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两位,等一等!口罩要遮住鼻子和嘴巴,不是挂在下巴上,请马上戴好!”4月22日,随州亿丰泵业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肖刚扯着嗓子向两名员工喊道。被“点名”的员工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拉上口罩,把口鼻遮严实。
肖刚是亿丰泵业驻企防疫特派员,3月11日被派来协助指导防疫和复工复产工作。到厂后,肖刚帮助企业协调到了口罩2000个、体温枪5把、八四消毒液8桶、酒精5箱等紧缺的防疫物资,为该公司顺利复工复产提供了保障。
复工初期,出行困难,肖刚自带了一张折叠床和些许简单的生活用品在厂区住下,与公司负责人一起制定《随州亿丰泵业有限公司防疫工作管理规定》。长期在环保一线工作的肖刚还向企业宣传了最新的环保政策,指出企业在环保工作上的不足,并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环保相关工作,传授环保管理的经验。
在防疫环节“找茬”,找到整改办法,完善防疫措施。到该公司报到当天,肖刚就发现了问题:返岗员工有100多人,但只有一名保安员负责测量体温。上下班高峰期,等待测温的员工常在门口排长队,造成人员聚集。隐患反馈后,企业立马改进,上下班高峰期增设了体温检测点和检测人员。“搞生产经营,企业在行,但我们的疫情防控经验不足,驻企防疫特派员帮了我们大忙。”公司副总经理助理王承勇说。
一个多月来,肖刚与员工同吃同住,每天都在厂区巡查,把生产车间、员工宿舍和食堂检查了个遍,到处查找漏洞,制定了分时就餐、间距就餐等一系列措施,督促及时消毒、安全就餐。肖刚说:“我们驻企特派员的职责,就是督导企业落实落细防疫复产工作,助企业渡过难关,必须忠于职守,一天也不能懈怠。”
楚天药业:“随州制造”赢得市场
新机遇带来新发展。4月21日,走进湖北楚天药业公司生产车间,机声隆隆,一件件医用产品正从流水线上缓缓流出。疫情发生以来,该公司用过硬的产品赢来了众多订单,让“随州制造”成为医用战场上的新利刃。目前,公司内调结构,外添动能,全力以赴赶生产保订单。
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廖先彬介绍,在疫情期间,公司主动担起民营企业社会职责,向武汉雷神山医院、随州市中心医院等一线抗疫医院捐赠一次性输液器,让“随州制造”在抗疫一线发挥重要作用,得到了业界赞许。疫情发生以来,医院临床需求扩大,该公司迅速对接需求客户,通过线上看货,线下比货、试货等方式,赢得了一批新客户,订单大幅度增加,产品供不应求。
截至4月初,公司已签约订单7千余万元,为了按时按量完成订单,公司除了开足马力抓生产外,还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引进多台先进设备,扩产保供。“这是疫情期间新购的9台注塑机设备,投入以后,产能提高30%以上。”廖先彬指着一旁的设备说。
一件一次性输液器由十几个细小的零配件组装而成。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新置了两台精密组装机,可以将十几个零部件一次性组装成型,精密、快捷、安全,新设备每小时可组装5000余件一次性输液器,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在赶制现有订单的同时,公司根据市场形势填补产品空白,日前,第一条口罩生产线已组装完毕,进入调试阶段。
松淳蛋业:携手鸭农网上拓销路
宝宝们,别忘了点击我们的链接,参加我们最优惠的活动哦!”4月22日,在广水市松淳蛋业有限公司直播间,主播热情地向粉丝推介质优价美的松花皮蛋。
松淳蛋业公司总经理蒋龙介绍,3月中旬以来,公司通过天猫、拼多多等电商直播平台推销皮蛋,每天成交200多单,每天销售额在5000元以上。
松淳蛋业公司主要从事皮蛋加工、销售。该公司还牵头组建了龙腾种养专业合作社,推行“统一种苗、统一防病、统一回购、统一销售”模式,携手鸭农抱团闯市场。合作社共吸纳会员120多户,养殖蛋鸭50多万只。
今年年初,疫情袭来,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神州大地打响。由于各地实行封闭管理,交通受阻,许多鸭农的鸭蛋卖不出去,饲料运不回来,纷纷向蒋龙致电求援。接到讯息后,蒋龙第一时间到相关部门办好手续,紧急联系饲料供应商、运输车辆,从外地调运饲料回来,送到养殖户家中,又从养殖户中把鸭蛋买回来。
收,一天也不能停;送,一次也不能缺。近2个月,蒋龙在库存600余万枚鸭蛋的情况下,再收购500多万枚,比去年同期多收购367%,收回的鸭蛋因为缺人手没有及时处理,损耗达15%以上;在运费增加4倍的情况下,帮助90多户鸭农运回饲料1100多吨。“只要养殖户和养鸭产业能渡过难关,我自己受点损失不要紧!”蒋龙说。

3月16日,松淳公司复工复产。蒋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走进公司皮蛋加工车间,员工们戴着口罩,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清洗、色选、光选、照敲、腌制、下缸……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凭着过硬质量和优质服务,松淳公司的产品“触网”后深受消费者青睐,曾创下单日销售皮蛋15000箱、30万枚的纪录,在当天淘宝电商农产品类中排名皮蛋销量第一名。
