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聚焦三农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38824|回复: 0
收起左侧

[动态新闻] 洛阳镇:春种水稻秋栽菇 青年农民杨晗种香菇一地双收效益高

[复制链接]
楼主

特约记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11-19 09:0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color=rgb(153, 153, 153)][font=宋体]春种水稻秋栽菇[/font][/color]
( Q9 v" x- L; Z( o# D: ?[align=center][color=rgb(0, 0, 0)][font=宋体][size=20px][b]青年农民杨晗种香菇一地双收效益高[/b][/size][/font][/color][/align]
. v6 |' j5 W7 h: e; S- G1 j+ B) k7 s3 H# w1 V/ d8 Q
- U9 X: t) d& F
[align=left][color=rgb(0, 0, 0)][font=宋体][align=left][font=宋体][color=#000000]  随州日报讯(特约记者余运来、通讯员晏先勇)初冬的阳光穿透薄雾,暖暖地照在鄂北大地上。11月15日,在曾都区洛阳镇珠宝山村六组,18个香菇大棚比邻而立,勤劳的村民系上围裙,早早走进大棚,采摘新鲜香菇,分拣后直销到武汉市场。5 U( l# e0 X- ~2 ^) [' `  ]
  “第一茬香菇采摘已进入尾声,目前已卖了30多万元。”大棚主人杨晗说,每天采摘的新鲜香菇要严格分拣,是为了保证香菇质量和市场信誉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香菇卖上好价钱。
7 `5 ^8 s& s0 s/ e% ]  }/ Y  “本地市场价格每斤在三块八到四块之间,运到武汉市场,每斤在四块五到五块之间,每天要捡120筐到150筐香菇。”杨晗算了一笔账,同质量的香菇,运到武汉利润更高一些。0 X+ o- l7 c0 f- t  ~7 s' ^7 ~! H
  33岁的杨晗大学毕业后,回到洛阳镇王家桥村,流转王家桥、珠宝山等村土地1700亩从事农业种植业,投资200余万元,购置两架喷药无人机、两台收割机、三台插秧机、四台旋耕机、八组烘干机,还建了两栋仓库。这几年,凭借农业科技和良种良法配套,杨晗小有收成,因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收入不稳定。
3 e% J, b+ B$ c9 ~* S; b( l+ |& V8 K: e  “能不能一田两用,一地双收?”劳作之余,杨晗动起了脑筋。食用菌是曾都区的优势产业,经过实地考察,数次走访后,杨晗拿出20亩地,投资30多万元,栽种香菇8万袋,成活率达到97%。- f2 k* d  u# h  x  o. e' ^
  “这8万袋香菇还能出四茬,纯利润能达50万元。”尝到甜头的杨晗说,今年,他自己种了8万袋,还带动36户贫困户种植香菇,第一茬香菇上市后,每户收入两到三万元。明年,他计划建30个大棚,种植15万袋香菇,建冷库和烘干房,根据市场行情,将鲜菇和干菇分类投入市场。: k; ~, K* Q) a
  在曾都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亮树看来,菇稻轮作种植模式,既能改善土壤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又能稳粮增效、促进农民增收。[/color][/font][/align][/font][/color][/align]
# |" D( h: v$ v1 b
返回聚焦三农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