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聚焦三农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0258|回复: 0
收起左侧

[动态新闻] 产兴民富乡村美 ——随州乡村振兴图景扫描

[复制链接]
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10-23 08:3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align=center][color=rgb(0, 0, 0)][font=宋体][size=20px][b]产兴民富乡村美[/b][/size][/font][/color][/align]
" d* c" z7 {4 _& U4 |( i[color=rgb(153, 153, 153)][font=宋体]——随州乡村振兴图景扫描[/font][/color]6 N- z( {6 |# h; i* h+ p
" [2 |0 L! v1 ^  n1 o

8 [8 @- c( c& Z, G. g: e; x% U9 s[align=left][color=rgb(0, 0, 0)][font=宋体][align=center]http://szrb.sz-news.com.cn/paperdata/szrb/20191023/42cc99a07b2672e581a84fba1545b899.jpg[/align]
/ g! m4 c! w( L6 z' @" J  [align=left][font=宋体][color=#000000]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伍雅兮 王璟天 通讯员 田一帆 杨清林
3 w* t6 n8 X4 ]* a3 F8 Y环境优美的曾都区洛阳镇小岭冲村。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李文军摄)
/ d$ T0 ?5 s/ Y# z, r2 G( _  深秋时节,随州大地五彩斑斓,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行走在随州的乡村,随处可见平整规范的高标准农田,四通八达的乡村硬化道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美丽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一幅产业旺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画卷正在随州大地悄然展开。- E+ f6 A: h1 l/ K' T
  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随州围绕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这一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厚植生态优势,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有效破解“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三大乡村振兴难题,逐步走出一条独具随州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E+ K+ y# Z' c7 }! [/ N+ s
2 K5 |5 j# |" h4 h( i6 r8 U
[b]产业发展 鼓了农家“口袋”
' m6 c' P" P$ `6 z  _[/b]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 F7 }! [0 }/ ~. q# T8 `( W
  走进位于随县三里岗镇东南部的吉祥寺村,只见阡陌纵横,沃野无边。蓝天白云下,绿树葱茏,房屋整齐,333省道穿村而过,路边全是一排排种香菇的架子。7 p( \# O/ |. C/ a
  一朵香菇,能产生多大效益?) ?0 ~7 H, R8 ^, T5 c3 ?9 T+ o2 G+ @
  “今年种植香菇1万袋,预计年产值达到13万元。”9月前后,正是随州菇农最忙碌的季节。随县三里岗镇品源公司香菇种植基地内,菇农庞天治正在自家菇棚点菌种。他说,这个收入在有“中国香菇之乡”之称的三里岗不算多。
& Z2 T( b- h' J) o  三里岗镇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香菇之乡”,全镇90%的农户从事香菇种植、加工、销售,农户90%的收入来源于香菇。该镇以吉祥寺村为样板引领,按照“强龙头、抓特色、建项目、促发展”的思路,突出香菇产业,全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0 C6 y% x! B% X3 m8 K# W2 w  一朵香菇,端起了随州30多万香菇大军的饭碗,年出口创汇6亿多美元,年综合产值过百亿元。香菇产业成为随州最富民的产业、外向度最高的产业、最稳定持续的产业。
( a3 {; B& C4 q2 i; F" l  随州坚持因地制宜,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思路,各地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突出品牌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出经济效益蝶变的故事已有了诸多续篇……) }! `) W* I" t2 G0 g
  10月8日,《人民日报》发布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随州高新区淅河镇、随县洪山镇上榜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 L2 k+ z% B! z* i' k2 R1 W* ~  2018年,淅河镇工农业总产值为37.4亿元,同比增长20.88%;固定资产投资新上项目13个,总投资10.83亿元;招商引资15.1亿元。签订香妃湿地花海、闽顺游乐园景观园林、沙雕游乐园项目、通航产业园和通航特色小镇、大随新城、生物质热电联产、湖北盈瑞学校建设、随州君子山风电等意向协议项目,意向性资金投入82.6亿元。7 W: h9 Y1 q) R) u6 p) S$ i4 o: G
  洪山镇长寿谷康养项目一期工程、温泉小镇包装改造、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滨河特色商业干道、白家湾精品民宿示范点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达到或超过规划建设预期。香菇菌棒标准化生产基地、云峰山茶旅融合、双讴公路和朱鲍集公路改扩建、东河棚户改造等项目完成主体建设,已发挥出对洪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2018年,全镇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0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82元。”该镇党委书记苏俊告诉记者。
" u* b" D  P" B% ?6 E" x
