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2388|回复: 0
收起左侧

小社区大创新 微治理见真章 ——随州高新区深入推进“清洁家园”行动系列报道(中)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清 特约记者 钟克波 通讯员 梁勇
      近段时间,气温适宜。在随州高新区裕民社区裕欣小区,78岁的退休教师张德明每天清晨都会在新建的廉政长廊散步。长廊旁的智能垃圾分类箱电子屏闪烁,无人清扫机沿着石板路缓缓作业,曾经堆满建筑垃圾的角落已变身为6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充电棚等。
      “现在小区像花园,住着舒心!”张德明的话道出了居民们的心声。
      “清洁家园”行动中,随州高新区以社区、村组为单元,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的能动性,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用一个个“小而美”的创新实践,解锁清洁家园的“幸福密码”。
      典型带动,“比学赶超”蔚然成风
      “清洁家园”行动,群众是主体。如何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裕民社区想了很多“金点子”。
      “‘清洁家园’行动中积分高的,在企业招工时优先推荐!”裕民社区党委书记李念指着企业用工推荐表介绍,社区将环境治理与民生服务深度捆绑,28名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等组成“五老宣讲队”,挨家挨户动员拆违建、清杂物。
      去年以来,裕民社区有56名居民在“清洁家园”行动中家庭环境考评优异,被社区优先推荐进入辖区企业就业。
      考取知名高校的学子是全社区人的骄傲。在裕民社区文化墙上,一份由27名“985”“211”高校学子联名签署的《清洁家园倡议书》格外醒目。
      “考上名校的孩子都呼吁爱护环境,我们更要争口气!”居民陈玉兰主动将门前杂物间改造成小花圃。裕民社区还举办“家风故事会”“环保顺口溜大赛”,让“比学赶超”蔚然成风。
      社区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支持。在裕民社区自建的厂房里,工人正紧张有序生产。“年利润可达189万元,其中80%反哺社区发展,投入到环境整治等工作中来。”李念算起账来底气十足。这家投资4000万元的企业,不仅为“清洁家园”行动提供资金保障,还解决了50名居民的就业问题。
      自己动手,齐心扮靓和美家园
      深夜11点,余家畈村,一束束亮光扫过夜空,联防队员们正手持电筒巡查。
      “我们村位于城乡接合部,过去偷倒建筑垃圾现象时有发生,有时候刚清理完,过两天就又出现了。现在村里组建巡逻队全天候巡逻,乱倒现象减少九成!”余家畈村党支部书记余艳丹翻开巡查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3个月来拦截的12起违规倾倒建筑垃圾行为。
      良好的人居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近年来,随着建设发展加快,随州高新区各社区、村发展加速融入主城区,但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带来了环境管理难、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各社区、村不等不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清洁家园”行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这块地拆通透,咱们建个乡愁记忆馆多好!”在“五老”调解队的劝说下,吴家老湾社区居民陈大友主动拆除40平方米的违建柴房。“清洁家园”行动开展以来,该社区累计拆除违建500平方米,腾出的空间建起农耕文化展馆、村民议事亭,旧砖瓦砌成的景观墙留住乡愁。
      自己的家园自己爱,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在城东原种场社区,一支由退伍军人组成的“护路队”自发修补坑洼路面。65岁的老兵李建国带着铁锹、水泥忙活了半个月:“当兵时保家卫国,退休了也要守护家园!”1000平方米的平整道路,成为群众点赞的“连心工程”。
      全域开花,“一村一策”书写特色
      “我家阳台是社区‘门面’,可不能丢脸!”十里铺社区居民周丽华精心打理的花架上,20多盆绿植错落有致。该社区发起“最美阳台”评选,67户家庭将阳台打造成“微型花园”,月季、多肉、紫藤构成“立体画廊”,吸引周边居民组团参观。
      “清洁家园”行动中,随州高新区的社区、村各显身手、各尽其能,巧用各类办法扮靓家园面貌。
      在裕民社区,智能设备让治理“耳聪目明”。清晨6点,北斗导航无人清扫机准时出动;智能垃圾分类小屋前,居民扫码投放垃圾即可用积分兑换日用品。
      “过去嫌麻烦,现在孩子都抢着分类!”居民刘慧珍展示账户里攒下的215个积分。裕民社区还投入30万元建设雨污分流系统,让困扰居民多年的污水倒灌问题彻底解决。
      走进兴建村投资600万元打造的“热电新村”,垃圾分类亭、生态污水处理站一应俱全。“全村垃圾分类参与率100%、污水收集率100%、庭院美化率100%!”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洪伟指着统一规划的菜园和栅栏,言语中充满自豪。
      每当夜幕降临时,在裕民社区、十里铺社区等地的文化广场上,居民们伴随着欢快的广场舞曲翩翩起舞,大家感慨道:“环境一天比一天美,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微光成炬,可耀星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晓东表示:“‘清洁家园’行动中,这些‘小而精’的创新实践正汇聚成‘大能量’。我们将推动‘一村(社区)一品’经验全域推广,让清洁家园从‘点上出彩’迈向‘全域精彩’!”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