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魅力乡镇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329|回复: 0
收起左侧

[美丽乡村] 万和镇龙凤山村:聚焦“三个一”共同缔造美丽乡村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5-28 00:03
  •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4-5-21 10: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论坛讯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赵慧林 通讯员 刘雍林 曹森 刘敬文
      近日,走进随县万和镇龙凤山村,只见平坦的村道向田野深处延伸,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整洁,巷陌乡间花草掩映,房前屋后小菜园生机勃勃。村民们在文化广场、休闲廊道休憩聊天,一幅和美的乡村画卷尽收眼底。
    2f7ecf98f10f9d4170fba7d743cef5ba_img_545_283_460_289.jpg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党员队伍“一条心”
      近年来,龙凤山村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强化“夯基固本、全面提质”的工作导向,细化标准定方向、瞄准靶心抓落实、健全机制强保障,扎实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
      紧紧围绕“五个基本”工作要求,深入落实组织生活五项基本制度,对标对表新时代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五好”标准进行自我剖析,抓住症结、落实整改,全面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
    2f7ecf98f10f9d4170fba7d743cef5ba_img_617_757_181_161.jpg

      深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将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开展“党员凝心聚力,共筑红色堡垒”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选取紧贴民生实事、重点工作的“自选项目”,让组织生活“有形”更“走心”。
      充分激发“红色细胞”,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当前中心工作设立7个党员示范岗,科学设置岗位职责,结合深化实践活动引导党员主动作为、履岗到户,累计为群众办理好事实事90余件,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根基。
      今年3月,龙凤山村召开2023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暨2024年度工作安排部署会议,除了全面回顾总结2023年工作成效外,专门在会上对部分优秀乡贤、优秀工作者、优秀党员、好婆媳、优秀公益性等工作突出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做的就是紧密联系群众。前几天,有群众找到我反映村口的路灯损坏,我及时上报并协调解决了这个问题,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今年获得表彰奖励的党员裴义昌自豪地说。
      立足产业谋划绘制全域发展“一张图”
      多年前,龙凤山村集体经济匮乏,如何发展村里自己的产业?龙凤山村活用“共同缔造”的方法论,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启党建赋能产业发展新模式,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万和镇素有‘中国蕙兰之乡’之称,我们村也有丰富的兰草资源优势,应该好好利用起来!”为更好发展村级产业,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商议如何发展特色产业,村内能人提出可以依托丰富资源优势,建造培育中心种植兰花。
    2f7ecf98f10f9d4170fba7d743cef5ba_img_861_1007_187_141.jpg

      就此,大家迅速集结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成立绿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于2021年投资140万元,建成240平方米的蕙兰名品培育中心,采取“村集体+村干部+大户+技术员+农户”的经营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兰农增收。
      走进培育中心,棚内温度适宜、如沐春风,展架上,数百盆兰草形态各异、翠绿盎然。
      “这里栽培了精品兰草200余盆,棚内实现全自动数字控温、控湿、通风、控光,可免费为村民种植兰草提供场地。”村党支部书记刘凤安随手拿起一盆兰草展示:“别看这盆‘斑中透’不起眼,两苗购买价2.4万元,现在经过半年培育,已经变成了四苗,增值了一倍。”
      据统计,目前兰草基地年收入达25万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发展养兰草种植户20余户,大力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满足感。
      家园美、产业兴,日子越过越甜。蕙兰产业“锦上添花”,让村“两委”信心倍增,决定拓展其他产业。通过引进在外能人和外出考察学习,2022年7月,村内成立了随县精物双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了15亩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年产量达700余斤,村集体经济收入10余万元。
      同时,与品源公司签订“订单农业”合作协议,种植线椒100亩,由品源公司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与品控,逐步形成了支部带动、农户种植、企业收购的“订单式”产业链条,为周边村民铺就了一条就业增收路。
    2f7ecf98f10f9d4170fba7d743cef5ba_img_874_1251_191_132.jpg

      “我们现在不仅种兰草,还种植羊肚菌和线椒,一年增加不少收入呢,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村民雷德新开心地说。
      聚合党群力量下好村湾治理“一盘棋”
      龙凤山村坚持党建引领,运用“五共”理念,围绕“共”字发力,做好“同”字文章,村民群众参与热情高涨,不仅激发了基层治理“一池活水”,还实现了从“旁观者”变“参与者”、从“当配角”变“唱主角”、从“局外人”变“当家人”的转变。
      村内通过设立3个党小组,10名党员中心户,深入实施“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乡贤)中心户”三级治理体系,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广泛开展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等日常工作。
      “党员中心户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实现党的工作无死角、全覆盖,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村党支部书记刘凤安介绍道。
      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得到激活后,大家积极协调解决矛盾纠纷,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共同参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房屋巷道更加干净整洁。党员与村民一同打扫卫生、刷树粉墙、巡河护林、管护村湾,乡村环境焕然一新,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为强化党风、村风、民风建设,龙凤山村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评选出新乡贤、优秀致富能手、最美婆媳等10余人,鼓励村民见贤思齐,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和乡贤道德感召力量。
      如今的龙凤山村,景美、人和、产业富足,已然实现华丽蝶变。
      未来,龙凤山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以村“两委”组织引领、党员大户带头行动、全民参与的形式,强化产业发展、缔造美好生活,为全面建设平安稳定“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富”的龙凤山村而努力奋进。

    返回魅力乡镇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