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干杯”?
从事办公室工作久了,总是隔三岔五的被人问: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干杯”?
我总是答不上来。
有同事解释说:因为中国人热情好客。
我不知道同事这样回答的时候有没有心虚,我心里对这个答案是很质疑的。
逼人把酒杯端起来喝完是热情好客吗?不喝就翻脸是热情好客吗?划拳划得脸红脖子粗是热情好客吗?
这种畸形的酒桌文化,把中国人的劣根性暴露无遗:
强权思想:敬酒不成便罚酒
骨子里老想着去统治别人,也是一种封建思想的残留。
有这种心态的人,常常认为媳妇儿必须得听丈夫的,儿子必须得听老子的。在酒桌上表现为敬了酒你就得喝。
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常加到别人头上,一旦遭到拒绝,就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于是敬业便成了劝酒,甚至演变成逼酒。
看客心态,看戏不怕台高
当酒桌上有人醉酒,当事人可能意识不清楚,但同桌的宾客却一定看得出,此时如果有人上前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或许能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但是,往往是看热闹的多,仗义执言的少,甚至很多人爱以拿朋友醉酒失态的行为取乐。
从众心态,无拒绝能力
每个人的身体对酒精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样,有些人千杯不倒,有些人一沾就醉。
但在大众场合,只要大家举杯,一定是所有人硬着头皮一起上,集体行为成了个人行为的引导标准,很多人都是害怕一旦自己不服从,就成了被集体抛弃的对象。
侥幸心理,出事的未必是我
在中国人心中,总认为命运会对自己网开一面。
闯红灯的人那么多,被撞的未必就是我;动物园那么多人逃票,被老虎吃掉的未必就是我。熬夜的人那么多,未必下一下垮掉的就是我。
因此,即使喝酒醉死的新闻层出不穷,正在喝酒的人也会认为自己会是个例外。
层次高的人
从来不需要在酒桌上寻求自己的价值
我们公司有两个在酒桌上相当自律的人,一个是老板,另一个是同部门的男同事。
我们老板酒量很好,却轻易不端杯,除非是自己兴致来了想喝,或者有应酬需要时喝一点,但都是点到为止,从不贪杯。
他曾说:“烟酒没有节制的人,一般都对家庭不太负责任。”
家庭责任心的首要表现就是爱惜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身体健康,才能为家人遮风挡雨。
男同事则是亲历过喝酒喝到胃穿孔,在医院住了半个月。
不必非要等到身体跨掉后才明白,这时间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千万种,牺牲健康的方式却是最愚蠢的那一种。也不必要到两鬓斑白的时候才悔悟,那些觥筹交错里浪费的时间,本可以用来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或者用来更好的陪陪家人。
如果所有的珍贵的东西在面临灾难的那一刻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未免太可惜。
为我们的生老病死买单的,永远只有我们的至亲。这个道理,不必等意外来临的时候才懂。
春节又快到了,亲友来访、同学聚会等场合又免不了推杯换盏,请记得:不贪杯,不劝酒,珍爱生命,远离酒桌陋习。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