$ B" o7 ^, `) r[b]环境整治 美了农村“脸蛋”
! J" |; I: ~# [( Q* o[/b]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 S4 K9 w( h* |  K  在随县万福店农场黑龙口村8组,村民祝祖斌带着记者参观了他家改造后的厕所新貌,他十分感慨:“从来没想过厕所还能这么干净!改造后,三格式化粪池封闭了,闻不到臭味,蚊虫也少了,池子的粪水还可以浇菜园。”. m  N1 c  z8 ^! ^/ ^  H5 _9 Z  P
  如今,黑龙口村家家户户厕所都跟老祝家一样干净卫生,房前屋后的菜园里蔬菜长势喜人,天然环保,美味可口,这都是“厕所革命”带来的好处。
2 `; Z; \% G  K" S. z: m& X; [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市全面推进“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村民们切实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8 D! D4 b" k( l. c( s7 m# |( q  沿广水市城区一路向南约5公里,记者来到“精致小镇”——骆店镇,走进乡村民居,房前屋后清洁整齐,地面干净。小院里摆放着的几盆盆景,绽放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看起来格外爽心。“以前,这里环境脏乱差,人们一个劲地都想往城里搬。现在环境变美了,大家都纷纷搬回来住。”塔塘村蔡立军指着一栋栋新建的新户型民宅,欣喜地说道。5 _# b8 q; g5 ]' |$ r9 s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创新思路、丰富载体,全力打造美丽乡村。”骆店镇党委书记颜威告诉记者,拓宽硬化乡村道路150公里,安装太阳能节能灯200余盏,整修塘堰、水库39口(座),新建文化广场5个,建农户无害化厕所2330座、公厕19座。
% A9 g9 E2 \" z% F, D. u& D& ?  同位于广水的观音村,村内春有桃花、夏有紫薇、秋有积木、冬有梅花,山上湿地松、路边石楠树。游客漫步其中,仿佛置身生态林海。3 e* {3 y+ u5 o! o; a; P
  近几年,观音村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思路,以打造生态宜居、绿色富裕、和谐幸福村庄为目标,立足资源谋出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先后荣获“湖北省绿色示范村”“湖北省宜居村庄”“随州市美丽乡村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 @) a; d0 z1 p# J  全市先后有19个镇村获得国家级殊荣,62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美丽宜居村庄或“荆楚派”特色民居,具有随州地域特色的美丽宜居村镇逐步形成。
: k: V0 q$ f, p7 d2 {
4 u% S& Q6 e0 s; J' Q[b]文化引领 富了农民“脑袋”
  M1 \: z1 \( C  W: b8 ^: v* `[/b]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1 W3 A% s5 h& }3 H  如何让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随州把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炎帝文化、编钟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等随州农耕文明和特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 c; r8 h/ I, S3 t* e: n  随县万福店农场凤凰山村绿意葱茏,文明语、文明画随处可见。文化广场的宣传栏上,一部村规民约跃入眼帘:以村为荣,热爱家乡;敬党爱国,积极向上……
/ q. j9 i/ w# H9 _  “村规民约简单好记、琅琅上口,被村里的文艺宣传队编成歌舞,时常传唱。”村党支记潘祥树说,“现在的凤凰山村,既要颜值,更要气质。”
6 h" C* I3 X! c; H3 G: k  走进随县万和镇邱家大湾村,一条清澈小河穿村流过,小河两边是整齐划一的两层小楼,村里道路干净整洁,不见垃圾,村民房前屋后绿树环绕,花团锦簇……村子里,《邱家大湾村村规民约三字经》赫然醒目,用通俗易懂的“三字经”展示着该村的村规民约。此外,村里还起草了《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章程》《红白理事会章程》等,对环境卫生、红白事的操办作了具体规定。
# X( L1 U) O) Q# C! f! r1 |  “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使不比排场、不铺张浪费的文明乡风得以建立,引导群众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村民素养和乡风文明。”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说。5 b1 e+ z/ a$ d3 |, A
  乡风文明建设中,该村挖掘本村典型人物事迹,营造浓厚宣传氛围。除评选最美邱家大塆人、新乡贤外,村里凡有孝敬公婆、邻里和睦、助人为乐等先进事迹,都会整理成资料,在道德讲堂宣讲,在村中各处展示,时刻提醒大家“当文明人、做文明事”。7 X3 {2 t# e! P; ~
  目前,全市共涌现全国文明镇3个、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镇7个、文明村23个、文明单位83个。
' F" F# a- f* f( R" Y  今天的随州,一批农村变成了“景区”,田园变成了“公园”,农产品变成了“商品”……0 Q1 V5 b9 v* w7 I9 I
  乡村振兴,让随州广袤田野焕发出无限的活力!
1 n  J3 O" a8 @
8 c* @9 r7 p1 B$ v链 接' U4 k+ ~; W5 o  z' S  B
  2005年以来,全市建成县乡村各级农村公路8874公里,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通客运班车,不少农村公路通到组、湾,甚至到户,群众抬脚即可上车远行。农村人流、物流,特别是农产品和经济作物,在蜘蛛网状的农村公路上穿行,便捷了出行,缩短了时间,降低了成本。/ n- x% }% ~1 s6 a% f) |5 V4 s
  2018年“厕所革命”启动实施以来,随州强力推进“厕所革命”,扎实开展统筹规划、全面建改、管理提升、示范引领、文明如厕等五大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19年8月底,全市累计完成86766座农户无害化厕所、518座农村公厕、120座乡镇公厕、163座城市公厕、9座交通厕所、76座旅游公厕,分别占省定总目标任务的77.1%、60.8%、71%、92.1%、90%和76%。[/color][/font][/align][/font][/color][/align]' Q' C( N* N" |
返回聚焦三农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