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6-6 12:22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5-8-25 09:17 编辑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黄芳芳 赵慧林 通讯员 金伟
在随县洪山镇这片红色沃土上,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杜鸿的名字,早已和老兵们的冷暖紧紧连在一起。6年前,这位有副高级职称的中学校长,走下熟悉的三尺讲台,一头扎进那个“没人愿接”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在“一张白纸”上勾勒服务老兵的蓝图;如今,他不仅让“枫桥经验”在红土地上扎根结果,更用创新智慧绘就出活力涌动的“双拥生态圈”,让退役军人成为乡村振兴战场上冲锋在前的“排头兵”。
杜鸿以滚烫的赤子之心焐热老兵的每一份期盼,用精巧的匠心化解基层服务的难题,凭执着的热心激活流淌的红色基因,让“娘家人”的温暖如春风般拂过洪山的山山水水,让嘹亮的“双拥歌”在随州大地久久回响。
从三尺讲台到“一张白纸”的抉择
2019年的洪山镇,教育界传开一个消息:洪山镇一中校长杜鸿,要去接一个“没人愿接的摊子”——筹建退役军人服务站。彼时47岁的他已是副高级教师,把学校管理得有声有色,可当镇党委征求意见时,这个在江汉军区司令部旧址旁听着战斗故事长大的汉子,连夜写了封申请书:“我是红土地的娃,懂老兵的苦,也懂他们的傲。”
服务站刚成立时,真是“一穷二白”。杜鸿拿着卷尺,在镇党委、政府支持协调的办公场地里量了又量:“这里摆接待台,那边隔出档案室,老兵来了得有地方坐。”
那段时间,杜鸿白天协调桌椅电脑、四处走访摸排退役军人信息,晚上起草组建方案、筹备工作协调会,常常工作到深夜。
终于,在“随县洪山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牌子挂上墙时,杜鸿也顺利完成辖区34个村(居委会)退役军人信息摸排及档案整理工作——谁家有伤残证,谁家子女待业,谁家房屋漏雨,都记得清清楚楚。
两年后,这个“半路出家”的站长交出亮眼成绩单:建成全县首个5星级服务站,7个村(居)服务站同步完成星级创建,工作成效全市领先。
从“信访难题”到“崇军暖流”的转身
“以前老兵信访问题是镇上的‘老大难’。”镇信访办的老同事还记得,杜鸿刚上任时,办公室的门常被心急的老兵推开。他却把“枫桥经验”嚼碎了融进日常:“老兵不是来‘找茬’的,是来‘找家’的。”
杜鸿给服务站定下铁规矩:老兵来访“茶杯满着、笑脸迎着、事情办着”,矛盾调解“上门听着、坐下聊着、政策讲着”。
6年来,他带着队员走访老兵2000余人次:为参战老兵李付艮核实身份、补办户口,让他每月足额领取补贴;为残疾退役军人陈明海申请慈善关爱基金,解决长期医疗难题……全镇退役军人信访案件始终保持“零记录”。
更动人的变化,藏在街头巷尾的细节里。麻竹高速大洪山西出口,104块“最美退役军人”展示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了过往司机的“精神路标”;逢年过节,杜鸿带着队员敲锣打鼓送喜报,红绸带在军属胸前晃出暖色,70余次送喜场景里,有老人摸着“二等功”奖状落泪:“我儿子在部队没给家里丢脸!”
从“单打独斗”到“双拥生态圈”的跨越
云峰山万亩茶园中,“退役军人之家”在晨雾里若隐若现,牌匾泛着微光。2024年,杜鸿带着优秀老兵们参观时说:“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根据地’,喝茶、歇脚、聊家常,全免费。”作为随州市首个镇企一体的“老兵之家”,它如今已成为茶农和游客口中的“暖心角”。2024年,随州市“老兵之家”建设现场会在此召开,杜鸿的经验分享让与会者深受启发:“退役军人工作既要‘有温度’,更要‘有厚度’。”凭借对工作的深刻理解与扎实实践,杜鸿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
与此同时,洪山镇的龙潭街也焕发出新的活力。2024年以来,洪山镇将“真情传递·用心赶烤”党建文化与“军民融合·携手共建”双拥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出800米长的双拥示范街。漫步街头,“军民鱼水情”的彩绘生动鲜活,灯杆上的老兵故事牌随风轻摇,文化广场上,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仰着小脸听参战老兵讲述峥嵘岁月的战斗故事。
今年4月,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领导调研时,对这条充满温度与活力的街道赞不绝口:“敢于创新有特色,宣传氛围浓,创建行动快!”
今年7月,随县洪山镇获评湖北省双拥先进单位。这条街不仅是红色文化的展示窗,更是带动就业的增收路,共带动300人就业,其中27名退役军人和家属在此开起餐馆、副食店,每月能多挣三四千元。
在乡村振兴战场上,杜鸿把退役军人“聚成了火”。他扶持杨黎、严冬等12名退役军人发展香菇种植、特色养殖,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助力残疾退役军人谭武创办“洪山楚牛湘家庭农场”,该农场获2021年湖北省“军创杯”大赛优胜奖。4月29日,杜鸿组织洪山镇军创企业参加湖北省第六届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通过现场展示等方式向全省退役军人展示军创成果。此外,他还推动江汉军区司令部旧址升级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串联“布衣省长张体学纪念馆”等场所,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路线。
站在“退役军人之家”前,杜鸿望着漫山苍翠感慨:“军魂永在,阵地就在这绿水青山间。”从三尺讲台到双拥阵地,他用6年时间诠释了退役军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