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0-11-3 11:12 编辑
我心中的爱国情怀 五眼桥中学八(3)班 项静雯 指导老师 冯楠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曾仰慕过美国的发达经济,羡慕着俄国的强大军事,惊叹于英国的创新科技,然而当我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中华民族爱国英雄的故事后,澎湃的爱国主义精神取代了心中的各种仰慕之情。 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就开始给我买各种注音版的故事书,其中小学生版的《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当时是我的最爱了,里面众多的爱国故事给我幼小的心灵抹上了几笔神奇瑰丽的色彩。里面有弃医从文、忧国忧民、以死明志的屈原,血战歼倭、勋垂闽浙的戚继光,弃医从文、疗救民心的鲁迅,视死如归,英勇就义的刘胡兰……是这些爱国英雄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才成就了中国现在的辉煌。此刻,爱国主义情怀在我心中发了芽。
以前,我和大多数学生一样,认为“爱国”这两个字离我们远之又远,似乎“爱国”二字只能在文学作品里以那些气势磅礴的豪言壮语中出现,而当我经历了这次百年难遇的“新冠”疫情,这些原本只会在电视、电影里出现的桥段,活生生、鲜淋淋的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才发现以前的想法错了,其实爱国与否就表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举手一投足,都足以表现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们始终坚守在一线,直面肆虐的病毒。口罩勒出的印记是他们的勋章,坚毅的目光透露着必胜的光芒,疲惫的神态遮挡不住他们的美,微笑中给予人们愤发向上的力量,如果不是他们舍身忘死,岂会有我们现在的生活安康。 有一位年轻的护士阿姨,她的孩子才三岁,正是非常需要妈妈时常陪伴的年龄,但当疫情来临,她接到上级领导的安排,让她前赴一线参与抗疫工作,她毅然决然地听从安排,把自己的孩子托管给自己年迈的父母照顾。虽然在一线每天都会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接待救治感染病毒的病人,但她依然坚守岗位,不怕苦,不怕累,给病人普及疫病需要注意的事项,用她的积极向上阳光的一面给病人加油、打气,许多病人因她而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她每天只能抽出一点时间跟家人视频通话,给家人报平安,视频里看到家人担心的神情,看到儿子幼稚的小脸,她依然微笑面对,告诉家人她很好,不用担心……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超市的服务员,疫情来了,她们也很害怕,担心自己被传染,但仍然紧守岗位,做好人民的好后勤,保证人们的生活秩序不受影响。一些社区基层工作人员不停地打电话、访问,挨家挨户排查、向人们普及疫情防护措施,传达疫情情况,还有那些为疫情重症区捐献物资的人,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她(他)们一样的舍小家保大家,舍自己为人民的人,这次疫情才能得到及时控制,抗击疫情才能取得圆满成功。 总有一种品质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美丽让我们终身难忘,或许这些人物的平凡不足以“名垂千史”,事迹的琐细转瞬成“过眼云烟”,但谁都不能否认,正是这些普通人在爱国的这首主旋律中凑响了属于自己的音符,贡献了属于自己的力量,我们每个人可以平凡渺小,或不为人知,但我们坚守我们的奉献,最终汇聚成守护国家的使命所在。 不得不说,我们这一代是时代的宠儿,当下青少年又该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我们青少年的爱国应表现在学习方面,不虚度青春,努力拼博实现人生的价值。
老师点评:从自己成长经历及切身感受出发抒发爱国情怀,看似平淡简单的语言中渗透着炙热的爱国心,文笔细腻动人,令人感动。是啊,“爱国”绝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渗透在每个人身边,植根在每个中国人灵魂中的本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