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引擎”驱动曾都高质量发展 —— 随州市曾都区法学会工作扫描 法治兴则事业兴,法治强则事业强。 近年来,随州市曾都区法学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法学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组织、带领全区广大法学和法律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动曾都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夯实根基,打造坚强有力的法学会组织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法学会工作写入全区政法工作要点,切实把法学会工作纳入全区政法工作总体布局,定期组织召开全体会员会议,对法学会工作进行研讨部署。”曾都区法学会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6月,曾都区法学会选举常务副会长,不断完善法学会组织领导体系,推动法学会工作与政法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 曾都区法学会以推进法学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制定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实施方案》等制度,明确日常工作运行规则,确保工作有章可循、规范开展。 在规范会员服务方面,曾都区法学会坚持巩固和发展并重,广泛吸收优秀法学法律人才。目前,区法学会有个人会员96人,团体会员5个,法学会会员队伍日益壮大。 法治学习,推动法学会工作高效开展 去年4月1日,曾都区“政法讲堂”(第一期) 集中学习举行,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弘弘授课。胡弘弘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不断提升法治思维》为题,全面系统地进行了解读和剖析,为曾都区政法干警履行法律职责、坚定不移推进依法治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新思路。 精心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加全区政法系统政治轮训活动,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纪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等相关内容,切实增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治思维,不断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这是曾都区法学会加强法治学习的一个缩影。 曾都区法学会组织60余名会员代表通过网络学习方式参加为期4周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班,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能力。邀请随州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余朝晖在涢水街道风光社区开展《湖北省物业服务和管理条例》法治宣讲活动,为建设“共治共赢”社区注入平安法治新动能。 此外,曾都区法学会认真落“八五”普法规划,聚焦宪法、民法典等重点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专项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共开展送法进社区、送法进企业、送法进校园等普法活动21场,组织巡回审判3场,发布典型案例33个。其中,洛阳镇《“站点”助力文旅强镇 法治赋能乡村振兴》经验文章被中国民主与法制网刊载,2 篇区综治中心矛盾调解宣传稿件被《楚天法治》采用刊发。 站点建设,助推法治事业大步迈进 去年6月,湖北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正军调研曾都区法学会推进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和发挥“首席”作用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在区、镇 (街道)、村 (社区) 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中“嵌入式”打造法学会“三级平台”,融合全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与职能部门联合打造“法律服务联盟”。去年8月,区综治中心揭牌入驻,成立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聘任13名同志为曾都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充分发挥曾都区法学法律工作者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方面的专业作用。 深化区综治中心“1246”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力争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利用法学会的专业、人才和第三方优势,积极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对曾都区“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进行把脉问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案件评查40件,审议备案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26件。 组织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成员积极协助区委政法委参与协调东城街道王某和西城街道李某等矛盾问题事项,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联合攻关,提出科学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为治理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首席”力量。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曾都区法学会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法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法治曾都、平安曾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