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6-6 12:22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刘诗诗 通讯员 操忠强 范宸铭
今年以来,我市紧扣“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以“高位引领、精准培育、一线淬炼”三维赋能模式,构建立体化干部培养体系,推动干部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双向提升,为建功支点建设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扎实的干部队伍。
高位引领:
以上率下激活提能提质“动力源”
为破除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内陆思维与跟跑心态,我市高规格组建专项考察专班,奔赴先进对标城市开展深度调研学习。形成的考察报告经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后,印发全市各级各部门学习研讨,引导领导干部在对标找差中树立大格局、拓展大视野。
围绕建功支点建设核心任务,我市精心打造“建功支点・随州干部素质提升大讲堂”专题培训班。由市领导带头授课,县市区、市直单位“一把手”轮流登台,结合分管领域工作实践传授经验、解析难点。截至目前,已举办专题培训10期,示范带动各级各部门开展各类培训活动40余场,累计培训干部近4000人次,形成“主要领导带头讲、全体干部比着学”的良好氛围。
为推动业务能力深度突破,市直机关创新搭建“科长讲堂”擂台。组织47个市直部门的94名业务骨干依次登台,围绕核心业务、政策法规、创新举措等进行深度解读展示。每场展示均邀请分管市领导现场打分点评,形成量化评价体系,既肯定特色亮点,更直指短板不足。这种“红脸出汗”的比拼机制,倒逼干部深耕专业领域、钻研业务难题。
精准培育:
靶向施策筑牢成长成才“支撑链”
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经济知识短板,我市深化“三单送学”机制,构建起“需求导向、精准滴灌”的培养模式。围绕“学经济、干经济”核心需求,坚持精准“点单”、精心“派单”、精细“跟单”,累计开展产业链培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专题送学活动15期,培训干部7000余人次。
精准培育的成效在经济领域持续显现:上半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9个,合同金额达1067.4 亿元,同比增长105.6%,金额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一批干部在项目洽谈、政策对接中展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
聚焦年轻干部“四能”素养提升,我市打造“建功支点 政当先锋”青年干部大讲堂,形成比学赶超氛围。组织年轻干部围绕北部产业新区建设、GDP核算、营商环境优化等中心工作,分享实践感悟、交流工作思路,推动年轻干部在思想碰撞中提升“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综合能力。在青年干部的积极推动下,和襄高速随州段成功争取到中央资金21.69亿元,创下全省“十四五”以来高速公路项目争取中央资金的最高纪录。
一线淬炼:
实践熔炉锻造实干实效“硬本领”
我市深入实施“双派双提升”行动,推动干部在一线经风雨、壮筋骨。选派168名优秀年轻干部下沉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在加强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中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选派52名干部到招商项目一线担任服务秘书,全程参与项目洽谈、落地、建设全流程服务,在推动13个总投资139.7亿元项目成功签约中锤炼经济工作本领。
聚焦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能力建设,我市构建分层分类培育体系。扎实开展村“两委”干部全覆盖进党校理论培训,创新“村党组织书记点单+大讲堂接单”精准培训机制,分级举办社区、小区(网格)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在全市先后评选认定两批共100名兴村治社“明星书记”,同步成立“明星书记”工作室,组织80名经验丰富的“明星书记”与317名新任或后进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师徒关系,通过“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带动基层干部在实践中增才干、壮筋骨。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深化三维赋能培养模式,不断夯实干部成长根基,为建功支点建设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