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6-6 12:22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云 通讯员 夏洪存
她是一位90后,与大多人选择不一样,她回到了农村老家,当起了一位“庄稼人”。
她是一位农机手,开着各种农用机械在田地里穿梭,在全省田间作业赛(插秧机组)中获得一等奖。
她是曾都区银丰农机应急作业合作社农机手易梦玲,是大家眼中的农机操作“老把式”。
放弃城市回到农村“种田”
易梦玲和许多年轻人一样,通过努力走出了农村。2018年,本有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她毅然放弃,回到了家乡。
对于这个决定,很多人不理解。她却说:“我喜欢农业,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的农业生产更加高效、智能。”
回家之前,她家是远近知名的种田大户,家里有各种农用机械。
易梦玲从这些“铁疙瘩”入手,决心当一名农用机械手。
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她开始学习驾驶拖拉机、插秧机等传统农机。起初,她总是跟在父亲身后,仔细观察他操作机械的动作和技巧,晚上则观看教学视频,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渐渐地,易梦玲成为一名合格的机械操作手。同时,她通过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农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湖北头雁农机化服务班等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2019年,易梦玲参加了湖北省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
启动、倒退、瞄准……她控制好插秧机晃动的频率与幅度,在短短3分钟内,将左后侧铁针依次插入3个直径2厘米的铁环内,这项比赛叫“穿针引线”。
易梦玲一次成功,获得“天枢杯”大赛(插秧机组)一等奖。
智慧农业推动乡村振兴
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同时,易梦玲还为这些机械装上了北斗导航系统。
她指尖在智慧农业平台轻点,北斗导航插秧机随即在稻田划出笔直绿线。“您看,土壤墒情、作业轨迹都在实时更新。”她向父亲解释道。
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关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年轻人也可以在农业领域有所作为。
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农业、投身农业。他们看到了年轻人在农业机械操作领域的成功和成就,也看到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的广阔前景。于是,他们纷纷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成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一员。
从追着拖拉机跑的小丫头,到如今统管5大应急服务组的指挥官,易梦玲的成长轨迹见证了农业的深刻变革:无人机防治病虫害的效率提升了6倍,智能收割机每亩减少损失15公斤,应急服务范围覆盖了3个县、23个镇。
每当新设备到货时,她总会拉着父亲说:“爸,您来试试这无人驾驶系统,操作起来特别像您教我的‘匀速行进法’。”
如今,她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农业机械的操作方法,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她计划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和领域。她打算引进更多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易梦玲还计划积极参与家乡的乡村振兴规划和产业发展。她希望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