“最近,我们又在电商平台上推出了一些优惠活动,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空间,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早日夺回来!”蒋龙满怀信心地说。
4月15日,走进位于曾都区南郊办事处的大自然园林公司,工人们正忙着给树木、盆景修枝剔草。
大自然园林公司是一家高端造型林木种植企业,公司主要经营红豆杉、竹柏、紫薇等景观苗木和50多种造型苗木。按照田园综合体发展计划,年前公司流转了20多亩地计划建设阳光餐厅和房车俱乐部。由于餐饮行业是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公司决定撤换餐饮休闲项目,及时调整经营思路。
“疫情打破了我们的项目规划,还改变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大自然园林公司负责人王书甫说,“以前我们主要以引进外地苗木为主,跟风种植在市场上走俏的一些品种。如何让随州的树种走出去,形成自己的品牌,疫情之后我们有了新规划,决定改变思路,用流转来的几十亩地种植适合随州气候的、本地产的、有特色的苗木,并把随州的苗木推广到全国各地。”
据介绍,按照新规划,该公司已收购6000棵随州三季枫,计划等物流企业全面复产后,迅速迁回移栽,同时培植一批小苗,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袁隆平院士团队在曾都开展水稻高产攻关实验
“喷水稍微高一点,撒土低一点,不要有扬尘……”4月21日,在曾都经济开发区新春村10组的农田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稻栽培专家、袁隆平院士特聘研究员闻蔚宏和高级技术员张鹏,一边教农户下种,一边在本子上记录各种数据。
谷雨过后,曾都区中稻育秧迎来繁忙时节。今年,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试验项目,由中植集团中植同惠生物工程(湖北)有限公司承担技术服务、物资准备、联络协调等工作,与随州市、曾都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共同负责实施。

该项目自去年启动,中植同惠生物公司运用餐厨垃圾、淤泥、污泥做成有机质,对土壤进行改良。今年引进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水稻“湘两优900”,计划在新春村种植44亩高产攻关试验示范田,争取实现袁隆平院士提出的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
该项目育秧过程非常严格,对水、肥、土、种要求很高。一大早,在闻蔚宏和张鹏的指导下,20余名农户在育秧现场忙碌着,撒种、撒有机物、喷水、盖种、盖膜保温……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方案实施精细化管理。
为何选中新春村为实验点?中植同惠生物公司董事长助理周中华介绍,新春村的水田为“猪油型”土壤,比较适合水稻种植,气候、水源较为合适,交通也便利。

据了解,此次育秧面积共2.2亩,采用旱育秧方式进行,秧苗成活后可供44亩示范基地插种,计划将于5月10日以后开始大田人工移栽,9月25日左右收割水稻。
4月15日,闻蔚宏和张鹏来到随州,将一直工作到水稻收割完毕。他们每天到田间观察记录秧苗、水稻生产情况,记录气象条件等,指导农户开展田间管理,如遇到温度过高、缺水等情况,将指导开展人工降温、人工灌溉等工作。
“目前,曾都的水稻多为一年一季,亩产一般为600至700公斤,我们将不断努力,将每个环节做好,争取达到袁隆平院士的目标,圆满完成示范工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闻蔚宏介绍。
湖北双利农机:科技强“心”厂小能耐大
4月21日,湖北双利农机有限公司复工复产后生产的首条油茶籽脱壳精选烘干集成系统设备被运往位于随县澴潭镇的随州市直方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据介绍,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在国产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
当日,经过防疫登记检查相关程序后,记者走进双利农机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师傅们正在忙碌地进行加工生产,各类农机产品成品和半成品整齐地摆放在车间内。目前,公司基本全面复工,生产订单已经安排到8月份,工人日夜加班赶生产进度。
