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6-6 12:22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钟克波 《中国高新区》记者 骆娟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清
制度的力量,最终要靠发展的成果来检验。在随州高新区,“纸面”的“五重”任务清单——重点企业、重大招商、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点工作,如今正转化为项目工地上的轰鸣、招商谈判桌上的共识、企业车间里的创新脉动。
重点企业:培育龙头,引领产业升级
在随州高新区的“五重”清单中,重点企业培育占据着核心地位。健民集团叶开泰国药(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民叶开泰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日前,走进健民叶开泰公司新落成的综合制剂生产车间看到,4层立体式结构的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从投料到内外包实现管道式输送,成品通过AGV小车自动入库,整个流程实现了全自动化。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达21500平方米,新增多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设备设施100余台套。
“高新区的服务真是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健民叶开泰公司总经理李丽娟告诉记者,“去年,我们新综合制剂车间即将落成,用电缺口成了难题。管委会领导了解后特事特办,筹措资金,仅用一个月就开通了专线,保障了项目顺利建成投产。”
同样享受到重点企业服务的还有湖北晶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的四乙氧基硅烷产品纯度达到99.9999%,突破了半导体材料提纯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作为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们在高新区的支持下,正在建设氯代苯甲腈和氯代苯甲酸项目。”晶星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总投资6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00吨氯代苯甲腈和年产3000吨氯代苯甲酸系列产品的生产能力。”
重点企业的培育上,随州高新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建立企业服务专班制度,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在用地、用工、融资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助力项目建设达效。
重大项目:节点管控,刷新建设速度
重大项目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在随州高新区,所有重大项目均纳入“五重”清单管理,实行严格的节点管控。
湖北交投随州智慧供应链产业园项目总占地438亩,旨在打造服务随州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的“公—铁”多式联运枢纽和钢材加工配送中心。
“项目一期的手续已全部办结,目前,地基处理、工程桩施工已完成,各单体基础工程全面展开,钢结构同步制作,计划于2026年11月一期竣工并实现投产。”该项目负责人任学伦介绍。
项目顺利推进,得益于清单管理下的精准调度。在随州高新区,项目被列入“五重”清单后,每个环节都设定了严格的节点。督查专班定期巡查,一旦发现滞后环节,立即启动协调机制。
“不再是企业一个个部门去跑,而是所有相关部门坐在一起,并联推进解决。”健民叶开泰公司总经理李丽娟感受颇深。
维特新材料年产10万吨浮选捕收剂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50亩,分两期建设。在清单管理模式下,项目各项审批手续并联办理,建设进度大幅提前。“项目一期今年10月份正式投产,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重大项目节点管控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发展质效上。今年,随州高新区纳入“五重”清单管理的重大项目有3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300亿元,截至目前,绝大部分项目都达到或超过了时序进度。
重大招商:精准发力,集聚发展动能
重大招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随州高新区围绕专用汽车、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
在招商方式上,随州高新区创新推行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模式。湖北犇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犇星公司”)就是产业链招商的典型代表。作为随州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犇星公司通过链式发展,形成了硅基材料、锂电负极材料等多元布局。
“我们投资成立的湖北维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完善集团公司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该项目有效实现了上游降成本、下游提品质的效果。”犇星公司董事长戴百雄介绍。
除了本土企业的增资扩产,高新区还加大力度引进外来优质项目。2025年以来,先后引进了割胶机器人生产项目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质生产力项目。割胶机器人生产项目投资方武汉识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选择随州高新区,看重的就是这里的产业配套和营商环境。”
在招商服务方面,随州高新区实行全流程代办制度。在健民集团成立湖北晴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过程中,高新区管委会安排专人对接,主动帮办代办各类行政审批手续,到省级部门进行沟通汇报,最终顺利获得批复成立,今年8月份投入运营以来,仅2个月就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
重大招商项目的落地,为随州高新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效益。今年1至9月,该区新引进项目数量同比增长20%,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5%。
重大改革: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重大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随州高新区深入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随州产融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融城公司”)在这场改革中肩负重要使命。该公司董事长魏克鹏说:“我们是区属国有企业,服务于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
为保障青春化工园区D级达标验收,产融城公司开展了雨水收集池、化工园区一期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十千伏高压线路的改造等项目。还参与了“洁美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及更新改造项目。公司围绕招商引资企业的落户,进行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落户企业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目前正与一家香港公司合作筹备建立一支规模约2.4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
随州产投集团作为从高新区成长起来的市属国有平台公司,在改革中也展现出新的活力。集团积极引导旗下各子公司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需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路径。
改革成效在产投集团下属子公司随州高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新建公司”)的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近日,高新建公司凭借成熟的技术方案与丰富的基建项目管理经验,成功中标西藏昌都市贡觉县体育公园项目。
“分公司的成立是公司拓宽市场渠道的战略落子,更是市场化运作能力升级的重要载体。”高新建公司总经理何立新表示。
考核机制改革是这场“破冰之旅”的重要推动力。魏克鹏说:“我们已连续两个月在全区‘五重’考核中获得奖励。绩效考核机制带来了积极转变,过去可能存在等指示、靠支持、要资源的想法,现在考核机制倒逼公司不再等待和依赖,而是主动出击、主动争取、主动求变。大家不仅完成已分配的任务,还会主动去认领额外的任务。”
重点工作:攻坚克难,破解发展难题
重点工作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抓手。随州高新区通过清单管理,将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有效破解了一系列发展难题。
“僵尸企业”盘活和闲置土地清理是高新区重点工作中的“硬骨头”。随州奥米多服饰有限公司早年获批数十亩土地用于建设服装工业园,但项目在完成土地平整、仅建一栋厂房后便停滞不前,土地资源闲置多年。
“债权债务关系复杂,牵涉方面和问题多,过去‘推不动、没人敢牵头’,盘活它,挑战巨大!”随州高新区铁北园区办负责人张威坦言。
“盘活奥米多地块”列入五重“重点工作”清单后,迅速明确了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抽丝剥茧”将复杂的盘活过程分解为法律清算、资产处置、招商对接等节点,规定完成时限。“责任化迫使各部门必须主动靠前、上门服务,目前正处在走司法程序阶段,预计很快能彻底解决。”张威说。
基础设施建设是另一项重点工作。高新区计划投资5.5亿元,建设50公里供热管网,目前一期29.97公里供热管网已投入使用,为企业供应蒸汽,助力企业降低用能成本。实施过程中,部分管网需要穿过铁路,须由武汉铁路局审批并招标施工,周期较长。该区相关专班通过积极协调,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走进随州高新区管委会,墙上那张“五重”任务清单依旧醒目,但它的价值已不在墙上,而在厂房林立的工地、在高速运转的车间、在企业家舒展的眉宇间。从重点企业的培育壮大到重大项目的快速推进,从重大招商的精准发力到重大改革的深入推进,再到重点工作的攻坚克难,随州高新区通过“五重”清单管理,实现了一场从“纸面”到“地面”的精彩蝶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