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6-6 12:22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筑起群众十分钟“保卫圈”
——广水市城郊街道办事处“一村一辅警”工作剪影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熊熙 左赟
城郊街道办事处“一村一辅警”工作档案
春节临近,“年味”浓郁。而在广水市城郊街道办事处的村组社区,辅警工作站的17名辅警仍在24小时昼夜辛劳。
“现在村里若是发生突发事件,辅警十来分钟就能赶来现场处置,让老百姓觉得特别安心。有了辅警的保卫,如今村里格外平安、祥和。”油榨桥村村民尚贞福对记者说。
城郊街道办事处地处广水市城区近郊,版图面积120平方公里,总人口近6万人,辖17个村、1个社区。“在农村,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多,群众求助多,群众间的矛盾调解需要大量精力,而基层警力不足是农村治安稳定的一大瓶颈。”广水市公安局城郊派出所所长余炳荣告诉记者,为打通警民服务“最后一公里”,2020年11月17日,城郊街道办事处在广水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适时推出“一村一辅警”工作模式,择优录用17名退役军人或村治保调解干部担任驻村辅警。
为全面实施“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战略,城郊街道办事处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分管政法副书记任副组长,派出所、党政办、综治中心、财政、教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一村一辅警”工作领导小组。因地制宜在18个村(社区)建立3个警务室,每个村设立警民联系站。
“这些驻村辅警都是本村人,他们人头熟、地域熟、情况熟,有时处理基层问题比我们出警还起作用。自从实施‘一村一辅警’后,辖区警情下降了将近一半。”余炳荣介绍,17名驻村辅警,他们平时各自负责自己的村,但当遇到一些大的警情时,他们又可以化指为拳,相互配合。
2020年12月23日0时30分许,城郊派出所副所长黄广带领“一村一辅警”的许峰波、梅越、吴敦赋等人开展巡逻,巡逻至马蹄桥村路段,发现一辆面包车在公路上缓慢行驶,便将面包车拦下。经盘查,驾驶人史某,家住城郊双河村。搜查时,发现车上有一副车牌(鄂S232XX)、撬棍、扳手、手电筒等工具。经审讯,史某利用接送学生上下学进行踩点,趁附近居民不在家中,进行搬家式盗窃。从2019年6月起至2020年12月,先后在水寨村、长辛村、城南社区等6个村社区进行盗窃,盗窃案件40余起。这起系列盗窃案的告破,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
“白天见警服,晚上见警灯。自从有了辅警站,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大大提升了。”长辛村村民周远辉说,以前他们这里报警后,城郊派出所民警赶到都要30多分钟,现在辅警站就像是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
为解决“一村一辅警”的后顾之忧,城郊街道办事处拿出专项资金,购置了20辆警用摩托车和警服配发给驻村辅警,并根据辅警工作成效给予每人每年5000至10000元的绩效奖励。
“各驻村辅警已经成为村级治安防范的组织员、道路交通的协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情报信息的收集员、法律政策的宣讲员、警务下沉的联络员、便民利民的服务员,他们承担着掌握社情民意、采集基础信息、化解矛盾纠纷、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巡逻防范、发现案情线索、服务人民群众等重大职责。”城郊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丽告诉记者,城郊街道通过推进“一村一辅警”队伍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合联动工作网,打通了警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