“我们始终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全国唯一一个油茶籽脱壳精选烘干集成系统工业化生产标准的制订单位,2019年被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评为全省第三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公司董事长周兵自豪地说,“公司投入科研经费400多万元,经过反复试验,于2019年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条油茶籽脱壳精选烘干集成系统设备,获得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目前该产品已销往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深受市场青睐。”
双利公司深耕农机行业,潜心研发市场急需的农业机械,年年有发明专利,目前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31项,公司被认定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随农双利”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据介绍,为促进公司复工复产达产,曾都区“百名干部驻百企”干部刘永华等在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在市场拓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出谋划策,帮助企业争取产业政策扶持、联系原材料,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
湖北四通专汽:产销按下“快进键”
“复工复产率达100%,每天满负荷生产。我们在抓质量的同时,抢生产抢市场,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4月22日,湖北四通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怀地说。据介绍,湖北四通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是随州市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之一。该公司自3月11日复工以来,严格按照“五个必须”“六个到位”“企业复工疫情防控规程30条”等疫情防控要求,做到生产防疫两手抓。
在产品销售上,公司在稳客户、保订单的同时,依托电子商务的先发优势,打造网上销售平台,营销部门利用网络平台争商、留商、招商,每天与客户保持联系,做到足不出户,业务不丢,不仅较好地维系了老客户,而且还增加了一批新客户。公司生产的产品全部为订单车,日产各类改装车(工程、环卫、救护)13台套,产值290.5万元,实现产销两旺。
在产品生产上,公司严把质量关,以质量赢得市场认可。为了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该公司不断更新设计方案、完善设备、调整参数、改进工艺,先后投入200余万元,经过上百次可行性分析论证,反复实验,新型低耗能智能抑尘车和新型低耗能智能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成功面世。智能抑尘车颠覆传统动能模式,由双发动机变成单发动机,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智能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取代传统液压系统,增加无线遥控操作。两款车型节省油耗都在30%以上。目前,两款产品已申报国家专利项目7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填补国内同类产品空白,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为公司抢占未来的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预计该产品正式投入市场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6000余万元。
随州海关助医疗物资出口企业复工复产
近日,随州海关接连收到多家口罩生产企业的咨询电话,海关业务骨干“线上”答疑,为企业详细介绍了最新的医疗物资出口政策。
据了解,我市除广水天成医疗科技制品有限公司和广水欣邦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两家具有资质的已经在做出口的口罩生产企业外,还有随县和曾都区的3家口罩生产企业和1家消毒液生产企业有做出口贸易的意愿。随州海关获悉后主动上门服务,宣传医疗物资出口新政策,帮助企业及时解读政策、掌握政策、享受快速通关便利,并对企业的生产加工情况进行指导,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做大外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