿宫之真君殿、天父庙(即都宪府)、黄经堂、老庙紫竹林、新庙观音堂等。唯长庆寺香火最旺。据随州志载,北宋哲宗元佑初年,云游僧人长庆和尚来安居,在清凉山麓修建庙宇,掘井七口,供千僧汲饮。长庆寺兴盛时,寺僧逾千,容纳不下,又扩建副庙两座(宝峰观、观音寺)。

        据资料统计,解放前期,长约三华里的老街,大小杂货、皮头店铺两百余家。较有名气的有邹辉记、刘礼记、魏万顺、王泰元、程星阶、王高登、周泉泰等商贾名家。开粮行的九十多家。如:李常悟、蔡登武、邱斌记、沈子威、吴惠卿等。从事餐饮业的八十余家,颇具名气的有:吕老五、龚成福、云老四、刘发海、黄大福、乐明义等。肉案38付,如范先发、宋长春、郑日发等肉铺。屠户有时几家联合经营,共担风险,盈利均分,时称“打关”。每集销售猪肉50多头,逢年过节需求更多,中途还杀“接案”。据传曾经一次节庆,宰牛100多头,当天销得净光。旧时安居有戏楼五座,即陕西会馆之戏楼、天父庙(即都宪府)戏楼、万寿宫(即真君殿)戏楼、老官庙戏楼、五显庙戏楼。有时,一天有曲剧、楚剧、汉剧三台戏同时上演。古镇之繁华,可见一斑。清朝诗人梁木的古随州八景有三处就在安居,分别为长庆晨钟、涢水夜浦、溠水观鱼。

    安居老街
     
        曾经的安居老街像一条腾飞的巨龙,自下至上建有三座城楼,东楼为下门楼,街中间白氏巷跟前的一座称为过街楼,西街头的谓之上门楼。上门楼建筑典雅奇特,横看四柱一条线,竖看四柱一条线,斜看四柱仍是一条线。楼四角飞翘,每角都挂着铜铃,风过铃动,恰如奏乐,悦耳动听。可惜角铃在战乱时期被日本人摘走。

        长约三华里的老街,街道地面铺鹅卵石,下雨走路不沾泥。街道两边门面房3000余间,多数为杉树合门。逢热集下掉杉树门,敞开门面做生意,晚上再把门装上。房舍多为明清时建造,既有江南风格,又具本地韵味。富裕人家修建的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走马转楼。墙体以片子砖挂斗或为三六九青砖实砌。多数建有隔火墙。墙上设有眺望孔;门眉上方雕梁画栋;屋脊两头搬爪,外墙上部画有墨画;进伸三级由后向前逐步升高。民居建筑多是大屋顶,有立架式的,公山式的,独立式的。全部是十一檀,间距3.5米,进伸8米,上盖布瓦,少数是风火卷檐。

        老街的主街道顺应地势,自然转折分为九个部分,即九街;与九街垂直有十八条巷子,其中有十条向南通向涢水河,便于货物运输人员通行。八条巷子向北,方便居民出行。当地人依据建筑、形状、姓氏约定了“九街十八巷”的名称。九街是新街、横街、丁字街、五彩街、五显街、笆头街、太平街、文昌街、后街;十八巷是严家巷、李家巷、小北门巷(又称张家巷)、纪家巷、郭家巷、皮家巷、马家巷、白氏巷、丁家巷、清凉巷、窄巷、扬叉巷、曾家巷(亦称唐家巷)、宽巷、上褚家巷(亦称北褚家巷)、下褚家巷(亦称南褚家巷)、太平巷(亦称沈家巷)、文昌巷(亦称廖家巷)。一条主街布局着九街十八巷,这在全国都是罕见。

        晚清末期,河南兵匪石流子窥觑安居富庶,遣兵匪化装成小商贩潜伏安居多年,刺探居民经济情况。清王朝宣告灭亡的当年(1911年),石流子动手,率千余兵匪将安居商户洗劫一空,将500多间商铺焚为灰烬;1930年,又一股兵匪洗劫安居,焚屋无数,绑票400多人;1940年,日寇侵入安居,古镇几乎毁坏殆尽。如今,老街只有266间古建筑保存较为完整。
    五昌书院
     
        现存安居九街十八巷的古建筑中,最佳看点就是五昌书院,又叫燕子楼,为明初安居大户韩富兴所建。其父韩品三经商有道,且寿高福大,竟活到了五世同堂。为此韩家决定修建一座堂院,便聚集当地学问大 师和建筑高手,以“五世其昌”为主题,巧妙利用自然地势,设计了一栋“燕子式”结构的三级进深堂院。堂院坐北朝南,三间口面,三进两院,地基由前向后逐级抬升,呈俯瞰式 ;前房似燕喙;中房宽大,似飞燕展翅;正堂两边的厢房外墙呈半圆形,酷似燕腹;后房无拖檐,似飞燕之尾。

        此“燕式”设计寓意有二:一是取明朝文徵明之《戊午元旦》诗:“百岁内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玄”之意,以颂其父之德寿;二是取《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氏之事:“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这是一种期盼,希望后生官运亨通,财源滚滚,世代不衰。房屋盖好后,韩家没有居住,而是做了书院。因为要达到“五世其昌”,不读书不行。尽管韩氏家族世代都是读书人,却并不致力于做高官,而是精心聚集财富,始终保持安居首富地位,十几代不衰。最让人称奇的是,居住此房的人家代代人丁兴旺。现今的房东张家安两子两女,其孙女竟为北大博士生。住于房尾的另一张姓,也是儿孙满堂,事业各有千秋。

        到过古镇安居的人,无不感叹于她的神奇和神秘。那些千百年来埋藏于地底下的安居遗址,还有许多未解的曾随之迷,等待人们进一步去发现,解读。而那些位于地上部分仅存的老街精美古建筑--九街十八巷,即便是已经得到挂牌保护,现如今也是风烛残年,飘摇欲坠。如果不及时修葺,不久的将来,终将会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不再存留。行走在落寞的老街,很难想像当年的富庶繁华。年轻人早已搬离老街,只有几位老者故土难离,还在静静守望。偶尔遇见游人,还会讲述老街曾经的前世今生,古往今来。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让安居老街及时得到保护修复,重放光彩,是时候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4 14:42
  • 签到天数: 27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8-12-28 09:1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悔红烛 于 2018-12-28 09:20 编辑

    欣赏周局精品力作,内容丰富,文笔优美,引经据典,涨知识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6 14:1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8 09: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悔红烛 发表于 2018-12-28 09:19
    欣赏周局精品力作,内容丰富,文笔优美,引经据典,涨知识了!

    谢谢鼓励!
  • TA的每日心情

    2017-6-5 11:31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8-12-28 13: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很棒 !不过还是要给楼主提一个建议, 就是能不能请一位善于作画的能者把你所描述的安居全景绘制成图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2-29 07:4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6 14:1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09: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朗月 发表于 2018-12-28 13:44
    文章很棒 !不过还是要给楼主提一个建议, 就是能不能请一位善于作画的能者把你所描述的安居全景绘制成图呢 ...

    你要是有这方面的大伽,当然非常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2-30 07:09: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7-8-24 15:24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9-1-8 11: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安居一直没有发展,这么多年还是那个样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7-21 10:59
  • 签到天数: 65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9-1-9 09: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居应该是离随州市区最近的几个乡镇里面最落后的一个,希望高铁站的建成能把经济发展带动起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1-11 09:0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