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尽欢 于 2025-8-29 10:08 编辑 - x: x7 Q% j/ H+ }7 I4 q1 O4 a2 h- Q
3 y5 m+ u2 _& t2 e& p: p3 |; {探访议提案办理之三:聚焦建筑垃圾产业链,合力打出治理“组合拳”
; h$ V( G: V* S, R. r近年来,市区城管执法部门聚焦建筑垃圾“产、运、消、用”产业链,通过健全法规、强化整治、完善设施、创新监管等一系列举措,合力打出治理“组合拳”,为优化城市环境注入绿色动能。 法规与规划先行,筑牢治理基石。 《随州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被列入2025年市政府立法项目,目前已完成立法调研、起草说明、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相关程序,力争10月底前出台。市城管执法委制定出台《随州市城市管理行业指引(一)》,其中对建筑垃圾排放、消纳、运输各环节管理进行细化,让全过程管控有章可循。同时,县市区城管执法部门均编制完成《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2024-2035)》,科学布局资源化利用设施与消纳场所,为长效治理提供规划支撑。 整治与联动并举,提升治理效能。 近年来,针对建筑垃圾乱堆乱倒、违规运输等突出问题,曾都区城管执法局、随州高新区综合执法中心持续开展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聚焦城乡结合部、郊区坡坎沟边、居民区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累计清理乱堆乱倒点位120余处,转运建筑垃圾1.2万余吨,实现问题“动态清零”。城管、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建筑垃圾运输整治20余次,组织夜间突击检查15次,查处违规运输车辆60辆。 建设与监管并重,强化处置能力。 随州产投集团拟新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预处理能力50万吨,已完成厂区选址、环境评价、可研报告等,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曾都区城管部门与华隆、中阳明等企业签订建筑垃圾处置协议,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与处置能力,年处理建筑垃圾27.5万吨。创新建筑垃圾监管模式,推行建筑垃圾“电子三联单”制度,实现“产生、运输、消纳”闭环管理。对建筑垃圾智慧监管平台进行升级,通过北斗定位、车载视频设备,实现渣土车辆运输、消纳全程可视化监管,精准识别违规运输、抛洒滴漏、违法倾倒填埋等行为,不断规范建筑垃圾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