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2681|回复: 0
收起左侧

任儒举 (原创) 天生一个听訞洞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5-28 00:03
  •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3-10-22 10:1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图为民盟随州市委筹委会到洛阳镇考察听訞文化

    天生一个听訞洞

    文任儒举

    听訞洞位于随南洛阳镇同兴村,这里群山环绕、植被葱茏,其中最著名的有钟山(火峁尖)、鼓山(狮子寨)、罄山(仙人山)、旂山(臣子尖)正中一马平川,古称桐木畈。

    同兴村属山区向丘陵过渡地带,大小山丘星罗棋布、浑厚圆润,就像上苍专门安排似的,间距适度、地势独特,远观就像一幅风景秀丽的水彩画,那山、那水、那林都颇


    20231022101047front2_0_2208_FqS8rjwZ5gmyRJYaciIwpcx3tx5z.jpg
    20231022101158front2_0_2208_Fh3T33XUztxfRaB4HSdBvTgox_WD.jpg
    然而,同兴村最能吸引人眼球的还是那座仙人山,仙人山半山腰里有个听訞洞,当地人习惯称它为仙人洞。仙人洞在这一带的名气较大,护佑一方平安,保证人寿年丰。因此每逢初一、十五,逢年过节都有人在这里顶礼膜拜。至于仙人山、仙人洞?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远古的女神诸如听訞、嫘祖、妈祖、女娲这些神仙认知不够,把他们统称为仙人。

    后来有学者发现,这个所谓的仙人山天然石洞其实就是听訞洞。史载:听訞为上古元妃,神农独偶,《山海经》中记载听訞与炎帝生了炎居,炎居生了节并,节并生了戏器,戏器生了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了术器、后土(人格化),后土生了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生生不息。开创了炎帝神农氏一脉。在这里纺麻织衣,开创农耕文明之先河……


    20231022101317front2_0_2208_FmyaBCV4wmQeIvOJpHoX4TlWaMJH.jpg
    听訞洞正门

    依据一:上古神话说,听訞(yāo),赤水(桑水氏)之女,炎帝之妻,精卫之母。听訞与神农氏一同治理部落,掌管诸族,共同执政;又搓麻织布,制作麻衣;丈量尺度,帮助神农开市日易。同兴村正是赤水一脉,这里的山体是红的,石头是红的,脚下的田地是红的,就连附近居民用的桑墩、辗盘、石滚、踏步、漂板都是红的。这与听訞生于赤水的说法不谋而合。

    依据二,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烈山,坐落在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九龙山南麓。古神农洞位于九龙山腰。史书记载“神农母安登,感农而生炎帝”于此。离此不过百里。无独有偶,世居同兴村,今年93岁的叶常青老人说,从前的这个仙人山也叫九龙山,山下便是赤水河,倘若涨大水,站在九龙山上,都可以看到河里九龙翻身,气势恢宏。

    依据三,在先秦古籍中,炎帝和黄帝常被并提,最明显的是《国语·晋语》中引晋大夫司空季子的一段话:“昔少典娶于儿书济治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炎帝生于姜水,听訞生于赤水,两地山形地貌、风土人情、生活习性、人文史迹都大同小异。听訞洞的名气不在洞的大小,而在于它的故事奇幻。
    20231022101503front2_0_2208_FntHvYGvgFhGWKWHSy-xWQEeiBWL.jpg
    ——仙人床。说到仙人床就少不得要提听訞,当地传说,听訞是专事男女婚事的媒神,她每年在农历三月三这天要组织一次男女相聚仙人床的交腜大会,类似于现代的男女相亲,为繁衍部落子民,留下最原始的根基,说到这里,就可以想象听訞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媒婆了。为神农氏族繁衍功不可没。

    这里的传说很多,下面的这个传说,可能就是后来的事了:这儿有仙人洞,洞里有仙人,那么仙人自然会收徒弟。传说仙人有九大弟子,可惜名字大都已经失传,就只《封神演义》中留下土行孙一个名讳。据说这惧留孙的弟子们都练睡功,就在这儿的石板上炼,谁能将石板睡穿,谁就能得行了。据说土行孙练了五百年才成功,但石板上还留下点形迹。
    20231022101806front2_0_2208_FtOzDGY3VM7TsdqrKqfq9Yjm1ZqF.jpg
    因此,他的功夫还不算过硬,惧留孙让他别下山,再练九年才算功德圆满。可他不听,急着要去立功,将来好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因为他的功夫不到家,才死于张奎之手。惧留孙自然知道徒弟是封神榜上有名的人,他不敢逆天行事,只得看着他离开了洞府。师徒间五百多年朝夕相处,看着他不畏艰苦,终于有所成就,而今一旦下山,再见不能了。

    师徒别离,不免老泪纵横。神仙也是人修成,也有人的情感啊!《封神演义》中未写这一情节,传说大师兄土行孙一走,他的那些师弟们本来修行的意志并不坚定,纷纷请求师父放他下山,求取功业。惧留孙知道他们都不是修行之料,便一一准许,鼓励他们去报国立功,为天下百姓造福。因为他们的功夫比土行孙的更浅,就留下那八个人形卧迹……


    20231022101905front2_0_2208_FuRjDzjPWom8L9ynskyuXiU1mfun.jpg
    传说中的仙人床

    当然,后面的这些传说,也许是听訞的后续,也许是当地根据那个仙人洞(听訞洞)杜撰出来的故事,但是那个天然石洞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不知多少年了。我是第三次去听訞洞,前两次也是半信半疑,这次我再次随民盟去考证,那里的山体、那片红土地,那条赤水河,感觉它离我们愈来愈近,愈来愈清晰,感觉到很多东西真的太巧合、太真实。

    遗憾的是仙人前洞,我们只是远观没能上去,附近的夹牛岭也处在一片丰厚的植被中,好在我们有邓世勋先生的不辞辛苦一路讲解,他是地域文化专家,洛阳的山山水水踏遍了他的足迹,我们每次总少不得请他讲述,真真假假的故事通过他绘声绘色的描述,总能拨出些道道来,这一路的同行,用现在网络流行的语言讲,真个让我涨了不少姿势……


    20231022101914front2_0_2208_Fl4zKkT-OnKqJyLUBSxaE0qZHqKx.jpg
    传说中的夹牛岭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返回文学沙龙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